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电子地图 > 兴安盟地图 >
扎赉特旗地图
扎赉特旗相关地区地图:

传统文化

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一种帷幕式的住所,圆形,圆顶,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为了逐水草、便畜牧,蒙古包搭盖的地点必须选择距离水草近的地方,其次还要在背风处。夏季要设在高坡通风之处,避免潮湿;冬季要选择山弯洼地和向阳之处,寒气不易袭入。蒙古包搭拆容易,搬运方便,外型像圆锥体,门向南或向东南开,这样寒气就不容易进入包内,门外也不容易积雪。因此,包内冬暖夏凉,居住起来特别舒适。包内的铺设,一般多用牛羊皮或一层毛毡子铺垫,上面再罩花毯。普通的蒙古包外面,往往用柳条或榆树枝围一个院墙。在墙的附近建圈养家畜的棚子,棚前堆积牛羊粪当燃料。在以前,每户都有勒勒车,勒勒车排列于蒙古包的周围。客人进入蒙古包时的礼俗骑马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缓步慢行,以示对主人的尊敬;进入蒙古包前,必须把马鞭放在包外,不得执鞭入包,更不得以鞭打狗;蒙古包内如有病人,主人则在门外左侧缚一条绳子,表示不能待客,客人不能擅自进入。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族人民大都结束了游牧生活,改为定居。为了能让游客亲身感受到“放马大草原,夜宿蒙古包”的蒙古族风情,很多景点都建有蒙古包,供游客居住。
乌力格尔:勤劳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别是以“乌力格尔”“好来宝”等为代表的蒙古族民族曲艺艺术,更是一枝独秀,魅力无穷。“乌力格尔”系蒙语,意为“说书”。蒙古族说书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有伴奏的说唱,用马头琴自拉自唱的叫“朝仁乌力格尔”,用四胡伴奏演唱的叫“胡仁乌力格尔”。其二是“雅巴干乌力格尔”,即艺人不用乐器,口头说唱。乌力格尔内容为抑恶扬善,赞美英雄好汉。表演时,从开篇解说、皇帝上朝、臣僚上秦、告状辩护到打仗比武、得胜还家、喜设家宴,各个环节都合情合理,张弛有序,寓意深刻,扣人心弦。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颇具感染力。听众如身临其境,会情不自禁地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而有喜有悲。因此,无论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这一说书形式。
好来宝:“好来宝”,又称“好力宝”,是一种由一人或者多人坐着用蒙语自拉自唱的曲艺表演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12世纪前后。好来宝意为“连起业唱”或“串起业唱”。唱词四句一节,或押头韵,或两句一押韵,或四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节目可长可短,表演时艺人们往往即兴编词演唱。内容有叙事,有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节目中常用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创作手法的运用和灵活生动的表演形式,使其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的特点。民间艺人来到蒙古包后,总要先演唱一段好来宝助兴,然后才开始长篇大套地说书讲古。在节日仪式和那达慕大会上,带有竞赛性的好来宝对唱很能吸引观众,气氛极为热烈。兴安盟地区现在可欣赏到的好来宝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叙事式的单口好来宝,由一个人单独演唱,针对某人某事,或赞颂,或讽喻。二是双人演唱,一问一答,主要用来比赛智力,锻炼口才。问答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如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三是辩论式好来宝。为了比赛智力和口才,辩论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直到一方哑口无言。好来宝朴实纯真,抒情气氛极浓,散发着草原生活的浓郁芳香。客人来到科尔沁草原,如能在蒙古包内听上一段好来宝,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珍贵资源

繁茂的草场:畜牧业是扎旗的传统产业,全旗拥有草原面积680万亩,其中天然草原总面积470万亩,是内蒙古闻名的天然优良草牧场。年产优质干草7亿公斤,家畜175万头(只),是内蒙古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旗家畜品种有牛、马、羊、驴、骡、猪等。年出栏家畜50万头,牲畜平均出栏率为30%。年产各种家畜皮张50万张,年产绵羊毛520吨,山羊绒15吨,羊、牛、猪、禽肉17716吨,禽蛋900吨,鲜奶2780吨,深加工潜力巨大。全旗初步形成了育肥牛基地、细毛羊基地、阿尔巴斯绒山羊基地、小尾寒羊基地、禽蛋生产基地、生猪养殖基地和奶牛基地等7大生产基地。
浩瀚的林海:全旗林地总面积380万亩,森林覆盖率23%,其中天然次生林面积305.8万亩,人工林面积34万亩,灌木林面积13万亩,用材林面积307万亩,防护林面积3.7万亩,木材积蓄量达500万立方米。速生丰产林面积达到50万亩。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西北低山区的杨树沟、额尔图、吉日根、神山等4个经营林场。主要树种为柞、桦、松、杨等,是加工刨花板等林产品的上等原料。人工林集中分布在音德尔镇西山林场和青山林场及各地,主要树种有扬树、落叶松和樟子松。灌木林绝大部分分布在低山区和丘陵区、主要树种有榛子、胡枝子、红毛柳、青皮柳、苕条、山杏等。绰尔河两岸天然河柳年产可观,其中红毛柳是区内罕见的树种,年产30万公斤。青皮柳年产900万公斤。苕条年产3000万公斤。用红毛柳和青皮柳编织的工艺品极其精湛,款式新颖,风格高雅,已打入国际市场,远销美、英、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木材蓄积量达500万立方米。林特产品极为丰富,在林区和山地有丰富的防风、黄芩、桔梗等中药材几百种,木耳、蘑菇、榛子质量上乘,深受商家的喜爱。年产橡子300万公斤,榛子250万公斤,杏仁250万公斤,蘑菇4万公斤,黑木耳5万公斤,全部为纯天然绿色产品。林业的发展带动了生态平衡的发展,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马鹿、野猪、黑熊、锦鸡、飞龙、狍子、猞猁、水獭、狐狸、草兔、灰鼠、丹顶鹤、白天鹅、沙鸡等几十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珍禽野兽,在这里安家繁殖后代。
丰富的水源:扎旗水利资源丰富,旗境内有大小河流74条,年平均径流量5.79亿立方米。过境流量2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2.7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功率13.6万千瓦。全旗养殖水面20万亩,当地盛产鲤鱼、鲫鱼、鲇鱼、草根等38种鱼类,年产商品鱼50万公斤,具有发展淡水养殖业的良好条件。芦苇面积6.6万亩,年产芦苇近万吨。正在建设的绰勒水库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II)型水利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0.5米,总库容2.6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0.5MW,为下游灌区提供2.8亿立方米的有效灌溉水量,可用来发展水稻田28万亩,枢纽水电每年还提供3492KW·H的电量,可充分保障本地区生产生活用电。
富集的矿产:扎赉特旗地处大兴安岭成矿带,地层出露较全,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蕴藏着铜、铁、大理石、石灰石、水涮石、石榴石、花岗岩、煤、石油、金、油砂等10余种矿产。大理岩——主要分布于巴达尔胡镇境内,白色、灰白色大理岩(灰岩)长约2000米,宽400余米。石榴子石——主要分布于巴达尔胡镇境内,矿体产于矽卡岩带中,共有7条矿体,一般长137米,厚43.77米,平均石榴子含量79.98%,估算石榴子石72.8万吨。金矿点——该矿位于阿尔本格勒镇的小白音胡少,在该区的硅化破碎带中金含量为1-3.9克∕吨,最高达13.6克∕吨,达到边界品位以上。花岗岩——主要分布于阿拉达尔吐苏木苏石厂屯,经初查,储量2600万立方米。油砂——主要分布于图牧吉镇内,油砂、陶粒原料矿及有机粘土分布面积为88平方公里。油砂储量1350万立方米,原油储量358万吨。铁、铜—主要分布于阿尔本格勒镇,矿区含矿的卡岩率长10余公里,储量铁矿石99.4万吨,品位18.37-49.22%。石灰石和硅铁——主要分布于巴彦乌兰苏木,已探明石灰石储量2亿吨。硅铁储量也相当可观。煤——主要分布于巴彦乌兰苏木,初步探明范围为6.43平方公里。快速发展的电力。全旗电力能源供应充足,总转供电量达7000万度,输配电线路达2000公里,无拉闸限电现象,可完全满足生产生活用电。

交通网络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旗境内公路总里程达864.6公里,旗、乡、村公路已成网络。“111”国道和省际大通道贯穿全境,旗政府所在地音德尔镇直通铁路沿线出境的公路有4条,东至龙江184公里;南至泰来65公里;西至乌兰浩特108公里,北至扎兰屯192公里。音德尔镇至乌兰浩特飞机场115公里,距齐齐哈尔市机场160公里,距哈尔滨市420公里,距白城市140公里。

扎赉特旗-招商项目

1、油砂开采加工项目,项目单位:内蒙古扎赉特旗人民政府,项目基本情况:扎旗图牧吉具有丰富的油砂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现初步探明油砂总体积1350万立方米,原油储量358万吨。项目区路、水、电、通讯条件好。项目规模:年产原油20万吨。项目投资:总投资为1.4亿元。经济效益:年产值4亿元,利润4000万元,税金4000万元。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参股、控股。2、电石加工项目,项目单位:扎赉特旗经贸委,扎旗有丰富的石灰石矿石资源,经勘探储量约2亿吨,白灰厂4家年产白灰20万吨,用丰富的石灰石、白灰资源生产市场畅销的电石,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区路、电、水、排污、通讯条件好。项目规模:年产电石10万吨,项目投资:总投资800万元,经济效益:年创产值4亿元,利润4000万元,税金4000万,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参股、控股。3、硅铁冶炼项目,项目单位:扎赉特旗经贸委,扎旗有丰富的硅石资源,用丰富的硅石资源生产市场上畅销的硅铁,项目区水、电、通讯、排污、路条件好,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项目规模:年生产硅铁10万吨,项目投资:总投资900万元,项目经济效益:年创产值5.5亿元,利润5500万元,税金5500万元。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参股、控股。4、玉米淀粉加工项目,项目单位:内蒙古扎赉特旗人民政府,扎旗年产粮食10亿斤,其中80%为玉米,周边地区玉米年产40亿斤。用丰富的玉米资源加工市场畅销的玉米淀粉,项目区水、电、通讯、道路条件好,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项目规模:年生产玉米淀粉10万吨,项目投资:总投资为1.5亿元,经济效益:年创产值3亿元,利润2000万元,税金2500万元。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参股、控股。5、巴彦乌兰煤矿勘探开采项目,项目单位:扎赉特旗经贸委,扎旗有储量十分可观的煤炭资源。巴彦乌兰煤矿初步探明有煤范围6.43平方公里,地下46米以上有煤3层。现正招商引资进行详探并开采,项目区路、水条件较好。项目规模:年产煤50万吨,项目投资:总投资1000万元,经济效益:年产值5500万元,利润700万元,税金900万元。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参股、控股。6、皮革加工项目,项目单位:扎赉特旗经贸委,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扎赉特旗有草原680万亩,大小牲畜175万头(只),其中小畜160万只,每年出栏50万头(只),生态环境适合畜牧业的发展,并有丰富天然草场。周边地区没有同类生产企业。利用丰富的皮张资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加工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高档皮革具有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建设目标及内容:年加工高档羊皮50万张。建设厂房4000平方米,购置悬挂式木转鼓、羊皮去肉机、电子喷浆干燥机等设备。建设条件:兴安盟没有皮革加工企业,全盟年出皮张180万张,该项目建成后只需50万张。原料充足。交通、通讯方便,电源、水源条件好。投资估算:总投资2.8亿元。经济效益分析:年产值2.8亿元,税金2800万元,利润3200万元,投资利税率59%,投资回收期6年,投资偿还期7年。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参股、控股。7、巴彦乌兰电站项目,项目单位:内蒙古扎赉特旗人民政府,项目基本情况:扎旗巴彦乌兰煤矿初步探明有煤范围6.43平方公里,地下46米以上有煤3层,进行详探后拟建设一座2×15万千瓦坑口电站。项目区路、水、电条件好。项目规模:2×15万千瓦,项目投资:总投资30亿元,经济效益:年产值3.8亿元,利润3800万元,税金3800万元。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参股、控股。8、新闻纸生产项目,项目单位:内蒙古扎赉特旗经贸委,扎赉特旗天然林305万亩,退耕还林面积40万亩,速生丰产林20万亩,全旗有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开发新闻纸,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区水、电、路、供暖、通讯条件好。项目规模:年生产10万吨,项目投资:总投资2.5亿元,经济效益:年产值4亿元,年利润2000万元,年税金2000万元。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参股、控股。9、植物蛋白奶项目,项目单位:内蒙古源龙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基本情况:内蒙古源龙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建于二00二年,是以技、工、贸为一体的新兴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220万元。总资产5000万元,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年产8万吨复合肥生产线一条,拥有科研中心、化验室等科研、质检设施,公司科技力量雄厚,研制开发了新型生物菌蛋白奶食品,已通过国家副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监测中心的合格检测,被誉为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完美结合的新型大豆食品,是一种理想的植物性蛋白食物,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唯一可代替动物性蛋白食品,在国际上被誉为21世纪的维生素,公司有原料基地。该项目具备以下条件:厂房、电、水、排污、供暖、通讯等设施。项目规模;年生产1000吨,项目投资:总投资1600万元,经济效益:年创产值2400万元,年创利润2000万元,年创税金2400万元。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参股、控股。联系单位:内蒙古源龙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系人:龙凤,10、颗粒草粕厂项目,项目单位:扎赉特旗经贸委,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扎赉特旗有耕地289万亩,年产粮食约10亿斤,年产秸杆20亿斤,大小牲畜175万头(只),利用丰富粮食和秸杆资源,用科学方法加工有较高附加值和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的颗粒饲料,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市场预测:颗粒草粕是目前发达国家主要的牲畜饲料,它具有易运输、易贮存、牲畜易消化、营养成分高等特性,目前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颗粒草籽,因为我地区的粮食、秸杆和草类无污染、无公害的特点,倍受国外客商的青睐。另外,周边地区还没有同类生产企业。建设目标和内容:建设年生产20000吨颗粒草粕厂,主要设备有切割机、粉碎机、造粒机、加热器、厂房等。建设条件:厂址选定在音德尔镇西北。扎旗年产粮食10亿斤、秸杆20亿斤,原料充足。交通、通讯方便、程控、移动通讯直拨国内、国际。电源、水源条件好。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为1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400万元。引资1200万元。经济效益分析:年产值1600万元,利润652万元,年税金96万元。投资利税率62%,投资回收期3.2年,借款偿还期3.6年。合作方式:合资、独资、参股、控股。

历史沿革

扎赉特旗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东胡旗游牧地;汉晋时为鲜卑地;南北朝为室韦地;唐代为室韦都督府所辖;金代为临潢泰州辖境;元代初为辽阳泰州辖区境,后改隶中书省。明代为兀良哈三卫朵颜卫境,木塔里山卫。明万历年间,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撒尔第十五世孙博第达喇将科尔沁部以河为界,划给自己的儿子所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绰尔河流域,始号扎赉特部。清顺治五年(1648)置扎赉特旗,隶属哲里木盟。至民国时期仍属哲里木盟,东北沦陷时期隶属为兴安总省。1947年10月旗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兴安盟。1953年兴安盟撤消后,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1954年东部行政公署撤消,划归呼伦贝尔盟。1969年8月,随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1979年又随呼伦贝尔盟划回内蒙古。1980年7月恢复兴安盟建制至今。

古老传说

神山:扎旗境内有一高一矮两个山峰,高的叫大神山,矮的叫小神山,统称神山。大神山也叫博格多敖拉,是扎赉特八代王爷玛什巴图执政时,为弘扬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影响,派人去拉萨请来的山神。现在北部的蒙古民族中还祭祀五座山神图。山神图以博格多敖拉为中心。四周围绕着的有:宝日白达孙山(博格多敖拉神的妻子);阿拉坦珠日和山主神的儿子);伊力楚代山(主神的使者)和楚伦浩腾额山(主神的军师)。传说九代王爷、喇嘛关宝扎布出征山东,按贯例出征前他携人到博格多敖拉祭祀山神,求神保佑自己一路顺风,立下战功,载誉归来。数月后,蒙古兵转战南北,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就在他们思念家乡,思念手扒肉的时候,从东北方向来了一位黑胡子老头,长长的眉毛垂到眼下。他左手扶着拐仗,右手牵扯着一只长着8颗牙齿的山羊,一边走一边喊着卖羊。王爷听到喊声,出来一看是一只肥大的山羊,心里非常高兴,忙进帐去取银子,出来时,羊已拴在了树杆上,老头不见了,谁也没想到,一只羊的手扒肉竟让全军吃了个痛快。锅里的肉盛出多少。又涨多少,直到酒足饭饱锅里还在冒着腾腾热气,让王爷和他的士兵解了思乡之苦。数月后,他们凯旋而归,在路过神山的敖包前,发现了那只长着8颗牙齿的黑山羊和那个牵扯羊的老头,正当大家感到纳闷的时候,老头和羊却不见了,王爷和他的士兵才知道这是家乡的博格多敖拉神给他们的恩赐。
马头琴:在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个孤儿,叫苏和。有一天小苏和在草原上捡到一只刚出生不久、奄奄一息,被马群抛弃的小白马驹,抱回家精心地养起来。几年后,在苏和的调驯下,小马驹长成了一匹矫健的骏马,小苏和也成为一名英俊的少年。这一年草原上风调雨顺,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那达慕”开始了。赛马是“那达慕”,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苏和的小白马扬起四蹄象一只离弦的箭,一路领先,把所有的马儿都抛在身后。贪婪的王爷看到苏和的小白马后垂涎三尺,命令手下从苏和手中把小白马夺走。倔强的小白马从背上把王爷狠狠地摔下来,咬断僵绳后逃走。王爷下令弓箭手射杀小白马,小白马被毒箭射中后跑回家不久便死去。苏和抱着他心爱的小白马,伤心地哭了很久,慢慢昏睡过去。睡梦中,苏和听到了小白马对他的恳求:我死了之后,苏和听到了小白马对他的恳求:我死了之后,用我的骨头雕刻琴头和琴杆,用皮蒙琴箱,用尾毛做琴弦和琴弓,这样,我会永远陪伴你的。苏和依照小白马的梦中嘱托,制成了琴,称它为“马头琴”。从此,这一传说成为蒙古族地区古老的传说,马头琴也成为蒙古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乐器。马头琴声音深沉、宽广、淳厚。马头琴在草原上流传了几千年,古老的传说和神奇的马头琴佯随着蒙古族人民从古代走到今天。
王刚哥鸟:每年夏天,旗境北部的胡尔勒、阿拉达尔吐、国营牧场等地的农牧民到“金界壕”附近大山(蒙古语称德额热敖拉)里放牧或挖药材,夜深人静时,总听见凄凉的叫声“王刚--哥”。传说是一种鸟,但人们未曾见过。民间传说却流传至今。很久以前,有两个孤儿相依为命,哥哥叫王刚,兄弟俩生活非常艰苦,后来听说在大山里有人参,挖来后可发大财。兄弟俩备好干粮、绳、工具等去挖人参。走呀走,翻山越岭,找呀找,始终没见人参。正当俩人失望时,忽然看见深沟里有株人参正在开花,奸诈的哥哥怕失身掉进沟里,执意让弟弟下去,弟弟就顺着绳子下到沟底,开始挖人参,挖呀挖,等挖出来时天已经黑了。黑心的哥哥想独吞人参,就对弟弟说:你先把人参拴在绳子上,等我拉到上面后再把绳子放下去拉你出来.善良的弟弟答应了,可贪财的王刚拿走人参再没有回来。弟弟又饿又伤心,“王刚--哥”喊呀喊,神听见了,非常欣赏弟弟的忠诚与善良,就让他变成一只小鸟,深夜飞出沟底,而小鸟一直没有忘记与哥哥相依为命的日子。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出来叫“王刚--哥”,提醒人们不要见利忘义,不要轻信贪财者的谎言。
神泡子:神泡子位于阿尔本格勒镇境内。很久以前,这里居住着几户勤劳勇敢的人家。初夏季节,妇女们常去神泡子边挖野菜。有一年,挖野菜的妇女先后失踪了好几名,家里人赶忙四处寻找,可是一个也没找到,误认为淹死在神泡子里了,于是人们便怀疑泡子里有鬼怪。一天早晨,一头大牤牛到泡子里去饮水,突然间,从泡子中心游来一条很大的鱼,咬住正在喝水的牛头,想把这头大牤牛吞进肚里,哪知大牤牛尖利的两角插进大鱼的喉咙,、两者各不相让,少倾,大牤牛把鱼头使劲往后一甩,那大鱼被抛到岸边的石头上摔死了。人们被这场可怕的搏斗惊呆了,见大鱼已死,就喊来附近村屯的人,把大鱼的肚子剖开,众人又一次被惊呆了,原来鱼肚子里有许多妇女们戴的金银首饰。传说神泡子之神掌管降雨。久不下雨时,附近村屯的人们就互相通报备供品,向神泡子之神求雨。于是,天空乌云密布,风雨交加,云层中有一条白龙吸取神泡子的水,去附近的村屯降雨。
喇嘛洞:在新林镇山林村(旧名叫喇嘛河子)南约5公里处,有个较为奇特的古迹——喇嘛洞。很早以前,喇嘛山方圆几十公里无人烟,景色优美,喇嘛山洞口喷云吐雾,似仙境一般。一个春天的早晨,来了一个身穿喇嘛服的年过半百的老人,直奔岩洞而去。此后,每天早晨日出时,便从洞内传出撞击铜铃、手铃(喇嘛念经时用的法器)高声诵经的声音,后来,在山的附近有了人家居住,洞内传出的诵经声渐渐时有时无,不知又过了多长时间,诵经声就听不到了。对此,年老的人说:“这个喇嘛修身多年,在此洞内不知住了多少个春秋。修身修道之士,只能在无人烟,听不到狗吠鸡鸣的幽静地方才行。这山周围相继有了人家,所以,老喇嘛不能久留此洞,已搬到别处去了。”从此,这座无名的山就叫喇嘛山,山下流的河名喇嘛河,岩洞名为喇嘛洞了。
达克图山:传说古时候,有个“将军王”镇守在这里。他管的地面很大,天下没有一个国王可以与他匹敌。一次他病了,病得很重,虽然四处求医寻药,但病情仍日见沉重。将军王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躺在床上等死。偏巧有一过路的喇嘛说能治病,于是他被请进王府。经喇嘛诊断后只服下三副药,将军王即痊愈了。为感谢喇嘛的救命之恩,将军王赠给他许多牛羊和珠宝作为酬礼。可是喇嘛都不要,只要达克图山,准备将其作为日后建庙通经之地。将军王想了好一会儿,最后只得以实相告:“不是我不想给,皆因达克图山上有一巨蟒,它性情凶悍,人畜稍有接近便要丧生。”喇嘛表示不怕巨蟒,将军王便将达克图山赐给了喇嘛。喇嘛谢了将军王,直奔达克图山。喇嘛来到达克图山,只见云雾四起,阴风阵阵。一阵飓风过后,一头巨蟒张牙舞爪,喷云吐雾,直向喇嘛扑来。喇嘛不慌不忙,从袋里取出三粒宝丹,奋力一掷,不偏不倚正击中蟒腹,巨蟒当即瘫痪在地。喇嘛用手一指,巨蟒慢慢地爬上山顶,化作一道清泉。清清泉水从达克图山上流下来,为老百姓祛病消灾。喇嘛在山上筑庙诵经,从此不再下山。从那时起,这神泉流啊流啊,一直流到今天。
杨树沟瀑布:瀑布银帘百尺跌落岩头,吟唱着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小龙女违反了天规,被发落在此牧羊,受尽了折磨。有一天,响晴的天空,万里乌云,突然一股旋风通天而来,沙石飞起吹散了羊群,也卷起了小龙女。正巧杨树仙子手捧镇妖之宝传令途径此地,他慧眼识破是作恶多端的旋风妖怪。几经拼杀,他将旋风妖怪收入镇妖宝塔内,同时救下小龙女,草原从此吉祥安宁。一天,杨树仙子不知何故昏过去。杨树仙子的菊花青马找来了小龙女,小龙女悲痛地流下泪水滴入杨树仙子口中,她竟然睁开了眼睛,可她耽误了传令时辰,难以返回天庭,瞬间现出杨树原形。多年以后,棵棵小杨树在山坡、草原上生长繁衍,故得名杨树沟。由于小龙女念念不忘杨树仙子的搭救之恩,痛不欲生的泪水滴在思念主人陪伴在杨树身边的菊花青马身上。久而久之,菊花青马变成了菊花大青石,小龙女的泪水顺着菊花青石流成瀑布,形成一汪潭水,缓慢地流淌,故而得名杨树沟瀑布。至今,常常可见远近的游人到此祭祀,求得神的保佑。饮此瀑布水便可医治筋骨、麒麟得子等功效。有人留下赞美的诗句:跌落崖头无底潭,泼下银珠百尺帘;游人观止不思返,举目惊知别有天。
百灵湖:百灵湖位于图木吉镇自然保护区。这里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土质肥沃,交通便利。百灵湖是由哈达山下的马蹄泡子扩建而成。关于它的由来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成吉思汗当年率领大军来到这里,由于闯关夺隘,日夜兼程,将士们都非常疲惫。一日,翻越哈达山时,将士们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口干舌燥,真是人困马乏。大队人马都在阴凉处歇歇脚,喝喝水,休息片刻再向前进发。可是荒山野岭上,一无人家,二无水源,到哪里去找水呢?个个睁着眼睛前后左右看,人人东张西望伸着脖子找,但就是不见星点水源。将士们口渴难耐到了极点。就在这时,成吉思汗的坐骑突然一声嘶鸣,停步不前了。长长的嘶鸣声惊天动地,把哈达山都震颤了。将士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抬头去看成吉思汗的战马。只见那匹战马两眼圆睁,鬃毛乍起,前腿使劲刨地,后腿拼命蹬土。一时间,尘土飞扬,沙石四溅。不一会儿,一个泡子就出现在马蹄下。说来也怪,眼看那泡子中的泉水喷涌而出,顷刻间就注满了泡子。将士们欢天喜地地喝了个够。从此,这里便有了一个泡子,而且水源旺盛。后来人们就叫它“马蹄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