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淄博市地图 > 高青县地图 >
赵店镇地图
赵店镇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趋势

从“绿色”走向“有机”:农业是赵店镇的基础产业,农业要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快速提高农业增加值。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农产品质量和价格的提高。为此,该镇在前几年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上,将目光进一步转向了“绿色”农产品,努力建设绿色水稻生产基地。赵店镇选择自然条件好、群众认识程度高的5个行政村的1100余亩稻田作为绿色大米实验项目区。为保证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管理过程中,采用统一选用品种、统一选用生产资料、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指导病虫草害防治、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原则进行管理。经过三年的过渡期,逐步过渡为有机食品大米生产基地。
从“传统产能”到“生态效益”:赵店镇在县水产等部门的支持下,实施了“标准化生态鱼塘整理工程”项目,按照“上粮下渔”养殖模式整理改造标准化生态池塘2000亩。同时,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化生态渔塘管理规程进行养殖,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良种工程、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全过程监控等四方面入手,实现“从水域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全面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经过改造后的渔场,亩新增效益1200元,项目区内人均新增产值2000元以上。
从“游陆队”变成“集团军”: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由于不能准确把握市场信息,效益较低。为此,赵店镇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社,引导农民抱团闯市场,降低了市场风险,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赵店镇引导农民成立了系农渔业合作社,实行“六统一”服务,即统一养殖技术标准,统一科技培训,统一种苗、饲料、农药供应,统一商标注册,统一包装标志管理,统一拓展市场。合作社组织社员同多家药品和饲料公司取得了直接联系,取消了中间环节,使药品价格降低了10%,饲料每吨降低了50元。1100亩的绿色大米实验区采取与种业公司签定生产合同的方式,严格规范农民的种植行为,彻底改变了以往各顾各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变成了凡事讲统一、讲纪律的“正规部队”,农民的效益自然更有保证。

农村建设

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赵店镇两个试点村在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办公室的领导下,在包村部门及挂职干部的具体指导下,有言张村与果园村分别投资45万元和48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目前各项建设工作开展顺利。赵店镇已全面完成了“三清”工作,并初步形成了“三清”管理长效机制。该村投资7万元,打机井10眼,用于解决了农田用水问题;投资4.5万元,硬化进村路面积1100平方米;投资3万元完成了路边沟的排水建设工程。同时全面开展了“美化、绿化”工作,引导农户清扫街道、清理路边垃圾,对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共植风景树1500多株,绿化草坪2000平方米。果园村严格按照村庄规划进行新农村建设。一是对村庄居住环境进行了治理,村两委统一划分场园地,把村内街道、门前门后的柴草堆、垃圾堆、粪堆进行了集中清理,实现了净化。二是投资15.5万元,对村主干道两侧600米边沟进行了硬化,并硬化村内副路4条,总长600米,村内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三是投资3万元,在村主干道两侧种植白蜡杨绿化树800棵,并全部安装了路灯,实现了绿化、亮化。四是投资3.5万元,新打机井5眼,改善了农田水利基本条件。五是努力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建起宣传一条街,粉刷了创建新农村的大字标语,投资10000元在入村口搭建了立体永久性钢架彩门。六是投资10万元的村综合服务中心正在筹建中,已打好地基。七是“一池三改”工作正在准备阶段,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和宣传发动,农户报名热情较高,已有43户报名。八是对63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培训,力争在原有基础上将建筑业做大做强,从业人员达到户均1人以上。目前,两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高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现两村的农村服务中心建设和“一池三改”工作已进入筹备阶段。

行政区划

赵店镇辖(200~243):赵店村、沙土魏村、索家村、桃花赵村、菜园村、王家村、吴家村、小安定村、樊家村、王桥村、崔家村、于家村、包福李村、李长奇村、后胡村、太平魏村、小杨家村、道堂李村、贾家村、有言张村、果园村、苏家村、小王村、小张村、大卢村、三甲赵村、马家村、夏家楼村、于张村、石庙于村、苟士孙村、张槐家村、高官寨村、温家村、祁家村、寨里孙村、霍刘村、业继王村、付光辉村、张道传村、朱泗皇村、河沟赵村、史家村"、河沟李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9417男9746女9671家庭户户数5715家庭户总人口(总)19190家庭户男9568家庭户女96220-14岁(总)38710-14岁男19980-14岁女187315-64岁(总)1376315-64岁男699115-64岁女677265岁及以上(总)178365岁及以上男75765岁及以上女102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8672

工商发展

1978年,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仅局限在小安定、赵店、大卢家等少数几个村的个别农户,规模较小。实行农村承包责任制后,个体私营经济逐渐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业户22家,产值10万元。1996年后,全县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该镇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4年,全镇有个体私营企业10家,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9668万元。主要企业有高青中艺地毯有限公司、高青油区玻璃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

教育发展

1984年,初建赵店乡时,全乡共有初中2处,小学37处,在校学生1917人,教职工200人。有6个学前班,教师8名,在园幼儿200余名。1986年,全乡开始合班并校。1993年完成初中并校。1999年底完成小学并校。2002年,赵店镇创建为市级“教育强乡镇”。2004年,全镇建有初中1处,完全小学3处,成人教育中心1处,在校教职工155人。有幼儿园10处,在园幼儿580人,在职幼儿教师37人。有卫生院1处,卫生所65处,病床70张,医务工作者80人。为贯全面扎实推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淄博市高青县赵店镇教育办公室积极改革幼儿园管理体制,实行园长、教师聘任制,加强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了全体幼教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全镇幼教工作有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实行园长、教师聘用制。赵店镇教育办公室本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公开选拔、择优招聘三个步骤,公开选拔园长,幼儿教师。受聘园长、教师与教育办公室签订了聘任协议,聘期为一年。二、注重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格落实各项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待遇偏低的现状,各幼儿园采取“三个多一点”和扮演好“三个角色”的办法,即“对幼儿教师的家庭多一点关心,对幼儿教师文化进修多一点关注,对幼儿教师业务提高多一点指导”;“恋爱结婚当参谋,患病就医当亲属,存在心理障碍当医生”,积极营造关注青年幼儿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让她们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让她们感受到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淡化了职业感而强化了事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