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凉山州地图 >
昭觉县地图
昭觉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昭觉县位于四川西南部,北纬27°45′—28°21′,东经102°22′—103°19′之间。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西距州府西昌100公里。东邻美姑、雷波县,南连金阳、布拖、普格县,西接西昌市、喜德县,北靠越西县。县境东西长95.28公里,南北宽66.15公里,面积2699平方公里,全县有耕地60万亩(常耕地34万亩),林地100万亩,草山草坡209万亩。总人口有213484人。全县辖7区,1镇,46乡,267个村,835个村民小组。其中彝族占97.3%,其余少量的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是彝族聚居的主要代表县之一。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境内地形西高东低,有低山、低中山、中山、山间盆地、阶地、河漫滩地、洪积扇等地形。以山原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9%左右,最高海拔3873米,最低海拔520米,平均海拔2170米。
矿产资源:昭觉县属四川省西南部高原山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门类齐全,矿产储量大、品种多。矿石种类有:铜、铁、铅、锌、银、铜、煤。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石膏、水晶石、玛瑙、地热水、河道砂石、粘土页岩等,其中铜矿资源在全省占有一席之地。现已探明和发现的露天铜矿点42处,铜金属储量达105万吨,其中三比洛呷铜金属C+D级储量5.13万吨,古里矿区、砂岩铜矿金属为48万吨,矿石品位1—2%,玄武岩型铜金属量为50万吨,矿石品位3—8%。煤储量1104.17万吨,其中探明煤保有储量106万吨,发热量4000——5000大卡,均符合工业开采价值。铁矿已发现5处,探明的瓦卡木铁矿,保有铁金属储量103万吨,铁矿石品位48—50%以上,现已发现大型赤铁矿床,估计有铁金属量1000余万吨待探明,石灰石储量8045万吨,地热水资源5处,流量每日5000余立方米。
森林资源:昭觉县有林业用地139196公顷,占幅员面积的51.6%,其中有林地42529.9公顷,占林业用地的30.55%,灌木林地30971.3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2.25%,未成林造林3285.7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36%,苗圃6公顷,宜林荒山和灌丛62403.1公顷,占林业用地的44.84%,森林覆盖率27.25%(包括灌木林地)。昭觉县森林活立木总蓄积1799281立方米,其中林区蓄积量为1723339立方米,四旁树蓄积66605立方米,散生木蓄积为9337立方米。
水利资源:昭觉县境内河流属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11条。年径流总量,水资源总量为26.65亿立方米。目前,全县水蓄、引、提总量仅为3243万立方米,只占水资源总量的1.2%。电力蕴藏量64.4万KW,可开发量为20.4万KW,仅开发14845KW,占可开发总量的7.3%。
地貌气候:境内地形西高东低,有低山、低中山、中山、山间盆地、阶地、河漫滩地、洪积扇等地形。以山原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9%左右,最高海拔3873米,最低海拔520米,平均海拔2170米。常年平均气温10.9℃,降雨量1021毫米,日照1865小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为昭觉孕育了众多的资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铜、铁、煤等。已探明的和发现露头铜矿点42处,铜金属储量达100余万吨,被人誉为未来的铜都。现已有十多家客商前来投资开发。昭觉水草丰茂,宜农宜牧;矿场资源丰富,主要有铜、铁、石灰石等,已发现和探明的铜矿点达42处,被人们誉为未来的铜都。水能资源储量极大。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达63.37万千瓦,可供开发20.61万千瓦。已建成水电站16处/30台,装机容量达14880千瓦,电力十分充裕。目前正在兴建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竹核梯级电站,不久的将来,全县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0千瓦/时,成为电力输出大县。苦荞麦资源独具特色。全县年产19000吨,是全国最大的苦荞麦(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主产区。每至夏季,满目尽翠,清香扑鼻,誉为“苦荞麦之乡”。为开发保健食品、酿酒等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畜牧资源得天独厚。全县共有天然草场206万亩,年四畜存栏达70万头只,出栏32.11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14507吨,羊毛产量672吨,皮张流量约达100万余张,被列为全国半细毛羊生产基地县。还建成了专业皮张市场、肉联厂、羊毛加工等流通和加工企业,形成了支柱产业。野生植物种类繁多,现已查明的药用植物有66个科、133个品种,野生药蕴藏量1875725公斤。昭觉又是一个文物大县,拥有博什瓦黑古崖画、好谷军屯遗址、汉代石表等众多受重点保护的文物。此外,还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飞播林区、富有传奇的狮子山、远近闻名的竹核温泉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点。沉醉于浩瀚的古文明,感受古朴的彝家风情,沐浴温软的温泉水,畅游在昭觉的碧草蓝天中,莫不令人神往、飘然而醉之事。

经济大事记

1997年改革开放重大经济事件、活动、建设项目,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352万元(90价,下同),比1992年的14271万元增长29.2%,年均递增5.26%,其中第三产业达到4826万元,增长98.76%,年均递增14.73%;工农业总产值20988万元,年均递增4.22%;财政收入达到1218万元,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年均递增26.43%,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823万元,增长239%,年均递增27.7%;贷款余额达到11073万元,增长14.3%,年均递增8.7%。1997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987吨,比1992年增长18.26%,年均增长3.41%;四畜存栏数基本稳定在54万头(只)左右;畜牧业产值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到42%;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收入占45%;羊毛总产量420吨,增长20.6%。以“百乡千村”工程为重点突破口,使整个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全县15万贫困人口已下降到7.4万人,累计形象扶贫11230户。
1998年改革开放重大经济事件、活动、建设项目,完成了全县草场有偿承包,共划分承包到户草场1561889.2亩,占全县草场面积的86.4%,共填发了草场使用证书。改造中低产田土21555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完成人畜引水工程35处,解决6959人和25672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新建10千伏农村配电线路70公里,新民堰新建4.5公里左友渠,已实现灌溉,160KW电站已发电,维修了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县医院医技大楼,投入45万元,建筑面积800m2;维修了昭中教学楼,投入30万元,项目已通过验收;投入10万元,建设脱毒洋芋繁育基地。共引进5批客商,分别是:富顺县客商在我县比尔波洛乡投资采煤;资中龙洁公司承租了我县铜选厂日处理200吨闲置铜精砂生产线;攀枝花客商投资开发瓦卡木铁矿;与飞龙集团签订了开发竹核一级电站的协议,协议资金2800多万元;与云南飞越公司达成引进资金1350万元开发三比洛呷矿山意向性协议。竹核水泥厂已通过竣工验收,投入正式生产,黑桥电站及输变电工程也验收移交;开通了县城移动电话和到竹核的通讯自动化;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即将实现我县乡乡通公路的多年夙愿。
1999年改革开放重大经济事件、活动、建设项目等,认真落实了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成立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填制42000本农民负担卡发放至农户手中,加强了检查、督促,受理农民上访67次563人,涉及21个乡。县委、政府于10月派出了3个工作组,为农村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编制了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了天保苗圃,实施封山育林,清理森工企业,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狠抓绿化造林工作,完成长防工程造林17402亩,飞播林12190亩,高山松试验飞播造林4035亩,以工代赈造林6561亩,群众造林三万五千亩,并圆满实现连续10年无森林火灾,开展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强了农业机械化服务,实现机耕0.65万亩,机播2.5万亩,推广化肥深施器2100只,首次引进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又将有7631户、34340人达到“58”线,至此,基本完成我县扶贫攻坚任务。今年新增私营企业有磷肥厂、塑料制品厂、蒜粉厂、瓦卡木铁矿等,其中除蒜粉厂外,另三家已投产。完成了市话扩容1000门的工作,完成了比尔、俄尔、四开电话改制工作和线路整治工作,完成了解放沟的网调工作。投资5万元在城区安装路灯117盏,城内体育场已开发成集文化、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利用“万村广播电视工程”建成了68个村的地面接收站,投资10万元,改造城区有线电视主干线2条3.5KM,支线8KM。
2000年改革开放重大经济事件、活动、建设项目,“5·8”扶贫攻坚:已于2000年10月经省、州检查验收确认达标。2000年11月初,县上对全县退耕还林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确认3万亩退耕还林面积实在率100%,面积合格率接近100%,全县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2%。已完成玛增依乌、三岔河、庆恒、久特洛古、支尔莫、波洛、树坪等7个乡基层政权建设,并接受州上验收合格。共完成167个村广播电视接收器的安装工作,成倍地完成了年初在人代会上承诺的任务。“组织并完成毛纺厂依法破产”:毛纺厂依法破产,139名职工妥善安置。县城至好谷段的公路加宽改造的全部路基工程已按照工程的标准完成。庆恒至日哈段的公路改造进行了野外实地测量工作,计划在2001年2月完成内业设计和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社会事业

全力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全年财政投入民生工程资金达到2.8亿元。其中,就业促进工程投入178.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4亿元。扶贫解困工程投入2397.3万元,解决3800名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10000名低收入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全州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试点县,9个试点村规划投入8345.97万元,前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教育助学工程投入3078万元,在农村初中全面实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同时,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对寄宿制小学学生按每人每月10元的标准提高生活补助;设立昭觉县贫困大学生救助基金;实施了5400平方米的教师周转房和3000平方米的校舍建设任务。社会保障工程投入2765.3万元,完成农村低保扩面提标以及城市低保、五保供养和医疗救助等工作,全年累计发放城镇、农村低保金2262.5万元、五保供养和医疗救助金502.8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医疗卫生工程投入1376.9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4个,立项批复1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5%。道路通畅工程投入1.17亿元,开工建设通乡油路8条、74公里,通村公路17条、84.22公里和12座便民桥及3个乡镇等级客运站。环境治理工程投入4227万元,完成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造林任务;解决1.02万人和3.84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4.93平方公里。百姓安居工程投入2324万元,完成4511户“三房”改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积极支持地震灾区建设,全县共捐款94.75万元。围绕建设“和谐昭觉、平安昭觉”,深入开展以禁毒为中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打击和震慑了一批毒品犯罪分子。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114起,其中涉毒案件60起,破案率98.3%。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积极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21件(次),降5%。

经济概况

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352万元(90价,下同),比1992年的14271万元增长29.2%,年均递增5.26%,其中第三产业达到4826万元,增长98.76%,年均递增14.73%;工农业总产值20988万元,年均递增4.22%;财政收入达到1218万元,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年均递增26.43%,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823万元,增长239%,年均递增27.7%;贷款余额达到11073万元,增长14.3%,年均递增8.7%。1997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987吨,比1992年增长18.26%,年均增长3.41%;四畜存栏数基本稳定在54万头(只)左右;畜牧业产值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到42%;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收入占45%;羊毛总产量420吨,增长20.6%。以“百乡千村”工程为重点突破口,使整个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全县15万贫困人口已下降到7.4万人,累计形象扶贫11230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达到63488万元,年均递增8.0%;工农业总产值(90价)达到34004万元,年均递增4.74%,其中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9467万元,年均递增4.7%,工业总产值达到4537万元,年均递增5.0%;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648万元,年均递增14.0%;财政收入达到1948万元,年均递增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90元,年均递增7.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928万元,年均递增9.0%;粮食总产量达到93534吨,年均递增0.6%;年末四畜存栏达到83.15万头(只),年均递增2.7%;年末四畜出栏达到48万头(只),年均递增7.0%;肉类总产量达到21784吨,年均递增7.0%。

行政区划

昭觉位于凉山州中部偏东,北端普雄火车站,南临布拖县,东接美姑县,西连州府西昌。ZhaojueXian,513431,616150,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2004年,昭觉县辖1个镇(新城)、46个乡(谷曲、波洛、龙恩、达洛、四开、地莫、博洛、解放、普诗、竹核、庆恒、补约、库依、比尔、则普、金曲、日哈、且莫、哈甘、塘且、城北、树坪、美甘、柳且、大坝、库莫、三岗、尼地、碗厂、革吾、色底、永洛、龙沟、三岔河、支尔莫、特布洛、拉一木、央摩租、宜牧地、马增依乌、甘多洛古、特口甲谷、洒拉地坡、齿可波西、阿并洛古、久特洛古)。

旅游资源

昭觉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西境有全国最早成功的飞机播种林区。县城东北15公里有竹核温泉,泉眼水温50℃,建有游泳池、浴室、凉亭、可烤食热带罗非鱼,为旅游胜地。附城、竹核、四开、俄尔觉等区有春秋战国时期石板墓和汉代砖室墓。2005年开始修建的洛古电站大坝(位于俄尔区)。好谷乡东汉石表,高1.7米,刻有400余字的汉隶铭文,为全国罕有的较完整石表。碗厂乡博什瓦黑有唐宋时期大型佛教支提岩画,为省级保护文物。昭觉县为彝族聚居区,世居有操行汉藏语系彝缅语族彝语支什扎、依诺、所地话的人们。昭觉是彝族聚居的主要代表县,有“不到昭觉不算到凉山”一说,服饰绚丽多彩,上装窄袖大襟左衽,下装男子着裤,女子着百褶裙,披擦尔瓦、羊毛毡。砣砣肉、荞麦烙饼、酸菜汤风味独特。火把节、彝族年为传统节日,常举行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史诗《勒俄特依》、《玛木特依》、《阿莫尼惹》等广为流传,漆绘独富民族特色,“会唱歌”的口弦、月琴等动人心弦。昭觉旅游业蕴藏着较大的开发前景,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昭觉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环境和神奇的彝文化使得昭觉成为度假休闲和旅游观光的胜地。昭觉素有“彝族服饰之乡”、“彝族文化走廊”、“骏马之乡”、“彝族民间文化宝库”之美称。

研究、开发机构概况及成果介绍

农业局:内设种子站、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科技站。直属1个农场,管理、指导乡镇农技推广站,局机关科技人员30人,其中高级一个,中级9个。成果有:带状种植、地膜栽培、洋芋高厢垄作、水稻旱育秧、洋芋、玉米双套双、小麦套玉米等栽培技术。推广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改造低产田土等。畜牧局:内设畜种改良站、草原站、兽医站。直属牧场2个和绵羊集中区改良站3个,管理指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局机关科技人员29个,其中高级1名,中级11个。成果有:绵羊改良与育种、生林业局:内设林政股、造林股、林业公安股、林监股、护林防火办、直属3个林场,管理、指导乡镇林业保护和建设,局机关科技人员25个,其中中级1名。主要成果有:营养袋育苗植树造林,森林防病治虫,护林防火等技术措施。科技局:内设科技管理股、科技普及股。有科技管理工作者6名,其中中级技术职务2名。贯彻、宣传科技法规、制定科技推广、试验、示范项目。组织主持科技项目的验收鉴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科学文化普及宣传等工作。为科技管理行政部门。水电局:内设水政股、水保办、水产办、水利股、农电股、防汛办。局机关科技人员30名,其中高级2名,中级10名。直属管理乡镇水保站。成果有: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治理河道、水产养殖、农村电网建设、水电建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