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集镇地图
郑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主要产品
园区主要产品有:蒜粉(粒、丝)、洋葱粉、姜、和新鲜大蒜、洋葱、西兰花、甜豆、荷兰豆以及干燥脱水菜、冻干菜等共计6大系列40余个品种,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
教育:郑集中学、郑集中心中学和郑集实验小学是郑集镇街区三所历史最悠久的学校,现在还有一些新生学校如铜北中学和春晖中学。
娱乐
打牌:包括纸牌、骨牌,玩法有:打分、争上游、看九张棍、赶猪撵羊、接龙、吹牛、五十开、打四十分、打八十分、放鹅等。下棋:种类有象棋、军旗、围棋、儿童下的有跳棋、补兽棋、登山棋等。猜谜:以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俗语、人名、地名、文字等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作出谜面,供人猜取,以取乐。其种类有打灯谜、打诗猜字等。豁拳:又称划拳猜拳。饮酒助兴取乐的一种游戏。两人同时出拳。伸出手指并喊数目,所喊数目刚好是两人伸指之和为胜,负者罚饮,不过所喊数字和正常数数有不同,如零至十喊为“宝一对、一定、两好、挑园、四喜、五魅手,大顺,七巧,八马,九连环,满堂”。打铜板:每人用铜角一只,在墙上撞之落地,以远者打近者,打中为赢,还有滚钱堆、圈圈等其它打法。斗鸡:以一脚着地,一脚环走是为鸡,两人架起“鸡”互相撞击为斗鸡。比赛可一人逐一斗多人,可几人为一方群斗。跳绳:儿童游戏,有短绳和长绳之分,短绳可单人跳或双人跳,长绳则为集体跳。跳法有前甩、后甩、前交叉、后交叉、格、叉、蹦等。跳房子:儿童游戏,在地上划一长方形,分十格,抛瓦片于第一格内,随即入,用脚拔瓦片到至第二格,以此类推,跳完十格,就可在十格中买一格为房子。其它人则不得跳入,先将十格买完者为胜。改绷绷:二人游戏,一方通过手指勾绷结成图案,另一方通过勾绷解对掉对方图案,同时结出别的新图案,真到一方所不掉时为输。此外民间常有的游戏活动还有斗蟋蟀、踢毽子、斗草、荡秋千、摸瞎子、抱羊、过月亮、逮花、赛龙船、放风筝、抽地翁、抖斗翁、挤墙角、丢手帕、跳橡皮筋以及养花、养鸟、养狗、养鱼等。
农业发展
郑集镇所属的徐州外向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2003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按照核心园、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建设,总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3500亩,主要用于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种苗繁育中心等项目建设;示范区规划面积30000亩,主要用于种植绿色出口蔬菜,并形成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为入园出口蔬菜企业提供充足的货源。园区已形成年产初级农产品近3万吨,年加工出口蔬菜1.1万吨,干燥脱水菜1500吨,保鲜菜8000吨,冻干菜700吨的规模。园区基础设施完备,水、电、路、通信、污水处理等已全部到位,实现了“五通一平”。园区组织机构健全,设有园区管委会,主任由丁维和县长担任,副主任由杨明同志担任,同时镇里派一名副镇长主抓园区的日常工作。已有徐州高榕食品(香港独资)、徐州润嘉食品、徐州瑞杰食品(加拿大独资)、徐州龙海食品、广西桂柳家禽加工厂等10余家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其中投资3000万元的徐州高榕食品有限公司是铜山县出口蔬菜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已形成获江苏省认证的无公害出口蔬菜基地10000亩;园区在建的企业3家,分别是投资3500万元的徐州华源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桓茂木材加工、投资1000万元的网架项目。
社会事业
“抓班子、带队伍、夺红旗”竞赛活动是该镇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有效活动载体,受到襄樊市委、宜城市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加以推广。2000年7月该镇党委被襄樊市委授予“六好乡镇党委”称号,非典防治工作扎实有效,被市委评为“突出贡献奖”;大力实施“双百双千”工程,高标准建起20个文化示范户和小康户,68个文化中心户,2个微波联网小系统,农民看书读报、学科技有了好去处,中央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该镇文化中心户的情况;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全镇有30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3500名,2004年"基本无辍学乡镇"验收获宜城市第一;皇城小学被确定为"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楚都中学和皇城小学被襄樊市评为首批“示范学校”;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率先在襄樊市建立了融招投标交易中心、办事办证中心、农村财会服务中心、纳税大厅为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杜绝了暗箱操作。招投标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全镇共公开处置、发包农村集体资产和多工副项目80多宗,总金额668万元,为集体增加收入140多万元。全镇有差转台2个,日均播出节目18小时,主要文化活动场所4个,电影院2座。有村级医疗点30个,经医疗卫生部门批准持有医疗证照的乡村医生54人;卫生院2家,病床80床,专业技术人员51人。
新农建设
郑集镇集镇建设在镇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集镇规模得到不断拓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个适合人民居住、生活、工作、文化休闲的新型集镇已初步形成。郑集镇高度重视集镇创建工作的开展,针对街区部分路段由于长年失修、坑洼不平、路况较差的实际,给广大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郑集镇的整体对外招商引资形象。2008年郑集镇把街道向阳路、真武北路建设高标准水泥路拓宽改造工程作为今年为民办实事来抓。对于该项工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规划和精心预算,计划建设道路总长度一千一百多米,按7米宽20公分厚度的标准进行施工,预计工程所需投入资金约100万元左右。郑集镇对工程建设所需资金采取“四个一点”即:集镇居民筹一点;财政供给人员捐一点;企业单位赞助一点;政府财政补贴一点的方式进行筹集。该项工程建设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到位,工程采取招投标方式选取有资值的企业已与日前正式开工建设,全部工程预计年底前完工,届时集镇将全面实现水泥道路全覆盖。为确保2008年秋季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协调落实秋季油菜、小麦良种的补贴供应工作,郑集镇农技部门及早行动,采取积极措施,保质保量实施好小麦良种补贴工作,同时也有力地推动郑集镇小麦和油菜种植同步恢复增长态势。秋种在即,受2008年午季成熟期推迟和收获期连续阴雨的影响及安徽省小麦部分种子田种子发芽率下降、备种数量减少、种源紧张、种价偏高等因素的制约,郑集镇供种计划按计税面积的八成进行供应。针对农户需求压力的加大和订购资金收缴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当地政府通过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逐村安排,力求保质保量保时完成该项工作,镇农技人员放弃节假日,坚守工作岗位,从快从好地做好订购资金的收缴和订购名单的登记管理工作。郑集镇已收缴订购资金30.4万元,计划种植小麦1.9万亩,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下步将实现向订购农户进行具体供种阶段。
乡镇概况
郑集镇辖区面积64.8平方公里,24000人口,14个行政村,耕地55706.7亩,其中工业存量用地500亩,大中小型水库7座,蓄水能力达2500万方,塘坝641亩,水面20184.6亩,属江淮分水岭,主产水稻、小麦、油料;境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铁矿石、玄武石、石灰石、膨润土、白粘土、黄砂等矿藏且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较同类地区比较廉价,以至于初步形成“矿石开采”、“玩具制造”两大支柱经济。社会稳定,民风纯朴,社会治安较好。
文化建设
郑集镇文体中心是中国农村文化中心的发源地,始建于1979年,曾受到中央、省、市的多次表彰,是天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0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文化站”,1994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安徽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2002年被滁州市评为“文化百优”先进单位。郑集镇经济稳步发展,小集镇建设日新月异,群众文化事业出现了繁荣向上的态势,在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发挥中心的阵地作用,坚持不懈地抓好文体中心的建设,以此推动郑集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郑集镇宣传文体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人,占地12000平方米,文化综合楼一幢,设有影剧院、图书阅览室(藏书1.5万册)、游戏机室、乒乓球室、书画室、棋室、舞厅、科技培训(电教)室、老年娱乐室、少儿书画培训室、篮球场、电脑制作室、宣传栏等活动场所和宣传阵地,常年可开展二十多项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