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济南市地图 > 商河县地图 >
郑路镇地图
郑路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发展

郑路镇林业生产发展迅速,2008年完成植树造林6000亩,全镇现拥有经济林53000余亩,树木46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28%,形成天然“氧吧”。林业生产的兴起,带动木材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全镇现从事木片加工、板材加工和木材运销业户达50余家,其中利民木业公司生产的刨花板、中纤板、胶合板和细木工板远销淄博、滨州、临沂、济南等大中城市。畜牧生产全镇已建设养殖小区70多个,养殖大户1290多户,养殖专业村50多个,养殖专业村规模饲养量已占全镇饲养总量的60%以上。主要品种有奶牛、黄牛、猪、羊、鸡、鸭、鱼等,全镇大牲畜存栏4万头,猪羊存栏13万头,禽类46万只,肉年产15600吨,禽蛋年产7000吨,鲜奶年产4800吨,年产值7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产品运销国内外。蔬菜是郑路的主导产业,蔬菜基地现建有高标准蔬菜大棚7000多个,露天菜8000亩,年产蔬菜50万吨;大蒜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收购加工蒜片15万吨。展旺蔬菜服务中心建于2003年,位于郑路镇展家村,商展路东端北侧,东接省道316线,占地10000平方米,是集蔬菜种植与销售、种植技术咨询服务和农资销售的综合服务中心,是全县最大的蔬菜交易批发市场。该中心主导产品以黄瓜、西芹、辣椒为主,搭配大蒜、西葫、豆角、芸豆等品种,年交易量达30000万吨,产品远销北京、河北、太原、哈尔滨、济南、淄博等20多个大中城市。今年以来,展旺蔬菜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新硬化场地,改建交易大棚,完善办公设施,正以崭新的姿态喜迎八方客商的到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业产业化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按照“重点突破,全面开花”的思路,发展大蒜生产,建立了以扒牯李为中心,辐射周围20多个村的大蒜生产基地。引进优良蒜种,推广大蒜脱毒技术,依靠科技提高大蒜品质,我镇的大蒜生产以优良的品质、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受到了客户的好评。06年全镇种植大蒜21560亩,其中优质白皮大蒜12400亩,优质红皮大蒜9160亩。目前,全镇种植的大蒜长势喜人,预计可产蒜薹13880吨,蒜头58480吨,其中白皮大蒜可产蒜薹9300吨,蒜头31000吨;红皮大蒜可产蒜薹4580吨,蒜头27480吨。

新农村建设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实施“三清三改”和“五化”工程,努力打造环境优美、自然和谐、全县一流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加快商业街建设,繁荣贸易,发展经济。充分利用靠近镇驻地区位优势,搞好商业沿街楼开发建设,已建成沿街商住楼120多间,进驻各业商户70多家,有利地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是“五化”工程基本完成。投资70万元建设完成了村内两纵三横的柏油公路,全面完成了路面硬化;大街两侧全部安装了路灯,实现了亮化;路旁杂草柴堆全部清除,实现了净化;已在部分路段种植了花草树木,基本实现了绿化。
三是“三清三改”和沼气池工程基本完成。村内垃圾堆、柴草堆、粪堆已全部进行清理。户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有50%以上的户安上了太阳能,100%的户实现了淋浴;70%以上的户完成了改厨改厕;全村已建成沼气池50多个,占全村总户数的70%。
四是“两委抓三会”创新发展载体。村粮食购销协会助推经济发展;村民道德评议会倡导形成文明新风;村务民主理事会促进管理民主进程。
五是土地调整已经完成。通过民主决策,科学调整,现在该村已调整成户均一块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下辖村庄

营子村郑家村路家村李家坊村季家村,前进西村前进东村西任村东任村,黄家岭村刘洪仓村前张村后张村,营子村李王家村河西陈村光明村,苑家村满家村河西刘村河南赵村,梁王家村小贾家村南解家村大杨家村,小吕家村大石家村小石家村文家村,河南窦村武家集村芦坊村西刘桥村,中刘桥村东刘桥村张家湾村张王庄村,苏家村南苏家村大袁家村张庙村,小郭家村贾桥张村陈侯村兴隆镇村,乔李石村高邱站村邹庞村李高曹村,扒牯李村党家村西庄科村东庄科村,张墨林村张天鹅村邴家桥村于家屯村

未来规划

该镇将围绕“全力打造区域强镇”这一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镇、开放强镇、环境兴镇”战略,大力推进“三地两园一带”建设,突出“丝网加工、蔬菜生产、畜牧养殖、城镇建设和劳务经济”五大亮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

工业发展

郑路镇素有“铁编故乡”之称。建国前全镇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就已扩散到北京、天津、沈阳等大中城市,有的远赴日本、朝鲜。建国后,60年代发展到20多个专业村,如解家、北苏等。自改革开放以来,又迅速崛起如东山铁丝制品厂等一些骨干企业,从而走出了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并逐年壮大起来。东山铁丝制品厂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400万元,年创产值1800万元的龙头企业。在东山铁丝制品厂带动下,各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散的家庭作坊生产走向联合,逐步形成群体优势。同时,铁编业已由过去的刺绳、筛网等小打小闹发展成为基础建设提供配套产品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行业。如公路防护网,就是伴随90年代前期,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而兴起的,并逐渐成为行业主导产品。近年来,以密目网和安全网为代表的丝网产业蓬勃发展,成为该镇独具特色的经济板块之一。已新建丝网工业园两处,并有8家企业入驻园区,全镇现拥有丝网生产企业19家,织网机120台,与生产配套的颗粒加工等企业达30家,形成以工业园区为龙头,以展家村、张王村为中心,带动武集、芦坊、文家等28个村从事该产业的密目网产业群。全镇丝网加工户1000余户,从事丝网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人员达4000余人,年产网片500万片,产值可达1.5亿元,产品远销四川、云南、湖南、北京等地。郑路镇通过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全镇速生林面积达到53000多亩,为了更好的解决速生丰产林的销售问题,郑路镇利民集团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建筑模板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刨花板、中纤板、胶合板和细木工板。产品全部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目前三条生产线、24台加工机已全部投入生产,可日加工木材60多方,年加工建筑装修底板150多万张,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500多万元。利民建筑模板项目的投产运营,为郑路镇的木材加工业起到了带头作用,为全镇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奠定了基础。目前我镇共有木片加工企业三家,木片加工机24台套,从业人员1000余人,可年加工木片300余万张,为木材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为全镇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奠定了基础。手工纯棉老粗布是一个拥有传统和先进设备相结合、具有纺织、漂染、缝纫等工艺的纺织行业。主要产品:纯棉条花布、印花布、四体铮花布等。设计新颖、做工精细、品种多样的纯棉制品,能适合多种用途。它运用我国古代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新技术相结合的制造方法。主要原料是100%纯棉线制成,不褪色、手感柔软、对皮肤无刺激性。还具有独特、古典纯朴的民间风格,花样繁多,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民间手工工艺制作的纯棉线老精布,经过几百年的源远流传,质朴、勤劳、智慧的张氏后传人,使这一瑰丽的民间工艺品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在鲁北地区被广泛誉为具有独特魅力的“张氏老粗布”,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友好往来馈赠亲朋好友蜚声中外的时尚佳品。郑路镇手织纯棉老粗布加工厂,散落在各村各户,共有织布机400台,纺织人员500人,年产13.5万尺。

特色产品

生猪,肉牛,肉鸡,奶牛,蛋鸡,禽蛋,棉花,春笋

主要产业

全镇已形成蔬菜生产、丝网加工、畜牧养殖三大产业基地。种植业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大蒜、牧草为主。万亩速生林、千亩陆玉大桃和万亩大蒜生产基地形成天然“氧吧”。建有高标准蔬菜大棚80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大蒜种植1.5万亩。生产的“展旺”牌无公害蔬菜销往济南、北京、沈阳、哈尔滨、太原等20多个大中城市。以密目网为主的铁编、地毯、老粗布、苇箔、笤帚苗加工等特色加工业撑起郑路经济的半壁江山。渔业、麦秸、木材、生石灰、废旧物资等运销有力助推镇经济发展。奶牛、黄牛、猪、羊、鸡、鱼的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已达到70多个,养猪大户1290多户,规模饲养量已占全镇饲养总量的40%以上。大牲畜存栏4万头,猪羊存栏7万头,禽类195万只,肉年产6000吨,禽蛋年产4000吨,鲜奶年产2500吨,产品运销国内外。2006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了山河五金、医药化工、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蒜片加工、棉花加工、水电暖安装、恒温库建设等12个项目,引进资金3亿元。镇办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建筑建材、路桥工程、铁编、五金、地毯等主导产业,部分产品销往韩国、欧美等地,建筑、路桥工程已打入济南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