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电子地图 > 延安市地图 >
志丹县地图
志丹县相关地区地图:

消费水平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大局上,以进一步搞活商贸流通,扩大消费需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重点,健全机制,调整思路,凝聚合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我县商贸事业实现了新发展。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县累计完成外贸出口19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29.3%,较上年增加102万美元,增长110.8%。消费市场势头良好,1至10月份,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8亿元,预计年底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过去,老百姓一身单衣穿春秋,一个背心一件裤衩穿一夏,一身棉衣穿一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如今,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挑着样买,人人打扮得年轻、漂亮、潇洒。
昔日消费情况:30年前,在农村烧火做饭,柴禾成了大问题,夏天烧麦根子,秋后烧谷茬儿、高粱茬儿,春冬两季拾柴禾。现如今,各种茬子都不用了,柴禾也不用拾了,都秸秆还田了,现在烧的是蜂窝煤,用的是煤气、电器,地里剩下的棉花柴拉回家后仅用作冬天取暖烧炕。人们把节省的时间用在做买卖上,富裕了生活,温暖了房舍。上世纪七十年代,全村只有一部电话,一般是县、乡领导给村干部下通知或村干部往上请示用的,村民根本用不上,通信联系主要就是靠写信,邮寄时,快了三、五天,慢了十天半月。现如今,家家户户有了固定电话,手机几乎人手一部,有事儿几分钟就能说清楚,沟通方便,快捷及时。现如今,柏油路一直通到家门口,想怎样走就怎样走,村民无论刮风下雨,想上哪儿就上哪儿。交通便利,缩小了城乡差别,增强了家乡与外界的联系,农村产品运出及时,人们赶集方便,货物交流通畅。衣食住行的变化,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城镇是各类农产品和物资进行流通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镇是龙头。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是我县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
目前消费状况:随着我县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对服装的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一季多衣”取代了“一衣多季”,服装业也成了如今最为多姿多彩的产业。现在,人们在选择服装时,更加强调“绿色环保”和“保健功能”,近九成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小城镇是各类农产品和物资进行流通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镇是龙头。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是我县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随着我县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对服装的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一季多衣”取代了“一衣多季”,服装业也成了如今最为多姿多彩的产业。现在,人们在选择服装时,更加强调“绿色环保”和“保健功能”,近九成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2]

社会事业

教育工作: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中心小学16所、完全小学7所、教学点65所、幼儿园15所(公办2所);在册教职工2029人,专任教师1376人;在校学生25845人,其中,高中3359名、职中204名、初中5525名、小学12414名、学前幼儿4343名。志丹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教育工作全局,紧扣“三年上台阶、五年跨入全市教育先进行列”的教育总体目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被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2007年被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县”,被省政府办公厅授予“陕西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区”,2008年被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先进县”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志丹高级中学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标准化高中”,县第二幼儿园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示范幼儿园”,志丹中学、旦八中心小学等18所学校相继被授予省、市、县“文明校园”称号。办学条件根本改善。2005年以来,共迁址新建学校10所,扩建学校10所,增设城区学校布点4所,新增教学、实验、公寓楼39幢,建筑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布局调整率先完成。2003年以来,新增学校14所,调整布局不合理的完全小学39所,压缩、撤并教学点110所,使我县中小学校数从2003年的292所锐减到现在的111所。教育管理日趋精细。今来,先后修订完善了30多个适应改革与发展的制度。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一是建立了地方文化、黄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长效机制。二是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三是成功举办志丹县首届中小学艺术节和科技节。
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08年高考二本以上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三本以上突破500人大关。2009年高考,志丹县二本上线人数136人,高职以上上线人数904人,总上线率达69%。2009年中考,志丹考生以优异的成绩被市直高中录取了579人,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后勤管理全面强化。投资231.98万元,高标准配置了寄宿制学校食宿生活设施,实现了后勤设备现代化,后勤服务人文化。免费教育全国领先。为了让全县人民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志丹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高中阶段“三免一奖”,政策。县财政累计投资1090万元;认真做好生源地贷款的救助服务工作,09年,发放贷款750万元;建立起了完善的贫困生救助机制,09年奖励三本以上368人,奖励金额103.4万元。同时,县政协筹措资助金额12万元,对6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2009年教育、民政、财政共支助贫困学生323人,发放资助金237.5万元;规范实施“蛋奶工程”,2009年秋季县财政承担配套资金281.55万元,让全县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志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今天的志丹教育人站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推动全县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加快推动全县教育综合改革步伐,为志丹教育快速走向科学发展的新里程做出不懈的努力!

自然地理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理位置介于东径108°11′56″~109°3′48″,北纬36°21′23″~37°11′47″之间。东部和安塞县相接,西北部与吴起、靖边县相连,东南部和甘泉、富县毗邻,西南部与甘肃省合水县、华池县交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093-1741米,相对高差648米。以洛河、周河、杏子河三大水系网形成三个自然区域,称西川、中川、东川。境内沟壑纵横,梁峁密布,山高坡陡,沟谷深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但分配不均,冬季长达189天,夏季只有9天。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332小时,年平均气温7.8℃,年均降水量520毫米,平均无霜期142天。

县域

志丹县地处陕西省延安地区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08°11′56″~109°3′48″,北纬36°21′33″~37°11′49″之间。东部和安塞县交界,西北部与吴旗、靖边县接壤,东南部和甘泉、富县毗邻,西南部和甘肃省合水、华池县相连。总面积3781平方公里(1971年省政府公布数字)。县城距行署延安96公里,距省府西安500公里。志丹行政区域的形成,从北宋起已有千余年历史,其境界随着历史变化多次伸缩。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置保安军,为下州规格的地方行政建置。其境域大于现在的县域。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及有关资料记载:保安军境西北至白于山,东南至甘肃省合水县太白镇,西界于白豹与大顺城之间(即现在的吴旗县白豹乡与华池县南梁乡之间),东到园林堡(即现在的杏河镇侯市村民委员会),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80多公里。包括现在的志丹全部、吴旗大部和靖边、甘泉、富县、甘肃省华池、合水县的部分地方。南宋时,保安地归于金、夏。金在保安设州。吴旗镇、顺宁寨、平戎寨(今张渠)以北纳入西夏版图。东北部由顺宁寨延伸至杏子堡北,西南部仍旧,境域缩小。元降保安州为县,西部地区(现吴旗县东南部)划入庆阳府管,境域又缩。明县境向西延伸,北部划归榆林卫,南端划入庆阳府合水县。县域略缩。清县境北至城北30里处。县域比明时更小。据清《保安县志略》记载:保安县境计方500余里(意为周长500余华里)。东界安塞,由县城山行过孙家岔,越闯城山,渡杏子河,川行过侯家河湾、园林驿、吕家川与安塞属之白家坬子交界90里。南仍界安塞。由县城川行至康家沟过新家崾崄,走南北圣人道(即秦直道)至安家条,与安塞属之任家窑子交界80里。东北界靖边,由杏子河过新集驿,杏子城与牛头坡,与靖边属之柴家梁子交界100里。西界甘肃安化县,由县城行经九吾山,由旦八里渡洛,沿曹家河至安化属之石佛寺交界120里。南界甘肃合水县,由县城川行过鹞子川、白沙川至杠树台,与合水属之上平镇交界150里。西北界安化,由县城川北行,入柳榆沟至老君庙河山西行越十八峁梁、出小蒜川,过金鼎山、金汤镇渡洛西至九嘴坡,与安化属之杨家渠交界150里。由金汤北行为靖边县地,中有袁家石坬、新庄科、景家坪、刘家沟门、土河沿为保安地。正南界鄜州及甘肃合水,由县城南行过三台山、羊角城至石楼台山抵青杨树坪,与鄜州属之独嘴沟,合水属之拓石川交界140里。正北界靖边,由县城川行过保娃沟门至徐家台子与靖边属之金家崖根交界30里。今志丹县域与清保安县地域基本相同,东北部外延,西北部因置吴旗县而内缩。县境西起吴堡乡李渠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与甘肃省华池县紫坊畔乡交界;西北至金鼎乡芦子沟与吴旗县洛源乡刘砭村委会交界;北至顺宁乡桃沟村委会与靖边县红柳沟乡刺塌村交界。东起张渠乡白石峁村折向西北至寺塌湾村与靖边县红柳沟乡阎家庙村交界;东北至张渠姚沟村委会朱嘴子村与安塞县刘家河村交界;东至杏河镇侯市村委会吕川村与安塞县白家坬子村交界;东南至永宁乡任窑子村委会同柏树村与甘泉县柴关山村交界;南至永宁乡拓石川林场辖区的姜家沟、石井子沟至大刘家田碑与甘肃交界;西南至义正乡稠树梁村委会庙岔村、杜家畔村、南梁堡与甘肃华池县交界,东南沿豹子川至双塔寺入甘肃合水县境。

农村经济

志丹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份,历届县委、县政府向来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连续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基本方针,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村各项事业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受益最多的崭新时期。2008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47元。
农村建设: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启动以来,我县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和“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基础奠基、示范带动、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县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落实、部门分工负责、乡村组织实施、群众全程参与”的运行机制,以民宅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旧村改造为主、新建和移民搬迁为辅,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村庄建设、基础配套、生态家园、素质提升、和谐村镇“六大工程”,立足县情实际,制定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总体规划》,编制了全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12个乡镇的《村庄总体规划》,完成了80个村310个自然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累计改建、新建、迁建自然村378个,涉及9113户39813人,已参与建设的自然村、涉及农户和受惠人口均超过全县总任务量的三分之一,分别达到34.1%、36.45%和35.4%。新农村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8亿元,农民自筹3.2亿元,共建成示范村57个(已通过市级考核验收9个),涉及184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民5969户24487人。
农业产业: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组成后,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充分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立了“主攻草畜业、突显棚栽业、培育林果业、做精小杂粮、拓展劳务业”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并针对每一项产业,分别提出并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扶持办法。几年来,在全县上下按照“项目化”工作理念,扎实推进产业建设“22211”工程(即:到2020年,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20万亩,羊子存栏20万只,生猪存栏20万头,大棚、弓棚总量达到1万座,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以山地苹果、大棚蔬菜、白绒山羊、精品杂粮为重点的各项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成效喜人。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畜牧业“一村一品”养殖专业村142个、专业户1430个,草畜业发展的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坚持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并重,因地制宜发展棚栽业,三年新建大棚830座、弓棚3019座,总量分别达到2830座和3737座,整体效益良好。按照“山地建园、相对集中、高点起步、打造品牌”的思路,一手抓新园建设、一手抓老园管理,全面加快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各项关键生产技术,积极实施优果工程,苹果产业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三年新建果园7.83万亩,苹果总面积达到8.7万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切实发挥自然条件优势,以比较效益为导向,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进和推广小杂粮新品种,不断改进旱作农业生产技术,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努力延伸小杂粮产业链条,志丹小杂粮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部分产品享誉省内外。瞄准发展主导产业和提高务工技能两个方向,按照“农民自愿、订单培训、政府补贴、一专多能”的办法,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民教育与劳动力转移,年平均有组织的输出劳务1.5万人(次)以上,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2008年达到22%。
基础设施: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投入“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年加大惠农强农投入。同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项目捆绑、资金整合、优势互补、各计其办”的原则,将投入农村的各项建设资金集中整合使用,使水、田、电、路、讯、沼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2006年以来,全县新修砂石路320公里,砂石路通村率达到100%;新铺乡村油路663公里,油路通村率达到84.4%;实施新农村“三化一片林”2645亩,村庄绿化率达60%;新建各类饮水工程307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面达到96%;基本农田面积达到36.2万亩,农民人均3.2亩,“全国梯田建设示范县”通过国家验收;建成沼气池10976口,农户普及率达到52%;农电通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9%;通信覆盖率达到99%,电视覆盖率达到97%,信息入村率达到57%。
生态环境:紧盯打造生态大县、创建全县绿化模范县的目标,大力推进以林业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高效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德援造林等林业重点项目,积极实施油区井场道路、乡村公路、城乡驻地、河流两岸和农村周围“五大重点区域”自主绿化工程,全县林草植被持续恢复,志丹大地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2007年,被省绿化委授予“全省绿化模范县”称号。截至2008年,全县各类林地达到434.9万亩,森林覆盖率32%,林木绿化率39.7%,宜林荒山荒坡绿化率88.8%,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50万立方米。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持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效落实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各项措施,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得到积极转变。以改善人居和投资环境为出发点,高标准推进“双创”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顺利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目标,荣获了“全国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
扶贫开发: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解决和巩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基础配套、一步到位”的思路,遵循“政府引导、农户自愿、项目整合、资金捆绑、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原则,严把“六道关口”(即对象确定关、新村选址关、勘察设计关、项目建设关、考核验收关、资金管理关),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工作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持贫、由单纯的资金投入到资金、技术、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综合性投入的“两个转变”。2006年以来,全县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达1.24万元,先后启动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18个,实施移民搬迁1107户5275人(其中白于山区750户3760人),新修、改造村级道路168.2公里,打机井19眼,建水窖483个,架设农电线路64.7公里,扶持贫困户发展大棚菜980棚,养牛160头,养猪2800头,养羊2700只,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条件得到空前发展。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扶贫开发成就显著县”。截至目前,全县剩余贫困人口2026户9318人,比2000年的8500户42100人分别减少了6474户32782人。
和谐建设: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解放农村生产力为目标,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按照“抓技能培训、搭劳务平台”的思路,有效开展农民教育,农民素质不断提升。持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有序,村务公开全面推行。农村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推行,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村精神文明进一步加强,农村领域安全生产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得到充分重视,农村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人文环境

自然特产:志丹县土地广袤、五谷适生、矿藏丰富,素有“山保安、米粮川、牛羊满山”之称,适宜于发展林牧业、新型农业和石油工业。全县现有耕地74.7万亩,人均5.6亩;有林地161.8万亩,其中天然林111.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3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4%,林草覆盖率68.8%;农产品主要有羊子、杏子、豆类、荞麦、小米等,其中以谷、豆、薯为主的小杂粮产业已成为支撑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矿泉水和白土,其中石油为大宗,可供开发面积2916平方公里,探明储量约1亿吨。境内黄土风情浓厚,有“洛上奇峰”永宁山和三台山、金鼎山等各种山寨古遗址,县城西北外围保留有古城墙,县城山脚坐落着刘志丹陵园、毛主席旧居和红军大学旧址,永宁马头山完好保留着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尊道教真人座化佛像,境内洛河蜿蜒曲折,奇峰叠出,自然风光独特,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主义教育和旅行观光的理想去处。
人力资源:志丹县辖6镇5乡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事处,200个村委会,3个社区,1114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划代码为610625,电话区号0911。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145369人(其中农业人口112224人),比上年增加5972人。出生率11.05‰,死亡率6.09‰,人口自然增长率4.96‰。全县共有行政机构48个、事业单位252个,工作人员7292名,其中有高级农艺师3名、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兽医师1名、主任医士2名、副主任医士23名、中学高级教师9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