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地图
延安市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景点
黄帝陵: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谢子长陵园:谢子长陵园坐落在延安市下辖的子长县瓦窑堡东北部的走马梁山脚下。陵园四周环绕着白色的砖砌围墙,占地10O0多平方米。20多米宽的铁栅栏大门上,镶着象征革命的红五星和镰刀斧头。门顶横立着“谢子长烈士纪念馆”8个鲜亮的大字。大门两侧,有砖雕蓝底黄字对联:全心全意树立革命旗帜,大忠大勇堪称人民英雄。
友好城市
中方城市外方城市国别结好时间延安市埃尔福特市德国2000-10-02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延安市辖1个市辖区、12个县。延安市面积36712平方千米,人口227万人(2010年)。宝塔区面积3556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716000。区人民政府驻宝塔山街道。延长县面积2295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717100。县人民政府驻七里村镇。延川县面积1941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717200。县人民政府驻延川镇。子长县面积240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717300。县人民政府驻瓦窑堡镇。安塞县面积2984平方千米,人口18万。邮政编码717400。县人民政府驻真武洞镇。志丹县面积3781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717500。县人民政府驻保安镇。吴起县面积3776平方千米,人口13万。邮政编码717600。县人民政府驻吴旗镇。甘泉县面积2287平方千米,人口8万。邮政编码716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富县面积4185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727500。县人民政府驻富城镇。洛川县面积188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727400。县人民政府驻凤栖镇。宜川县面积2945平方千米,人口12万。邮政编码716200。县人民政府驻丹州镇。黄龙县面积2383平方千米,人口5万。邮政编码715700。县人民政府驻石堡镇。黄陵县面积228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邮政编码727300。县人民政府驻桥山镇。*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10年12月31日;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1)》,人口截至2010年底。*地理状况
延安市位于陕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全市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共辖1区12县,市府驻宝塔区,196个乡镇,3426个行政村,总人口193.88万,其中农业人口154.1万,人口密度52/平方公里。延安,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革命旧址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战争与战略问题》等著作。中共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中共中央正确把握历史机遇,审时度势,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迎接中国革命新的历史时期,从政治上、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顺利实现战略转变。1938年11月20日,日本侵略军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延安旧城受到严重毁坏。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领导同志随即迁往延安城西北杨家岭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此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大学附近,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主要建筑有“七大”会址,毛泽东故居,周恩来故居等。
枣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王家坪革命旧址: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南泥湾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当时延安惟一的地道的西式建筑。“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1940年,毛泽东题写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吴起镇革命旧址: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旗(当时称吴起)镇,进入西北苏区,从而胜利地结束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1935年11月7日~1936年6月21日为中共中央驻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和策略,史称“瓦窑堡会议”。
保安革命旧址:保安革命旧址,位于志丹县城北炮楼山麓,1936年7月3日至1937年1月13日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936年4月民族英雄刘志丹东征牺牲后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
洛川会议旧址:日军进攻上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洛川会议后,红军执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边界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志丹县毛主席旧居:位于延安市志丹县,是当时毛泽东在保安(现志丹县)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王家湾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安塞县王家湾乡王家湾村。毛泽东在撰写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和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等文章。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位于延安市城内南关街。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提出的“五一施政纲领”。
延安革命纪念馆: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近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片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坐落于延安城东海拔1050米的清凉山上,隔延河与嘉岭山、凤凰山相望,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出版专业纪念馆,1986年10月建成开馆。
延安南区合作社纪念馆:南区合作社在为发展边区经济、解决延安人民生活供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柳林村仍保留南区合作社16孔石窑洞和1座砖木结构的5开间两层小楼。石窑是办公用房,小楼为营业楼。
“四、八”烈士陵园:1946年4月8日,参加重庆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等乘坐美式运输机由重庆飞返延安。因云雾蔽日,飞机迷失方向,误撞山西兴县黑茶山,包括4名美军机组人员在内的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民族英雄刘志丹烈士陵园:刘志丹,名景桂,字子丹(后改为志丹),志丹县(旧称保安县)金鼎镇芦子沟村人。1903年10月4日出生,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民族英雄谢子长烈士陵园:谢子长,名德元,字子长,子长县(旧称安定县)李家岔镇枣树坪人,生于1897年1月。为陕甘、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创始人之一。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瓦子街乡政府所在地,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著名的瓦子街战役中我军阵亡的革命英烈而修建的。
湫燕山周恩来遇险地:周恩来乘车从延安出发,前往西安准备同蒋介石会晤,并继续同国民党谈判,在途经湫燕山时,遭到土匪李清伍等一百多人的袭击。战斗中,陈友才、陈国桥等十余人壮烈牺牲,周恩来、张云逸、孔石泉等脱险返回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