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坊乡地图
纸坊乡相关地区地图:
种植结构
目前,全乡现有自流灌渠8条,机电井总量达1130眼,其中配套机井80眼,农机总动力达到6.5万千瓦,全乡63603亩耕地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自1984年开始,全乡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推广集约化经营。尤其是1998年以后,随着全国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纸坊乡的传统种植格局被打破,对种植业、畜牧业等作出了过渡性调整,立足本乡实际,提出了“瓜菜富民、科技强乡、瞄准市场、调整结构、强力发展高效农业”的经济发展新思路,以调优种植业结构为富民突破口,把瓜菜当作主导产品常年种植,兼作花生、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形成粮经兼作的新型种植模式,土地产出比明显提高。
经济发展
纸坊乡农业基础扎实,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汝州市十大洼,纸坊就有石桥、牛王二洼,俗称西大洼、东大洼,占全乡面积的四分之三。改革开放以来,乡党委、政府立足纸坊实际,合理整合农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水、田、路、林、村综合治理,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业高效示范区。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严格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择优选项、突出重点”的要求,对水利设施差、粮食产量低、农业生产相对滞后的丁村、陶村、武巡、牛王四个行政村实施水、田、路、林、村综合治理,团结带领机关干部和项目区群众苦干7个多月,完成了总面积5000亩的纸坊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各项工程,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业高效示范区,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纸坊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文化
全乡有小学12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10所),在职教师106名,其中代理教师32人。有党支部16个(其中农村支部14个,党政和财贸支部各1个),党员333名(其中女党员45名)。政府现有干部职工67名。
土地面积
全乡现有耕地7.4万亩,人均10.8亩;其中“三田”面积1.5万亩,人均2.2亩;坡耕地5.9万亩;有林地1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3.2万亩,荒山造林6.8万亩,外援项目荒山造林3.1万亩,天然林3.2万亩);草地3.3万亩;宜林未作业荒地1.6万亩;不可作业面积9.2万亩。
主要农产品
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蔬菜、瓜果,是汝州市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汝州粮仓”、“瓜菜之乡”的美誉,
主导产业
2000年以来,立足本乡资源优势,确立了“一优双高农业”、“畜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食用菌开发、产品营销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实行集约经营,相继建成了五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即长埠2500亩辣椒生产基地;石庄周边万亩瓜菜生产基地;康街千亩小麦、玉米优良品种繁育基地;丁村、陶村、武巡、中王1500亩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李家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经过近年来的运作,赵落、长埠的面粉加工,姚楼、龙泉的竹木制作,泉李、赵庄的温棚蔬菜,石庄、张庄的瓜菜市场,长埠的辣椒生产基地发展迅速,较好地推进了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五大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为全乡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002年以来,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农业高新农用技术和高产、优质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力度,先后引进了节水莲藕、中棉标杂A1、山东亚美系列花生、湘研10号辣椒,津南1号翠菜,黑密二号无籽西瓜,山东四号大露白菜等20多个优质品种和莲藕栽培,温室大棚栽培,地膜覆盖,立体种植、一年多熟、土壤检测、药物防治、麦棉套作等十几种新技术,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新发展温室大棚350座,高效农田达到5000亩以上,止2005年底,全乡温室大棚达到500多个,主要分布在泉李、石桥、中山、李家村、赵庄等村,粮经套作面积不断扩大,全乡小麦播种面积5.6万亩,玉米4.6万亩,棉花6400亩,大豆2200亩,花生2500亩,烟叶1500亩,创税收入突破55.5万元,瓜菜面积达3.5万亩,其中蔬菜2.7万亩,瓜0.8万亩,瓜菜年产值达6012万元。近年来,纸坊乡的第一、二、三产业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驱动下得到了长足发展。止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997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397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063万元。丰富的农产品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2005年9月,由河南省佳田集团奶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汝州市思源万头奶牛场落户纸坊,更使纸坊的畜牧养殖如虎添翼。目前,全乡牛存栏9800头;生猪存栏72000头;羊存栏10600只;鸡存栏88万只。现有万只以上大型养鸡场5个,5000只以上中型养鸡场45个,500只以上小型养鸡场25个,600头以上养猪场2个,100头以上养猪场22个,20头以上养猪专业户65个。新发展养殖专业户63家,使规模养殖户增至300余个,畜牧养殖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完成34050万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完成1829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改革开放以来,纸坊乡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全乡拥有个体民营企业1156家,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年营业收入达41535万元,年创利税220万元,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13990万元,工业产值完成21260万元,企业产值完成461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00万元。形成了建材、医药、机械制作、家电维修、饮食服务、家具制作、面粉加工、粉皮加工、油料加工、煤球加工、竹木加工、市场营销、运输等十多个支柱产业,主要产品有面粉、挂面、粉皮、机砖、扫帚、家具等,畅销洛阳、三门峡、汝阳、郏县、禹州等周边县市。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9个,为全乡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纸坊乡是州东、郏西结合部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全乡有纸坊街、留王店、武巡店、东赵落、长埠街、纸南商业街等6个集市,石庄、张庄两个瓜菜市场,纸坊街东街、南街两个农贸市场分单双集。尤其是东街,是纸坊乡唯一的一个物资交流会,会日是每月的1、7、11、17、21、27日,设固定摊位1200余个。每逢会日,汝州、郏县、宝丰等周边县市,商贾云集于此,最高上市2—3万人,日成交额高达50余万元。1985年规划建设的纸南商业街,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有700家各地客商在此经营。2005年,乡政府投资15万元,对纸南商业街进行了扩建改造,加宽了路面,铺砌了下水管,两侧铺上了彩砖,栽上了风景树,安放了垃圾箱,安装了路灯。如今的纸南商业街已是鳞次栉比,五金交电、医药、服装、化肥、修理、家具、移动电信、农机、百货批发、饮食服务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犹如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展现在人们面前。纸坊是东南各省(市)通往西北的交通咽喉,洛界公路穿境而过,县乡公路纵横交错,路网完善,交通便利。近年来,全乡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改造了乡村公路和村镇街道,完成了三纵九横的道路建设,全乡3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交通条件在汝州市首屈一指。近年来,纸坊的科技、文教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全乡目前拥有中小学34所,教职员工611人,在校学生11994人。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的加大,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各中小学都盖起了教学楼。汝州市五高坐落在乡政府驻地,近年来升学率逐年攀高,2005年高考成绩位居全市普通高中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