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六盘水市地图 >
钟山区地图
钟山区相关地区地图:

工业

钟山区工业基础雄厚,传统的煤炭产业、原材料、建材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水平,电子、医药、机械装备制造业等新兴工业也在逐步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钟山区矿产资源丰富,煤、铅、锌、石灰岩、铁、硅石、锰、石英等矿产资源蕴藏含量大,开采加工条件好,加上原有的工业基础,适宜按照“产业链接续延伸”和“产业板块拓展”的工业发展方向巩固和升级传统资源开发型工业,大力发展和引进矿产品的接续性加工及副产品回收加工利用类资源型精深加工工业。
煤炭产业:“江南煤都”六盘水的煤炭资源丰富,钟山区辖区内的煤炭资源适用发展煤炭的深加工、煤层气、瓦斯等副产品及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按照产业链的发展途径,可发展煤-电-高能载体产业、煤-焦(气)-化产业、煤-油-电产业、煤焦油精细化工等产业。
机械制造及材料工业:随着六盘水大型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城市开发建设加快,对机械、机电设备、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工程材料、五金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中小型机电设备制造、建筑装饰及建工材料生产、五金制造等相关行业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轻工业:可依托境内的人力资源、气候资源、电力资源等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如制衣、制药、药材种植加工、食品的生产加工等行业。

经济

钟山区作为贵州省的经济强区,六盘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中心,经济实力在贵州名列前茅(位居第4位),2010年钟山区的GDP总量突破180亿元大关。钟山区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类型,即现代工业和落后农业结合组成的城市。过去,钟山区农业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肉猪、家禽养殖规模小、数量少。随着城市中心区的拓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增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要使15万农民富裕起来,钟山区政府坚持把农业放在突出位置来考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围绕城市餐桌,大力发展城效型农业,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兴建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和新特蔬菜高效栽培基地,如引进以色列品种无限生长极西红柿,亩产近万斤,努力推动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扩大经果林种值规模,以品种改良为重点,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已建成南江黄羊、爬山鸡、折耳根、金秋梨等20余个种养基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种植粮食的局面。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累计投资1373万元,建成人畜饮水工程65处,安装输水管道717公里,解决94296人、60945头牲畜饮水困难,建成沼气池4500口,完成坡改梯工程21455亩。三是重点扶持凉都乳业公司、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场等龙头企业,加快基础项目的实施,加大石河景区、白鹤景区的开发建设。实施退耕还林35000亩,完成天然林工程公益林建设24万余亩。同时,帮助退耕还林退草的农户寻找增收途径。四是投入1200万元扶贫资金,共脱贫13855人,全区整体实现脱贫。促进1.3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46元,年均增长5.45%。钟山区工业以煤炭为主。为整合资源,调整优化结构,使资源增值,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增长,钟山区一直围绕巩固煤炭,改造铅锌的战略,推进全区工业结构调整。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取缔土法炼锌、土法炼焦,加大铅锌冶炼的改造力度,强化骨干矿井的建设;五年来,共取缔2700个土法炼锌炉,关闭不具备安全开采条件的小煤窑500处,同时对于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符合环保要求的铅锌冶炼厂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14对煤炭骨干矿井改造,推广机械采运、壁式采煤法,所有的矿井安装井下瓦斯监测系统,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理顺了煤炭产、供及税费征管关系,依法保护生产者、经营者、运输户的合法权益,标准化验票站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电子计量标准管理。除了煤炭、铅锌外,钟山区政府还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招商引资。凤凰新区的开发、野马寨电厂的建设、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场的建成、大型铁路货场、老鹰山煤化工等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将成为钟山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钟山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极快,非公有制经济税收超过区财政总收入的60%。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钟山区明确提出了“放手发展、积极支持、合理引导、规范经营”的思想,实行市场准入平等、税费平等、融资平等,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条件的外部环境。六盘水南编组站的建成投入营运,凤凰新区的开发建设及小城镇建设,给各类商业、娱乐业、餐饮业、运输业、加工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旅游、货运仓储、金融保险、社区服务、房地产、社会中介、信息咨询等拉动性强的新兴行业也应运而生,一批境外非公有制企业相继来此落户。全区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城市贫困居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群众消费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私人购房购车持续升温,市民居住、交通、购物、休闲娱乐、医疗及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已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教育等事业正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建设日渐繁荣。全区社会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

地貌特征

1、地势:钟山区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黔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之梯级状大斜坡地带,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北低。海拔最高点是大湾镇境内的贵州第一高峰—韭菜坪,海拔高度为2900.3米;最低点在月照乡的独山村界河出境处,海拔高度1450米。
2、山脉:境内山脉延伸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大,为乌蒙山脉分支之3条山脉。一条自梅花山向东南延伸,经我区德坞、凤凰出境,此山脉为长江水系水城河(响水河)与珠江水系北盘江分水岭;一条自梅花山到水城县的双嘎乡向南边延伸,经德坞、黄土坡、荷城3个街道办事处到月照乡,成为水城河(响水河)与三岔河(大河段)的分水岭;另一条由韭菜坪延伸到水城盘雄乡分支,经汪家寨镇的纳福转向东边延伸到大河镇的以德进入水城县的连山,成为三岔河(大河段)与连山河的分水岭。
3、地貌特征:境内地貌由山地、丘陵、谷地、盆地、台地、山原6类构成,地貌与地层岩结构关联较高。在碳酸盐类分布区,岩溶盆地、丛峰槽谷、峰林洼地和孤峰、穿洞、溶洞、石笋、石芽、坡立谷、竖井、落水洞等个体形态,构成了北亚热带高原奇特的喀斯特岩溶景观。

传统文化

(一)文化活动:“十五”期间,随着国家对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加强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钟山区汪家寨镇、凤凰街道办、老鹰山镇、月照乡等相继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共4个),社区已建文化活动图书室14个,各行政村都在筹建和建成大小规模不一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同时,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已建社区文艺队伍10支,人员近300余人,农村自办文艺团体3个,人员40余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艺队伍的不断壮大,为改善边远地区农民文化生活的贫乏状况,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该区积极推动“2131”工程的实施,近五年来,累计到边远村寨放映78场次,观看人数18540余次。因陋就简地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累计送戏下乡43场次,观众2.5万余人。
(二)节日:除每年配合市政府举办“凉都消夏节”文化活动外,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创建双拥模范城区大型广场演出、钟山区创建精神文明城区万人签名活动、钟山区“迎国庆”系列活动及钟山区迎新春广场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历史沿革

清代雍正年间,境内改土归流大体结束,北为水城厅,东为郎岱厅,南为普安州。民国时期,置水城县、盘县、郎岱县。1967年,在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级矿区(后改特区)的基础上,组建六盘水市,后改为省直辖市。1970年,郎岱、盘县、水城三县于三个特区合并,仍称特区,隶属六盘水地区。1987年12月,根据国务院批复,水城特区撤销,分设水城县和钟山区,使得钟山区成为六盘水市下辖的4个县级行政区之一,钟山区的建制正式形成。

生态植物植被

1、生态植被:由于多种原因,境内原生植被尚存很少,现状植被均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乔木主要有松、杉、青冈、包石栎、猴樟等,灌木有石楠、冬青、乌饭、南烛、旱冬瓜(化槁)等。原生植被破坏后,次生植被演替为以火棘、悬钩子、毛叶蔷薇、马桑、野花椒等为主的藤刺灌木。灌木林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脊和孤峰上;由于气温低、风大、土层浅薄、水肥条件差等原因,即是乔木树种,也只能长成灌木。在规划开发的旅游区内,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植物生长茂密,并有规模不等的天然草坪。
2、野生常见植物:野生山菜植物:茨菰、花椒、蕨苔、竹笋、萱花(萱草)、藤藤菜、木姜子、野荞菜、香椿、刺老包、木耳、菌类、竹荪及其它野生菜等。
3、野生果品植物:短杨梅、五味子、八月瓜、藤瓜、毛叶蔷薇、刺梨、猕猴桃、山楂、草莓、野葡萄、茅草、榛子、枸杞、毛杨梅等;野生纤维植物:构树、荨麻、野桐(九层皮)等;
4、野生淀粉植物:蕨根、春冈子、火棘(救军粮)、广魔芋等;
5、野生硬木植物:野胡桃、高山栎、黄连木、清香木、刺叶冬青等;
6、野生园林花卉植物:木莲、重瓣棣棠花、细圆齿火棘、小果蔷薇、西南山茶、秀雅杜鹃、马樱杜鹃、皱皮杜鹃、岩生杜鹃、云南杜鹃、南天竹、山梅花、刺叶冬青、野扇花、女贞、野八角、爬山虎、金银花、华钩藤、棕桐、麦冬、兰花、龙胆草等;
7、野生药用植物:野生药用植物有300多种。但名贵药用植物只有:天麻、黄连、杜仲、石斛、菌灵芝等。
8、珍稀植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则有伞木、杜仲;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黄连、天麻、扇蕨、清香木。野生动物,常见的野生动物有蛙、蛇、鹰、野兔、鹞、燕、麻雀、乌鸦、喜鹊、画眉、杜鹃(布谷)、八哥、黄鹂、竹鸡、秧鸡、鹧鸪、雉鸡(野鸡)、白腹锦鸡、斑鸠、啄木鸟、小云雀、山雀等;尚有穿山甲、松鼠、野猪、黄鼬(黄鼠狼)、刺猪等种类。野生珍稀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水獭、灵猫、白腹锦鸡、小鲵(娃娃鱼)、角蛙等,矿产资源,钟山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属于素有“江南煤都”之称的六盘水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现矿种30余种,主要有煤、铅锌、石灰石等。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埋藏浅,易开采,现已探明储量20亿吨。

交通

铁路:钟山区境内铁路运输四通八达,贵昆线、株六铁路、六沾铁路横贯东西,内昆铁路很跨南北,二级三级编组站在区内建成,钟山区地处铁路运输的“大十字”交汇处,特别是内(江)昆(明)与南(宁)昆(明)铁路相接,构成了西北各省、区通达出海口之捷径。密集、便利的铁路大动脉为钟山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公路:水黄高速公路,瑞杭高速公路六盘水段(在建),水盘高速公路(在建),水(城)南(开)等公路由区内通往四面八方。区内乡以上营运公路228公里,其中省道95公里、县道39公里、乡道94公里。全区67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路率达100%。
机场:六盘水月照机场(在建)按照4C级机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