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甘南州地图 >
舟曲县地图
舟曲县相关地区地图:

气候资源

本县居温暖带气候区,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的差异性很大。常有“山下桃花盛开,山上白雪皑皑”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现出“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景”的气候特点。春季温暖回升快而稳,秋季温凉阴雨多。
光能资源:据县气象局资料记载,全县日照数为1842.4小时,日照率42%,年内8月份为日照最多月,年总辐射为105.8千卡/㎝2。
热量资源:全县的热量分布很不均匀,年平均气温12.7℃,最热月平均气温23.1℃,极端最高气温35.2℃,极端最低气温-10.2℃。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23天。
水份资源:本县属陇南山区,降水比较充足,一般随着海拨的升高而降水量逐渐增大。同时因植被的关系,在同一高度,拱坝河、博峪河流域降水量大于白龙江流域。拱坝河、博峪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可达900毫升以上,是县的降水最大值中心,白龙江流域的年降水量为500毫升以上。

舟曲美食

舟曲小吃:主食:蒸、烙、煮、炸、炒,蒸食类主要有蒸馍、馒头、花卷、包子、发糕等多种形式。过去在过年及婚丧、修造大事时制做。结婚、祭祀做供品,还要做大馍馍,一个用2—3斤面。烙(烤)类烙饼用白面、黑面、玉米面烙者较普遍。用发酵后的面烙制的称起面馍,花馍馍,似锅盔。将饼稍烙后在锅中不断折叠,形成皱纹称锅花馍。煎饼,多用荞粉制做,将荞粉搅成稀糊状,浇于锅边一圈,使之往下流,再用铲背抹平,烙一两分钟即熟。吃法有两种,一是和饼子一样切成4块,卷菜后食用;另一种是将炒好的细条肉、菜与切成条的煎饼混合,谓之炒煎饼。韭饼:在两张皮面中夹韭菜馅,周边压合后烙,涂上菜油,稍烙即熟,吃时,调进辣椒、醋、软香可口。烧馍馍。用烙、烤、烧三种方法,将饼稍烙变硬后在大火旁烤一车,然后埋入烫灰中烧熟,脆而可口。
疙瘩儿:用杂面擀的面条叫疙瘩儿,如荞面疙瘩儿、燕麦面疙瘩儿、麦豆面疙瘩儿面等。杂面面条,均添加炒过的酸菜,佐以腌韭咸菜或苦根咸菜食用。
水饺:(扁食)。有瘦猪肉馅、羊肉馅、牛肉馅等,馅内入调料、葱末。韭菜饺子较普遍,农历二、三月上市和九月将收市的韭菜做饺子,味美,俗云:“九月韭,香破口”。饺子形状有元宝式、半月式。有湿、有干两种吃法:加汤食用,作臊子,称水饺。现多将饺子盛盘中,用蘸池就酱、醋、油泼辣子和蒜末食用。
削筋:用荞面或玉米面和成较硬的面团,用刀削片入锅,叫荞面削筋。
麻食子:将和好的面揪成指头蛋大小面块,用拇指在案上或草帽上压搓成筒状,加酸菜或臊子食用。
鸡肠子:用荞面,青稞面做,揪小面块,用手在案上搓成圆条,细如鸡肠,捞出加蒜泥等调料食用。面片较普遍,有擀面片,扯面片。近来扯细面之法,也在家庭流行起来。
米饭:有三种做法:出米饭、蒸米饭,连锅米饭。连锅米饭也称塌锅米饭,将米倒在锅内炒好的菜上,加水煮沸,后抽火焖一阵,味较前两种更香。过去米饭多用糜子所碾黄米做。现在多以大米做。撒食类稠饭、搅团、拌汤等。玉米面稠饭最普遍,一般在饭水中先放入洋芋丁或粟米,煮软后撒面入锅,边撒边搅动,食时调炒好的酸菜及咸菜食用。撒面前将酸菜调入饭水中煮沸,撒成的叫菜菜饭。搅团,近似稠饭,不加米或洋芋,俗话说:“搅团要得好,三百六十搅”。用擀杖快搅,后用勺背用力往锅底研揉,使其柔韧。玉米面搅团既可盛入酸菜汤中,也可在稠饭上斟上有蒜泥、辣汁的醋蘸着吃。荞面搅团多蘸蒜吃。
面茶:即油茶,用大油或菜油将面粉炒熟,撒入冷水中撒匀、煮沸,多加葱末、鸡蛋,或加核桃仁、杏仁。一般还倒入清茶。炸食类多用菜油(菜籽油、胡麻油等)炸做。分甜、咸、素三种。面中揉进大油、鸡蛋,加椒水。做甜味在面中加蜜、糖;咸味分下茶、盘馓、麻花(馓子)、油饼等。下茶宽一寸、长四、五寸,中间分为3股,绞成辫状。盘馓,将面搓成如筷子粗细的环形条,盘曲弯成马蹄状。炒食类有炒米饭,炒馍馍,炒煎饼等。炒米饭用肉、鸡蛋或用油、葱。
副食:酸菜日常饮食大多用酸菜做酸菜主要供冬春食用,多在农历十月用洋根煮做,将洋根礤成细条再加入切碎的“洋”根叶,淘净略煮,捞入大缸中或木筲中,菜上苫一层桑叶,压石。一般农户视家中人数多寡,做一、二缸或二、三缸,供一冬食用,是农家重要的副食。春秋菜多用甘蓝叶、萝卜叶和苦麻等野菜煮做。咸菜有粗细之分,细咸菜纯用韭菜制做。苦根咸菜,用野菜苦根儿腌制,味道芳香脆嫩。粗咸菜,主要用包心菜、甘蓝根、萝卜、胡萝卜、青辣椒切丝混合腌制。另有用白菜心加蒜瓣腌的蒜白菜。泡菜。以甘蓝块、胡萝卜、包心菜、豆角、大蒜、蒜叶、黄瓜、莴笋等,用泡菜坛泡制。肉食以猪肉为主,还有牛、羊、鸡、鱼等肉类。城乡年猪屠宰后,大肉剔骨卸成“连儿”,排骨剁为大块,用盐、花椒面擦抹,盛筐篮中,待七、八天脱水后挂于屋内,两、三月后收于缸中,即成腊肉,可久存味色具佳。漤臊子漤臊子约用一头猪肉的四分之一左右。肥肉先切成大块约煮半小时,俗称“紧肉”再切成肉丁,瘦肉生切成丁,将肥、瘦肉丁混合在锅中炒炼,加盐、调料,直至肉中水分炼尽,盛坛冷却储存,随时食用。宴席舟曲常见的大肉菜肴多用鲜肉制做,主要有“扣肉”(红烧肉片)、“方疙瘩”(肘子)、花肉(内加鸡蛋、芡粉炸成的肉块)、清汤丸子、油炸丸子,象眼肉(肥肉片裹红枣、蜂蜜或白糖蒸熟)、排骨。用肉片或肉丝配以木耳、磨菇、竹笋、芹菜、青辣椒等烧的菜,名称各异。
传统饮料:烧酒(土酒)多用青稞、小麦、高梁等作原料,碾皮除壳煮软,加曲发酵后,搅拌凉冷后装入酒缸中封口,半年左右可蒸烧。黄酒类按制做和饮用方式分为黄酒和罐罐儿酒(“车头酒”)。从缸中用淋子虹吸管淋出的叫黄酒,色金黄,一般红、白喜事用。另将酒粕盛于瓷罐加水煨于火旁,略煮插入竹筒吸饮,具有生津解乏,滋阴壮阳之功效,此为罐罐酒。用红谷与青稞酿制的黄酒叫“红谷酒”,可做药引或滋补酒,味甘甜。甜酒有干柿子酒、杷柿子酒两种。煮酒之法与烧酒、黄酒同,装缸时在酒醅中加入柿饼或粑柿子,饮用时加凉开水或凉水搅动,饮吃两便,多为盛夏解渴饮料。甜醅子亦为夏季饮料之一。农村中用过滤蜂蜜的淘蜡水,加酒曲发酵,酿成的酒叫蜂汤酒,也是饮料佳品。罐罐儿茶当地农民普遍有喝茶习惯,多喜饮罐罐儿茶,用装二、三两水的小陶罐,装满茯茶,加水煮,当地农民称“按茶”。农民劳动前,喝两三罐儿茶,可保一天不渴不累,精神充沛,几乎和食物等同重要,一日不可缺少,俗云:“头盅土,二盅茶,三盅才是顶呱呱”。按茶,加少许食盐。炝罐茶先在罐内加少许食用油,待油熟时加茶叶,葱段炼炒一阵,再加水煮沸,味美。油茶也叫面茶,茶水加油面、调料、葱姜、核桃仁等,味芳香浓烈,为老年人喜爱。酥油茶冬春之间,用煮沸之茶水(粗茶或茯茶),冲入酥油小碗,可多次冲饮。现平日以冲沏清茶待客。80年代,新饮料品种增多,夏季盛行啤酒,沙棘汁、汽水、矿泉水、健力宝、芒果汁等,名目繁多。
风味小吃:热豆腐“点”豆腐不用石膏,而用天然硝水。豆腐箱内豆浆滚烫,卖豆腐的乘热用刀切块盛入碗内。豆腐雪白细嫩,香气四溢,浇上鲜红的辣子汤、色、香、味具美,令人一见即馋涎欲滴。辣子汁用菜油浇泼,加葱、豆豉及各色调料制成。时下,人们早点兴上街吃热豆腐。洋芋搅团舟曲俗谚:“要得吃好饭,洋芋砸搅团”。砸洋芋搅团,先用光滑硕大的洋芋煮熟剥皮,盛在专用木槽中,用木榔头轻轻揉搓,待洋芋成团则用力夯砸,直至洋芋团变成一整块。洋芋搅团多配酸菜,苦根儿咸菜。酸菜用油加葱、辣子面儿和调料炒成,加水煮沸成为带浆水的菜汤。苦根咸菜切细加辣面用热熟油浇好。先在碗中盛小半碗带汤的酸菜。再将洋芋团夹成小块放入碗内食用,搅团柔软细腻,菜汤酸辣可口。食之,余味无穷。擀汤面疙瘩儿擀汤面粉用荞麦加黄豆混合加工而成。食用,手工擀成,用刀切成细面条,佐以辣子酸菜浆水。面条乳白,汤清而不浑,食之脆嫩爽口,无豆性味。盛夏歇工,吃一顿擀汤面疙瘩,既能充饥,又能解暑,是农民喜爱的美食之一。

境内文化

中国楹联文化县:爱好楹联诗词、书法、绘画、文艺创作的文人雅士欢聚一堂,共商文化发展大计,这是舟曲县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藏乡江南楹联诗词学会”,属楹联诗词爱好者自愿结合的群众性艺术团体,旨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和组织全县范围内的文化人士,弘扬祖国及舟曲的楹联诗词文化,繁荣舟曲的楹联诗词创作、教育、研究、整理、传播,开展对外交流。舟曲县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历史悠久,气候温和,有“不二扬州”,“藏乡江南,泉城舟曲”的美誉,有蜚声陇上的元宵节楹联灯会,逢年过节、乔迁立房、开业贺喜、婚丧嫁娶,创作、书写、悬贴楹联已成为舟曲城乡群众千余年来的一种风俗。
采花节:农历五月,草木勃发,山花烂漫。初五这天,正是舟曲县博峪乡藏族群众的传统节日——采花节。据说,很久以前,从外地来了一位心灵手巧、花容月貌名叫兰芝的汉族姑娘,她把纺线织布、绣花缝衣的技术传授给这里的藏族姐妹,后来,兰芝姑娘在五月初五这天去世,藏族姑娘们为了表达哀思,上山采集了无数鲜花,放在她的坟头,从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要采集山花,并以此为节,代代相传。传说毕竟是传说,就现在的采花节而言,更多体现了藏族人民的浪漫情怀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节日从五月初四凌晨开始。这天,全乡十五个村寨的青年男女,双双对对背着装有丰盛食品和青稞酒的背篼,走进密林深处,去采撷正在盛开的枇杷花(杜娟花),当然也是男女青年亲吻拥抱放纵爱情的时刻。傍晚,满载而归的采花人头上插着、手里抱着,背篼里背着各色鲜花,从蜿蜓曲折的林间小径上漫着歌儿,喜气洋洋地回来了。此时,村头寨口,挤满了人群,争先恐后把采花人接到家中对唱。据说,谁家接到今天采的花,谁家就把幸福和吉祥接到家。真正的节日活动是在五月初五举行。这天,四邻八村的藏族姑娘盛装出行,她们穿着华丽多彩的手织绣花裙,胸前挂着锃亮的银盘,头上插满鲜花,打扮得比鲜花还美;小伙子们也穿上节日服装,三五成群地向博峪河边的广场拥去。老人们互敬哈达、美酒;小伙姑始们尽情歌舞,孩子们高兴地互相追逐嬉戏。整个博峪河畔一片欢腾,一片花香,直至日落西山,有时还要燃起篝火,尽兴尽致到次日早晨。博峪,地处白水江支流域,东与文县接壤,南毗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九寨沟,为甘南南隅。博峪境内山大沟深,森林茂密,出产丰厚,还是大熊猫的故乡;美丽的自然风光,奇异纯朴的民俗风情构成了此地祥和温馨、天人合一的图画。

地形地貌

舟曲县地处南秦岭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白龙江谷地海拔较低,其高度在1200米左右,南北两则的山地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中部的大草坡、葱花坡、吊草坡一带,山势较缓,海拔在3000米左右。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山高、谷深、石头多、坡陡、土薄、水流急,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严重是舟曲的自然现状。

历史沿革

战国末期,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自陇西发兵联蜀灭楚,定陇西郡。二十八(前279)置陇西郡后,始置有羌道,今洮河以东地区,包括舟曲、武都县大部地方始入秦疆域。羌道治所今舟曲西北。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至西汉武帝建元时期(前140—前135年),羌道仍属陇西郡。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李广征西,于羌道初置武都郡(本广汉西部都尉),治所今舟曲西关。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开西南夷,于洛峪另置武都郡。羌道归陇西郡。武帝改道曰县。东汉武帝建武九年(33),马成破河池,遂平武都。羌道县属武都郡西部都尉治。三国魏黄初中,魏以陇南为武都西部都尉署理,治所羌道县境。蜀汉建兴六年(228),蜀丞相诸葛亮伐魏,遣陈式攻取武都、阴平二郡,羌道县属梁州武都郡(今舟曲西属阴平郡)。后,诸葛亮、姜维屡出兵陇上,扩充实力,以图中原。舟曲西、南部一度为蜀将姜维屯田的沓中地区。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司马炎统一全国,羌道县废,地属武都郡。西晋末年,北方战火连绵,一些汉贵族和少数民族豪强割据势力日烈。以白龙江流域为活动中心的参狼羌支宕昌羌豪勤得羌豪心,乃自称王。西晋怀帝嘉元年(307)划地称宕昌国,至周武帝天和元年(566)间,今舟曲境皆属宕昌国。宕昌国时期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为雍秦二州武都郡,南秦州武都郡、仇池郡。北魏时为南秦州,东益州武都郡。北周武帝天和六年灭宕昌后,以宕昌置宕州,设宕州总管府,并辖宕昌郡,舟曲地属甘松(治怀道)、宕昌两郡。隋开皇四年(584),罢郡,以州统县。今舟曲属宕州。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改宕州为宕昌郡,今舟曲仍为宕昌武都郡辖地。唐初废郡置州,以州领县。高祖武德元年(618)设陇右道宕州、阶州(武州)。宕州辖怀道、良恭、和戎,舟曲地属怀道县和福津县地。二年,宕州隶秦州总管府。四年属岷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宕州与怀道移治今舟曲西。三年(629),撤和戎,入怀道县。唐玄宗开元二年(714),置陇右节度使,今舟曲属陇右宕州。天宝元年(742),宕州改为怀道郡,治所怀道县。安吏之乱后肃宗至德三年(乾元元年,758),怀道郡改为宕州。肃宗上元二年(761),宕州怀道县具陷于吐蕃。唐末至五代,舟曲境仍在吐蕃势力范围。北宋初年,位河湟一带的吐蕃口角厮口罗建立地方政权,今舟曲在其控制之下。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王韶收岷、宕、洮、叠四城,今舟曲境归宋秦风路阶州福津县。高宗绍兴二十年,今舟曲为福津县故城镇,辖平武、沙滩、峰贴峡寨。蒙古汗国至元三年(1266),元帅汪完者帖木耳镇守西固。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废福津县,并入阶州,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舟曲境为阶州辖地。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西固城军民千户所。翌年,旋改蕃汉军民千户所。元惠宗至二十七年(1367),改置西固蕃汉军民上下千户所,属阶州。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置巩昌府西固城等千户所。十一年(1378),岷州卫领西固军民千户所(军民千户所有四)。十四年,改称西固城军民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翌年,旋改为西固城守御军民千户所,隶岷州卫民指挥使司直辖。万历六年(1578),西固分设阶州州同。民事、军事分治。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改置西固守御所千总。顺治十二年(1655),西固御所千总并阶州,设州同。雍正三年(1725),西固隶巩昌府。七年,黑峪土司改土归流,西固辖。因西固番人慕化,编民户四里,裁西固守御所,设抚彝同知。乾隆元年(1736)裁西固抚彝同知,仍设州同,隶阶州直隶州。民国2年(1913),以西固分州改置西固县,隶陇南道。后改渭川道。16年(1927)废道,西固县直隶于省、改里为村。民国27年(1938),西固县划入第一行政督察区。1944年划入第八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武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实行省、专区(州、市),县(市、区)三级地方行政体制。1949年12月10日,西固全境解放,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隶武都专区。1954年,以西固县官亭、沙湾、富坪3乡和岷县东南部析置宕昌县(县人民政府驻宕昌),西固县改设舟曲行政委员会,属甘南自治区。1955年,甘南自治区更名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舟曲行政委员会改为舟曲县。境内有白龙江,藏语称为舟曲,因水为名。1955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甘南藏族自治州原属的舟曲、碌曲、玛曲3个行政委员会的组织,并分别设舟曲县、碌曲县、玛曲县。舟曲县管辖的区域是:原宕昌县(原名西固县)的峰叠区、武坪区、城关区、阳乡,原属岷县的洛大乡、官鹅乡、大河坝乡和原属武都县的坪牙乡等地区,并且把这些地区调整为3个区、25个乡。县人民委员会驻原西固县城。4月9日成立。1959年1月,舟曲县改名龙迭县,1962年恢复舟曲县。

境内交通

舟曲县境内有公路总里程906公里。客货运输站场4个,分布在县城广坝(省道313线K17公里处),立节、巴藏、插岗乡镇。省S313线两(河口)阿(万仓)公路贯穿舟曲境内。全县境内干线公路起讫点,舟曲两河口至巴藏境内的黑水沟口,长70.6公里。通往各乡镇的县乡公路17条437.45公里,县城滨河路2.04公里,行政村道路35条245公里;林区道路20条154.55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县乡公路和行政村道路为补充和延伸的纵横交错、干支相连的“三纵四横”(三纵:两阿、舟化、槐大;四横:博铁、江插、立大、沙大)公路网络。全县有22个乡镇。分布在白龙江沿岸的有大川、南峪、江盘、丰迭、憨班、立节、大峪、巴藏、曲瓦乡镇。交通便利。每天都有班次正常对发。分布在拱坝河、博峪河沿岸的拱坝、铁坝、大年、插岗、武坪、博峪等乡镇和坪定、三角坪、八楞、弓子石、中牌等乡镇,都由县乡公路连接。每天有班次正常对发。县城到博峪乡乘舟曲至武都的班次,再乘武都到文县至博峪乡的班次。或从两水沿两(水)花草坡公路至拱坝、博峪、铁坝、大年、武坪、插岗乡镇。或乘舟曲县至武都的班次,行到宕昌沙湾沿沙(湾)大(水沟口)公路达到八楞、池干。武坪、插岗、大年、拱坝、铁坝乡镇到丰迭、憨班、立节、大峪、曲瓦、巴藏乡镇,三角坪、坪定、弓子石、中牌直接乘坐县城汽车站发往的班次即可,每天都有两个班次正常对发。舟曲县去省会兰州、州政府合作及相邻的迭部、玛曲等县市每天均有两个班次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