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电子地图 > 邯郸市地图 > 临漳县地图 >
砖寨营乡地图
砖寨营乡相关地区地图:

沙庄

据查,最初郭、马、李三姓到此居住,取名郭马李家庄。后梁姓、宋姓迁居此村。为保留原意,改名仨庄,后演变为沙庄。清咸丰年至今为沙庄。沙庄耕地面积2611亩,农业人口1578人。乔庄:据《乔松升家谱》记载,明初,乔姓从山西洪洞迁到洹桥村东南定居。明崇祯年因受水患,又迁居此地建立村落,取名乔家庄,简称乔庄。乔庄耕地面积3857亩,农业人口2140人。金庄:明初,金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金家庄,后简化为金庄。金庄耕地面积2177亩,农业人口720人。苏村:据查,明初,苏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苏家村,简称苏村。苏村耕地面积951亩,农业人口720人。

崔柳

明初,崔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在柳林旁定居,取村名崔家柳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崔家柳村。村名沿用至今。简称崔柳。崔柳现归向阳村辖。东风柳(蜡柳村):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民到此,在柳树茂密的蜡庙旁定居。取名蜡柳村。1966年改为东风柳。东风柳耕地面积2857亩,农业人口1536人。

张柳

明初,张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周围柳树较多,取村名张家柳村,后简化为张柳。清光绪年为张家柳村。村名沿用至今。张柳耕地面积2095亩,农业人口1089人。

朴庄

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此村原名破家庄,后演变为朴庄。朴庄耕地面积1060亩,农业人口695人。李全庄:明初,李姓全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村名李全庄。李全庄耕地面积884亩,农业人口554人。崔庄:据《崔绍周家谱》记载,明洪熙元年(1425年),江苏省扬州府江都县崔明功随赵王朱高燧到彰德府上任,其家眷在此落户,取名崔家庄。简称崔庄。崔庄耕地面积4565亩,农业人口2536人。

北章

清乾隆年间,漳河流经于此。居民在漳河故道内建立村落,取名漳里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漳里村。因在回隆集之北,1949年改为北章。北间耕地面积2088计较,农业人口2008人。向阳村(关王庙):此地原有一座关王庙。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民到此,在关王庙旁定居,取村名关王庙。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关王庙。1964年改为向阳村。向阳村耕地面积1560计较,农业人口1081人。朝阳村(龙王庙):此地原有一座龙王庙。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民到此,在龙王庙旁定居,取村名龙王庙。1964年改为朝阳村。朝阳村耕地面积494亩,农业人口410人。

调查

据查,此地原有一座佛庙。明初,人们迁此定居,在佛庙南建立的村落为前佛家屯;在佛庙经建立的村落为后佛家屯。后逐步演变为前屯、后屯。前屯耕地面积4762亩,农业人口3567人。后屯耕地面积534亩,农业人口568人。前洹桥、后洹桥:

历史记载

前洹桥耕地面积180集团,农业人口1362人。后洹桥耕地面积1758亩,农业人口1086人。老庄:据《李氏家谱》记载,明初李姓迁此定居建立村寨,村名李家寨。到了清代,漳河逐渐流此,不断泛滥成灾,居民大部外迁,留下在此居住的将村名改为老庄。清乾隆年为老庄,村名沿用至今。老庄耕地面积1326亩,农业人口11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