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口镇地图
朱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福建三明市泰宁县朱口镇
概述:朱口镇位于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东北部,福银高速公路过境13公里,并设互通口(集镇至泰宁互通口3.5公里,龙湖工业园区至和平互通口5.5公里)。全镇辖19个行政村、2.8万人,土地面积235平方公里。境内文体底蕴深厚,唐朝就有八坊、七街、四十九巷,有建于宋朝绍兴年间的宝盖岩和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青云塔,又是号称“天下第一团”的梅林戏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有石辋大峡谷、将溪水库、许坊水库等旅游资源,正在生成开发的有宝盖岩休闲中心和竹音度假山庄。行政区划:朱口村、音山村、梅林村、擎布村、赤坑村、王坑村、寨色村、石辋村、源色村、里家源村
经济状况:2004年11月,朱口镇被市委、市政府列为首批5个县域次中心之一。朱口镇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施“发挥大优势、对接福银线、建好次中心、实现大变样”的发展战略,以新兴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休闲旅游度假区的“三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和谐、繁荣、富裕次中心。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了河滨、瑶上、许朝3个住宅小区建设,新建了邵泰路、河滨路、朱青路3条1公里长的镇区主干道和朱溪防洪堤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实施了规划面积达6000亩的龙湖、王公桥2个工业集中区,现有可用于企业招商用地1600亩。2006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0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亿元,财政总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3元。特色农业比较明显。镇内有1050亩的农业示范园区,农业形成以优质稻、渔业、烟叶、花生、茶叶、欧美杨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其中全镇渔业面积4300亩,年产鲜鱼2400吨,产品远销邵武、南平、江西等周边市县,是闽西北渔业生产大镇,朱口镇的渔业生产分别于1994年获国家农牧渔丰收奖三等奖、1997年获省淡水渔业先进镇、2001年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个私经济比较活跃。全镇现有工业企业64家,从业人员2700多人,企业形成以机砖建材、食品加工、细木工板、水电等为主导的产业,2003年工业销售产值1.6亿元,出口交货值1060万元。第三产业比较活跃,全镇注册个体工商户370户,拥有各类车辆510辆,建筑队伍400多人,外出打工、经商3500多人,同时在上海、北京设企业产品营销窗口2个。
城镇建设:1997年被省建委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点镇,先后实施了朱青路、荣泰街、邵泰路等建设,镇区共建新房760余户,占镇区总户数1320户的57.6%。镇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集镇人口0.8万人,镇内已建成“两纵两横”的小城镇布局。2001年结合全县小城镇体系规划,对集镇进行调整规划设计,将镇区面积规划调整为3平方公里,定位为泰宁县以工贸为中心的次中心镇。此外,音山村店上自然村于1999年被列为全省13个农村新村建设示范点之一,自1995年以来,全镇建新村点22个,建新房2080户,占农户总数的53.4%。
党建工作:一是有章理事。制定下发《朱口镇党建工作要点》和《朱口镇基层组织工作计划》,深化“五双”工程方案;与各党支部签订党建目标责任状,完成情况列入年终考评。二是有人管事。调整充实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员中全面推行“设岗定责”和在“六大员”中“亮岗履职”活动,发挥党支部的作用。三是有钱办事。培育形成官田和梅林锥栗产业带、擎布无公害淡水养殖、王坑小籽花生种植和龙湖制种基地等“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四是有址议事。共投资31万元,完成凹头村服务中心整修,新建黄厝村服务中心,已于2008年8月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