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乡地图
安集乡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安集乡地处吹桥公路和永积公路的交汇处,与著名的炳灵石窟隔河相望,具有全县最长的黄河流经线,炳灵电站正在兴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三坪遗址汇集了马家窑、马厂、齐家、辛店四种类型的古文化层,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彩陶王”,出土于安集乡三坪村三坪社,在鲁坪社有军民共建的桃树、云杉、花椒、香柳千亩国防林,绿树成荫,椒香飘逸,还有神秘的鲁班滩遗址、黄河石林,使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秀美风光,可谓物华天宝,成为借炳灵之光,发展安集旅游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花椒产业
安集乡地处积石山县城18公里处,位于永积公路和吹桥公路的交汇处,是我县“百里花椒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气候干旱少雨,植被较少,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种植花椒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最受人青睐的大红袍花椒,色艳、味美、粒大、肉厚而闻名四方,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按照县上提出的“南油北药、东椒西畜”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地域广阔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现有花椒种植1.8万亩,其中已挂果8000亩,年产花椒量480吨,畅销青海、宁夏、新疆、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当你踏上安集乡,满山遍野都是苍翠的绿色,浓浓的椒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花椒的栽植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极大的改善了全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花椒大乡,随着特色经济的发展,我们必将立足实际,发挥花椒这一支柱产业的优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工作重点
为了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在今后五年,着力抓好以下工作:饮水问题:1、打好水仗,着力解决全乡的人畜饮水困难。水是历来制约全乡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多年来,历届政府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搞人饮、建水窖,缓解了饮水方面的很多困难,但是还没有彻底解决饮水困难和问题。今后五年,我们一定要“打好水仗,唱响水戏”。一是争取中部人饮项目,彻底解决安集全乡的人畜饮水困难,让全乡人民吃上甘甜的自来水。二是完成三坪电灌改造工程,保证灌区农田有效灌溉。
道路建设:2、抓好道路建设,彻底解决行路难问题。一是配合工程方,早日铺通永积公路,缩短与省城兰州的距离。二是争取吹桥公路安银段早日开工建设,打通进出安集的通道。三是对辉光—三坪、三坪—头坪旅游道路等几条重要乡村道路进行路基改造,争取铺油,并对全乡所有的乡村道路都铺上砂,全面提高通行能力,保证道路畅通。
教育卫生:3、抓好教育卫生工作。一是按时完成安集中学扩建任务,争取建成安集学区教学综合楼,并对全乡未改造的学校危房全面维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村级卫生网络,建成村卫生室,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并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解决五保户、特困户、病残户在住房、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撤乡建镇:4、争取完成撤乡建镇工作,提高经济品位。强化商贸流通,扩大集镇建设规模,完成集镇建设规划,搞好现有街道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在建成综合市场的基础上,争取建成农贸市场、畜产品市场,继续加快集镇建设步伐,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镇品位,早日实现撤乡建镇。
花椒基地:5、进一步扩大花椒基地建设,抓好花椒产业开发。依托麓安山珍加工厂,争取花椒产业的深加工,培育花椒产业合作组织,打通花椒产业的销售渠道。
产业结构:6、积极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型农业。扩大脱毒洋芋、百合等种植面积,优化种植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畅通农产品销路,农民稳定增加收入。
劳务输转:7、进一步拓宽劳务输转渠道,增加农民工就业门路。在巩固西部劳务市场的同时,加大对东部地区的劳务输转力度,搞好劳务工维权工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实现劳务由西部向东部转变,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旅游开发:8、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依托炳灵寺、黄河石林、彩陶王出土地、马家窑文化遗址、刘家峡水库、炳灵电站开发旅游业,开通旅游路,完成尕鲁坪旅游开发规划,争取项目,加快开发步伐。
政府职能:9、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成由管理型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坚持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农农民的能力。密切干群关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