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前镇地图
澳前镇相关地区地图:
气候与资源
澳前镇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不仅适宜发展林、茶、果、食用菌、蔬菜等种植业,还适宜于发展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的养殖业。澳前镇有可放牧山地3333公顷,塔头顶草场可成片开发面积达1100多公顷,列为平潭县草食动物养殖综合示范园区。澳前镇盛产枇杷、日本甜柿等名特优水果和巴西菇、蘑菇等食用菌。澳前镇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是平潭县重要商品用材林基地,主要矿产有叶蜡石、伊利石和石英等。
代码
350128103:~201澳前村~202东澳村~203岭前村~204龙山村~205官姜村~206龙北村~207玉道村~208玉楼村~209井边村~210光楼村~211光裕村~212紫兰村~213上井村~214龙南村~215磹角底村~216前进村~217东星村~218中甲村~219磹报村~220东光村~221南赖村
社会事业
澳前镇文教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澳前镇新建13幢现代标准化教学楼,净增校舍面积8000多平方米,澳前镇4所基层小学、1所初级中学校园“十配套”全面达标。澳前镇有8个村新建村部办公大楼,并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村文技校、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澳前镇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并与平潭县级联网,乡机关和乡直各单位都建立电脑互联网工程。澳前镇医疗卫生设施逐步完善,澳前镇新建卫生院综合门诊楼,院内各科室设置合理,医疗器械设施基本符合要求,澳前镇86﹪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澳前镇逐步完善了村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疫苗接种工作扎实认真,地方病及各类传染病均在控制指标内,无重大疫情发生。随着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健康状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遏制,解决了群众就医难问题。
平潭澳前镇海峡客滚码头建设进展迅速:海峡客滚项目作为平潭实验区的重大项目,位于距台湾本岛仅68海里的平潭澳前镇。该项目的建成对开辟两岸直航快捷通道、促进交流、推动两岸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重大意义。日前,记者从工程指挥部获悉,该项目正按照计划,稳步推进,由于工程规划科学,保障有力。工程进展十分迅速,陆上施工累计已完成山体爆破49.1万立方,回填13.57万立方,更令人欣喜的,该项目的海底施工进展更加喜人,尽管施工海域条件复杂,但在工人们的艰苦努力下,目前已完成海底施工超50万方,达到52.685万立方。参加建设的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全速推进客滚码头项目建设,为早日开通对台客滚直航航线做出自己的贡献。
沿革
1958年设潭东乡,同年更名平潭公社潭城分社,1961年析置潭东公社,1984年改镇,同年更名澳前镇。1997年,面积38.4平方千米,人口4.1万,辖澳前、东澳、岭前、龙山、官姜、龙北、玉井、光裕、光楼、紫兰、上井、龙南、肒角底、前进、东星、中甲、肒报、东光、南赖19个村委会。澳前镇地处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海坛岛东南突出部,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直线距离68海里,南靠坛南湾,西北与潭城镇紧邻,面积28.39平方公里。耕地6876亩,林地6304亩,滩涂3300亩。1995年,下辖21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9306户,4.09万人。镇址设在澳前村,距城关10公里。民国元年,属高平区,共有45个自然村。民国20年,属一区辖下的潭东乡。民国26年属一区辖下的东澳乡。民国38年9月16日,属一区辖下的潭东乡。1961年设立潭东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销公社建制,成立潭东乡人民政府,12月更名为澳前镇人民政府。澳前镇东面有牛山渔场,盛产大黄鱼、带鱼和梭子蟹等,是福建省最大的渔场。观音澳依傍镇西,是天然良港,也是平潭县重要渔港,拥有发展水产业的优越条件,并建有500吨级深水码头。1979年1月,观音澳被国务院批准为台湾渔轮停泊点,成为海峡两岸交往的重要窗口。全镇以渔业为主,捕捞、养殖及水产品加工是全镇经济的三大支柱。90年代后,大力发展砂石加工业和以龙凤头海滨浴场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动工兴建少雄山开发区。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8542万元,其中渔业总产值6214万元。
特色产业
澳前镇东面有牛山渔场,盛产大黄鱼、带鱼和梭子蟹等,是福建省最大的渔场。观音澳依傍镇西,是天然良港,也是平潭县重要渔港,拥有发展水产业的优越条件,并建有500吨级深水码头。澳前镇观音澳被国务院批准为台湾渔轮停泊点,成为海峡两岸交往的重要窗口。澳前镇以渔业为主,捕捞、养殖及水产品加工是澳前镇经济的三大支柱。澳前镇大力发展砂石加工业和以龙凤头海滨浴场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动工兴建少雄山开发区。澳前镇工农业总产值达8542万元,其中渔业总产值6214万元。澳前镇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蘑菇和枇杷己逐渐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特色产业,成为大洋的支柱产业。外地客商云集,农副产品以高产、优质、低残留而远销上海、浙江、广东和福州、厦门、泉州等省市,得到了广大消费者青睐。澳前镇优质稻系平潭县优质稻的主产区,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75万亩,其中优质水稻面积达1万亩,主要品种为台农67、粳汕961和部分甜糯品种,直链淀粉含量高,整米率高,垩白度高,胶绸度强,质优可口。优质菜。常年种植蔬菜面积达1万亩,主要品种有夏阳大白菜、菜椒、台湾扁豆、豌豆、莴苣、马铃薯等,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糖分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风味鲜美,十分适宜鲜食和深加工。澳前镇还有种植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是著名的药材之乡。枇杷、板栗、水蜜桃、杨梅等水果和野生红菇、香菇等菌类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环境整治
澳前镇随着村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卫生意识也增强了。澳前镇以澳前等村为整治农村环境卫生试点。澳前镇投入近万元资金购买了一部半旧的手扶拖拉机和一部平板车,设置7个指定垃圾池,由保洁员准时清扫,村民也自觉地配合,村民们就自动地把生活垃圾倒进去,保洁员清运到指定的海亭岭垃圾场。澳前镇全面消灭垃圾卫生死角,以村组为单位建立健全各类农村卫生定期打扫和检查评比机制,以实现农村卫生状况的根本改变。清垃圾、清路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卫生整治,换来的是村容整洁,村风纯朴,很值要建立这个好的长效机制。澳前镇抓好环境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搞好“两规”。就是要搞好新村建设规划和老村改造规划。二是开展“三清”工作。要清除村前屋后的垃圾、淤泥和河涌。三是落实“四改”。要改好自来水、下水道、公厕和禽畜栏。四是实现“五有”。做到有村道、有绿化带、有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有水环境和有特色,要建有村民公园。把环境整治与发展生态经济和打造生态经济产业带相结合,走出一条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农村环境整治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