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蚬乡地图
白蚬乡相关地区地图:
农村经济
围绕农民增收目标,重点实施农业“三、二、一”工程,建成德兴养牛、青龙养羊、黄荡养猪三个专业村,204沿线养鹅、牛墩河林经间套两个示范带和稻田养殖示范区,有雄虎牌大米、金禾牌面粉绿色农产品品牌2个。全乡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亿元,粮食总产量达3.7万吨。
社会事业
以农村五件实事为载体,举全乡之力兴办各种社会事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路网改造工程,形成了“乡间大循环、村内小循环”四纵三横的路网格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5%;完成草危房改造657户;全乡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平安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市、县验收。村级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财务、政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全乡各村都达到“村官民选、村事民定、村财民管”,生产发展,社会稳定,关系和谐,民风纯正。
特色经济
高河村自然纤维编织高河村具有多年草绳编织经验的优势,与海州天明自然纤维有限公司合作,创办高河村自然纤维编织厂,目前,已引进草绳机150台,地毯机3台,生产方式以农户家庭生产为主,主要生产草绳,草编地毯半成品,产品出口欧美等国家。目前该厂已发展草绳编织农户150户,地毯编织工人20名。实现户户一台草绳机,每户月均收入500元以上,草编生产为群众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德兴村养牛德兴村位于东门河、204国道、官沟河交汇处,拥有丰富的水草资源,给广大农户发展养牛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经乡、村两级共同扶持,建成了占地0.67公顷、150头饲养规模的养牛场后,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养牛致富的行列中来,目前已发展养牛户150户,建成标准牛舍70栋,饲养肉牛500头,其中饲养10头以上大户20户,实现人均增收200元,并向深加工、专业市场方向发展。
劳务输出
依托服装培训基地这一载体,加大对外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实现劳务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全乡90%的富余劳力外出打工挣钱,全乡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1000人,年挣劳务收入9000多万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民培训与劳务输出先进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