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黔西南州地图 > 兴仁县地图 >
巴铃镇地图
巴铃镇相关地区地图:

六、教育事业

现有普通中学1所(巴铃中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1所(卡子中学),镇中心小学1所(巴铃小学),镇中心幼儿园1所(巴铃幼儿园),片区中心完小4所(紫冲小学、公德小学、陈家沟小学、木桥小学),村级完小17所(哪扎箐庆丰小学、达寨小学、易家寨小学、大荒坪小学、尤家寨小学、黄泥田小学、花坝小学、栋青小学、向家齐小学、彭家寨小学、母冲小学、信田兴中小学、西洋小学、农丰小学、灰渣平安小学、汪寨小学、大坪小学),村级教学点一个(保营小学)。有普通初中在校生1602人,职中在校生1177人,合计初中在校学生2779人,小学在校学生6525人。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6.32%;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82%,基本实现了“两基”目标,2003年,“两基”已顺利通过省政府的验收,现正在进行“两基”巩固提高、“普实”工作,准备迎接2007年的国家验收。此外,为了进一步发展巴铃镇的教育事业,申办巴铃二小和巴铃高中,这两项工程已向上级申报,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三、小城镇建设步入快车道

巴铃的小城镇建设在1998年列入全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后,2000年首先建成商贸新区的兴铃大道,初步搭起商贸新区的主骨架。之后,先后建成了紫城路、河滨东路、河滨西路、农丰路、政府路,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正在拟建之中,一个拥有“六路一市场”的“巴铃商贸新区”日臻完善。巴铃商贸新区的完善不断迎来了四川、河南、普安、兴仁等地的客商来投资开发和兴办企业,实现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农村市场经济不断繁荣,逐步形成了城镇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七、计划生育

按照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建设计生中心服务站,提高计生优质服务,实行奖励少生、处罚多生的奖励扶助政策,使全镇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得到了有效控制,2006年全镇出生率控制在12.77‰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2‰以内,人口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全镇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四、精心打造新农村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依托绿荫河古朴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布依风情,将绿荫河村作为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投资100余万元,逐步完成该村软硬件设施,兴办了“农家乐”。吸引了州内外的游客到此观光、休闲和娱乐,为宣传和推介巴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将汪寨、公德、卡子等村列为第二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逐步推进。

二、基础设施

巴铃镇现有自来水厂8个,自流蓄水池46个,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饮水难问题,集镇中心日供水量1500吨左右;有25千伏安降压站1座,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了,村村通电,城乡电价实行“同网同价”;有移动通信基站14座;联通基站1座和“小灵通”基站1座。村村通程控电话,公路和电视。城镇广播电视由黔西南州网络公司统一管理,能够收看40多套电视节目的有1500多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镇现有一类初中1所,村级完小14所;申报的巴铃高中、巴铃二小正在建设之中;有集镇中心卫生院1所,村村有卫生服务室;有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能够及时办理各种绝(节)育手术和进行妇检工作;巴铃汽车客运站即将投入使用。交通四通八达,有省道309线和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横贯境内,巴(铃)—百(德)油路改造和巴(铃)—白(层)二级油路建设正在建设之中,村村通公路,全镇通车里程达120公里。

五、农业生产

巴铃镇粮食作物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洋芋,经济作物主产辣椒、苡仁米、芭蕉芋、土烟等,远销广西、云南、四川等地。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煤、猛、磷等。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坡改梯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烤烟、苡仁米、辣椒等经济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很大的比重。全镇科技兴农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产量年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提高,到2006年,农民人均拥有粮食达400公斤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80%以上的农民过上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