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毕节地区地图 > 织金县地图 >
板桥乡地图
板桥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板桥乡立足本乡实际,加大农业投入,按照“远抓烟、果、畜、近抓瓜、菜、副;长抓综合开发,短抓基础建设”的思路,大兴小水种建设和“121”雨水集流工程,走水、田、农、工、贸综合开发的路子,使全乡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事业投入,效果显著,累计投入资金万元,新建校舍51间,教学楼幢。

乡镇简介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板桥乡。位于处仪、营两县交界处,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6公里。海拔高度:401米,幅员面积24.68平方公里(23271亩),其中耕地面积6997亩(田459亩,地2397亩)。辖13个行政村,95个农业社,3035户。乡办企业有酿酒厂、鞭炮厂和园艺场、竹编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养殖猪、蚕、家禽等。2007年人均产粮650公斤,人均纯收入3044元,比上年同比增加310元,劳务输出人均收入1537元,(种植业纯收入达到635万元,养殖业纯收入达到1304万元,劳务纯收入1536万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882男2405女2477家庭户户数1665家庭户总人口(总)4879家庭户男2402家庭户女24770-14岁(总)12610-14岁男6600-14岁女60115-64岁(总)314915-64岁男154315-64岁女160665岁及以上(总)47265岁及以上男20265岁及以上女27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799

地理气候

乡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多雨。

经济建设

板桥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板桥乡党委和政府立足乡情,科学决策,确定了“农业稳乡、项目立乡、招商活乡、工业强乡、科技兴乡”的发展战略和“一园”、“二带”、“三基地”的科学发展思路:“一园”即工业园。“二带”即邵板路和邵毛路沿线农业产业经济带。“三基地”即以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为中心的精品水果基地,以彩塘水库为中心的现代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以板桥村为中心的腌菜生产加工基地。通过一年多来的强力实施,又新建了500亩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和召伯1000亩蔬菜基地以及龙头800亩、高科园1000亩、山塘新声农庄600亩精品水果基地,现代农业初具邹形。现工业园已有投资5000万元的生物柴油厂等8个企业入园。通过实施“通达”工程,共修筑通村标准水泥公路50余公里,基本实现了全乡村村通水泥公路的目标。板桥乡努力打造“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最佳环境。板桥乡劳动力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乡、村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健全,社会治安良好,连续10年没发生刑事案件,连续5年被评为市、区社会治安先进单位。有46家企业落户板桥,年创税超500万元。未来板桥乡,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实力板桥、创新板桥、活力板桥、魅力板桥”。

精神文明

板桥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依法治乡和以德治乡相结合的基本方略,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努力开创全乡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2005年,共创建文明单位11个,其中:市级文明单位1个,县级文明单位7个,文明村3个。对原有文明单位(村)进一步加强、巩固,按文明单位(村)复查标准完成了年度复查任务,县级文明单位(村)的巩固率达100%。

基础设施

2005年,板桥乡完成农田水利工程114件,总投资115.2万元,新增灌溉面积1950亩,改善灌溉面积4500亩。建设工程分别是:投资73.4万元的小屯烟水工程1件、投资21万元的安仁村烟水集雨水窖、投资4.2万元的上冒水洞集雨水窖工程、投资5万元的乡中学基地工程、投资9.7万元的山田、洗洒海电排站更新工程、投资1.95万元的灌溉沟工程;完成全乡包括东干渠在内的大小沟渠的清淤清障工程107件。这些工程做到当年投资,当年完工,当年投入使用,当年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