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信阳市地图 > 息县地图 >
包信镇地图
包信镇相关地区地图:

镇村企业

包信镇兴办企业236个,规模企业已有100多家,主要有粮食加工、木材加工、砖厂、予制厂、麻纺、油料、养殖厂、甘素钠厂、食用菌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也不断向规模化发展,以几家骨干企业为依托,组建了三大企业集团,即:以恒泰等六家大型面粉厂为依托,组建了面粉加工销售集团;以裕鑫、聚合两家麻纺厂为依托,组建了麻纺集团;以广大养鸡户为依托,组建了禽蛋养殖集团。乡镇企业从业人员3570人,实现镇企业生产总值12467万元,年收入10000万元,上交利税123万元。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的蛤蜊山属龙山文化遗址(《息县志》1989年版)。西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所封子爵赖国于此地。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为楚灵王所灭。秦时属颍川郡(《通典》卷一百七十七、州郡七。汝南郡,春秋时沈、蔡二国之地,战国时为楚、魏二国之境,秦属颍川郡。领县十一:汝阳、上蔡、平舆、郾城、西平、吴房、朗山、真阳、新息、褒信、新蔡)。汉建武年间置褒信县,后置褒信侯国。三国时期属豫州汝南郡。晋泰始二年属汝阴郡,永熙元年汝阴郡分新蔡郡,改属之。南朝刘宋八年改名苞信,南齐初属预州新蔡郡,北魏太和十九年新蔡郡治苞信。隋复褒信属汝南郡。唐属舒州,天佑元年改名苞孚县。宋归京西路蔡州。金泰和八年属息州。元废入息县为镇。包信镇距汝南,新蔡较近,历代史书多称蔡州褒信而实为今息县包信镇也。邮编464316区号0376,东汉为包信侯国治,明、清为镇。1949年置包信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改镇。

城镇建设

包信镇镇区面积54万平方米,2000-2007年,包信镇集镇建设不断加强。现已形成一横五纵六条商业街,街道全是水泥硬化路面,自来水、下水道、绿化带、路灯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主街“和平大道”宽25米,全长1850米,5条东西街道全长共4000米,商业门面800多家,固定标准摊位500多个,不同种类的商贸交易市场8个,旅社18家,酒店38家,医药连锁店5家,平均月营业额达到500多万元。2008,我镇又开工兴建了1500米长的“兴业大道”,同时,打通了和平大道与马包路的连接。2009年实施了大广高速连接线建设及老街道一、二期改造开发工程,极大地拉伸了集镇框架,提升了集镇口味。

经济概况

200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335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57846吨,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794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83万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57万元,人均纯收入3770元,发展壮大了小麦、棉花、玉米、养猪、养牛、养鸡等六大支柱产业,乡镇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排位继续上升。2002年以来,分别被市、县授予“六好”乡镇党委、“中州名镇”、“文明单位”、“计划生育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校”、“宣传思想先进单位”、“土地工作‘三无乡镇’”等荣誉称号。包信镇社会和谐,人民安康,是投资的热土,创业的家园,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包信创业绩、谋发展。

地理交通

包信镇位于息县东北35公里处,系周封赖国故地,是河南省三大古镇之一,与回郭镇、朱仙镇并列为河南省三大名镇。东、北分别与淮滨县、新蔡县相邻,西、南分别与东岳镇、小茴镇接壤。全镇行政区域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万亩,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12个村民组,5.4万人。106国道穿境而过,息包公路、包防公路、包东公路、马包公路、包姜公路交汇于此,村级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四通八达。1500门光缆程控电话,移动、联通无线电话基站6个,便利的交通和快捷的通讯条件,为包信镇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县实力较强的乡镇之一。

地方小吃

全镇盛产小麦、棉花、玉米、红薯、芝麻、甘蔗和红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闻名风味,地锅狗肉,小吃有百鸡块、肉馅烧饼、小猪肉、烩面、小磨油、地锅狗肉、油杠馍、剔骨肉等在周边县、地都享有较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