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盐城市地图 > 盐都区地图 >
北龙港镇地图
北龙港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文景观

朱升墓:区级文物“明翰林院大学士朱升墓”,朱升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身为翰林院大学士的朱升。其三言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1370年,朱升病逝盐城,葬于南龙居委会文曲沟。朱升墓于2000年2月底开工修建,墓碑用汉白玉石砌成。
正德庵:南龙居委会内现存一座庙宇,原名为龙王庙,现改为正德庵,庵内有五谷树一棵,可长出类似五种粮食的果实。

特色农业

生物资源状况:1、淡水生物资源,北龙港镇水面资源丰富,久享泽国之誉,以特产鱼、虾、蟹著称,全镇共有淡水养殖面积4.6万亩,3.5万亩青虾、河蟹养殖基地为江苏省推广养殖示范点和农业部科技丰收计划项目,“北龙港牌青虾”已获得国家绿色证书。同时,我镇所有养殖区在5公里范围内无工业区,无污染源、无生活垃圾。水源和使用的水质都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近几年来,已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北龙港镇养殖面积4.6万亩,周边义丰镇养殖面积1.1万亩,大纵湖镇养殖面积3.6万亩,楼王镇养殖1.37万亩。合计四镇养殖总面积10.67万亩。2、养殖品种及数量,四镇养殖的水产品大约有20种,年产量,(1)鲫鱼2.4万吨;(2)鲢鱼0.94万吨;(3)鳙鱼0.37万吨;(4)草鱼0.15万吨;(5)鳊鱼0.11万吨;(6)鲤鱼0.11万吨;(7)青鱼0.07万吨;(8)黄颡鱼0.06万吨;(9)鳜鱼0.03万吨;(10)翘嘴红鱼白0.02万吨;(11)黑鱼0.03万吨;(12)塘鳢0.01万吨;(13)黄鳝0.02万吨;(14)泥鳅0.02万吨;(15)龙虾0.04万吨;(16)河蟹0.21万吨;(17)青虾0.1万吨;(18)南美北对虾0.1万吨;(19)甲鱼130吨;(20)史氏鲟12.5吨。合计4.8万吨。
目前使用饲料的来源:北龙港镇及周边乡镇鱼饲料的来源主要是大丰、淮安的通威,占饲料总量的60%以上,海安的天成、虎业等约占40%。南美北对虾饲料来源主要是连云港天福来和镇江嘉吉对虾饲料。河蟹饲料主要的是上海松江统一牌饲料。鱼饲料年使用量6万吨左右,南美白对虾饲料年使用量1200吨左右,河蟹饲料年使用量2500吨左右。
养殖收益情况:1、2005年养殖亩效益800元左右;2、2006年养殖亩效益1200元左右;3、2007年养殖亩效益2000元左右。

面积人口

据当地政府官方资料显示,该镇土地面积8100公顷,耕地面积2371公顷。下辖8个村、3个居委会。至2004年底总人口35649人。

历史文化

相传明代苏州张、朱等姓迁此湖滩,初名张朱庄。清初,开河治水,因掘得土龙骨,又以庄位于南龙港之北,遂更名为北龙港。镇境内的明代翰林院大学士朱升墓为盐城著名的人文景观。

社会发展

该镇集镇建设步伐加快,文化教育投入加大,集镇道路四纵四横,平坦宽阔,全部实现了亮化、绿化、硬化、美化,供水、供电、通讯、垃圾处理、新型公厕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商业网点布局合理,拥有万册图书馆,文化娱乐场所俱全。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95%以上,镇眼科医院设施苏北一流。2001年被盐城市政府评为“盐城市新型小城镇”。

社会事业

经济的腾飞带动了社会事业的同步发展。小城镇建设立足“高起点详规,高速度建设,高标准管理”,瞄准“住宅小区化,建筑规模化,道路标准化,企业园林化,功能配套化,集镇城市化”,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科学管理,精心构筑“工业成片、居住成块、商业成街、道路成网、绿化成荫”的新型小城镇框架。集镇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1.8平方公里发展到3平方公里,“四横四纵,两环对称”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通讯、文教、水电、卫生、娱乐等基础设施功能齐全,达到全市、县一流水平,成为省级新型小城镇、省30家重点中心镇联系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