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扬州市地图 > 宝应县地图 >
曹甸镇地图
曹甸镇相关地区地图:

简介

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镇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属楚地,名楚甸。据《曹甸镇志》记载,三国时曹操与孙吴构兵,航海而南,屯兵楚甸,故更名为曹甸。

自然资源

曹甸镇地处里下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沟河纵横。境内主要河流有古泾河、下引河、大溪河。气候特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降水量960毫米。全镇耕地面积6.3万亩,土地肥沃,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林业资源丰富。畜禽生产主要以鸡、鸭、鹅、生猪为主。盛产鱼虾、河蟹、龟鳖。紫圆牌茨菇、顺通牌水芹、绿草荡牌小麦、油菜籽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水稻、荷藕、茨菇、水芹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基地认定。

曹甸战役

曹甸镇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打破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东西夹击企图的重要战役。1940年11月,国民党驻皖东第21集团军7个团占领了津浦铁路西新四军活动地区周家岗、界牌集等地。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所部会同由山东南下的第112师霍守义部,先后攻占了阜宁县西南的凤谷村、益林、东沟等地,企图接应第21集团军继续向东扩张。为保卫苏北抗日根据地,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于11月29日集中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第2纵队和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共10个团,对宝应县曹甸地区的韩德勤部发起攻击。先扫清外围,予其重大杀伤。12月13日对曹甸发起总攻,由于缺乏水网地区攻坚作战经验,而且协同不够,攻而未克。此次战役历时18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新四军、八路军进行东西夹击的阴谋,歼其8000余人。新四军、八洛军伤亡2000余人。

曹甸四零烈士墓

1940年11月,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等亲自指挥了著名的曹甸战役。1957年11月,为纪念牺牲的革命先烈,在宝应县曹甸镇东首建成了“四零烈士墓”。1958年4月,陈毅元帅为“四零烈士墓”亲笔题词,钟期光上将撰写了祭文。陈毅元帅的题词是:在曹甸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你们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我高呼曹甸的英雄们,万岁!万岁!万万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扬州晨化科技集团

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6年3月,是主要从事有机硅和表面活性剂开发研制与生产销售的大型精细化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10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职工52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5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68人。拥有固定资产6570万元,总资产23848万元。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建有江苏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晨化”商标是江苏省著名商标。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质量诚信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AAA级资信企业,并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建有10000吨阻燃剂、10000吨表面活性剂、10000吨硅橡胶、5000吨胶粘剂的生产装置,主要产品有:阻燃剂、聚醚、烷基糖苷、硅油、纺织助剂、水性树脂、混炼硅橡胶、硅酮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塑料、纺织、印染、日化、农药、消防、石油开采、医药、机械、电子、汽车、电缆、建筑安装等领域,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曹甸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1940年10月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曹甸战役;1958年4月陈毅为四零烈士墓亲笔题词;1944年6月粟裕任校长的新四军苏中公学在曹甸金吾庄创办。曹甸镇历代人文荟萃,举人、秀才近百人。近代有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力,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陈鉴远,旅居瑞典的物理学家郝方照,国民党元老郝柏村等。

交通

曹甸镇交通便利,京沪高速公路从镇西部穿过,并设有交叉道口通达镇区,距宿淮盐高速公路车桥出口仅10公里,011县道、012县道、恒黄公路等公路交织成网,乡村水泥道路四通八达;规划于2010年开工2014年建成的淮扬镇铁路大动脉也将从我镇西部经过,时速将达250公里/小时;北距淮安涟水机场45公里,东距盐城96公里,南距江都苏中机场90公里;水运交通便利,临近京杭大运河,并有大溪河、宝曹河等航道;曹甸镇区“四纵四横”的集镇主体格局已经形成,建成了工业、商贸、行政、文教、住宅等五大功能区,供电、供水设施配套,镇内电话全部实行程控化,直拨国际国内长途,移动通讯、国际互联网等现代化通信网络覆盖全镇,公交直达宝应县城和其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