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集镇地图
夏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取得荣誉
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科技立镇”战略,自加压力、扎实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干群顽强拼搏,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2006年被省建设厅授予“安徽省园林式单位”,省委组织部授予2006年度“五个好”农村基层组织党委标兵,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乡级先进单位,2007年3月淮南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示范乡镇”。2003-2004年度“市级文明乡镇”、市第三届“文明乡镇”、省第一批“文明小城镇”。2005年10月夏集镇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配套完善
镇区范围内的道路,及通村主干道已全部实现砼化或黑色化,水、电、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道路亮化增添了集镇靓丽风景,有线电视已全部实现光纤传输,覆盖率达80%,程控电话、移动宽带网络全镇覆盖。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齐全,拥有省级示范初中2所,示范幼儿园2所,省重点成校、职校1所,是县首批教育现代化镇、省德育教育先进镇。职校年培养技工300余人,为实现工业强镇输送了大量工业型人才。
夏集镇为千年古镇
潼口寺、东岳庙至今香火依旧。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明显的亚热带海洋季风型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14.4℃。京杭运河“南水北调”工程宝应站建于境内。以龙虾等为重点,生态水产养殖已形成特色;以苏太母猪、肉鸡特禽为重点养殖,成为江苏省和扬州市示范基地。有省重点企业金夏纺织有限公司,形成以纺织、化工、电子三大产业为龙头,多种企业齐头并进的工业格局。电力供应充足。2005年镇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88、1.86、1.88亿元。集镇市场繁荣,人气旺盛。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有占地面积40亩的农民休闲广场,卫生院等公用设施。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网络设施齐全,有线广播电视及自来水进村入户,成为江苏省自来水普及乡镇新型示范小城镇和卫生集镇,1998年被命名为江苏文明镇。敬老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为江苏省文明敬老院。中心幼儿园和郭桥幼儿园为省一类幼儿园,初中普及率达100%。农历三月二十八月传统庙会,附近数万农民、工商业者、科技、医务人员来此赶集。
特色频现
本着体现个性化、特色化的构想,九年一贯制教育区、别墅区、行政办公区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时代广场的建成,人均40平方米公用绿地的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居民营造了休闲建身的好场所。一批批现代化、标准化厂房的建设,体现新型之镇的风貌。
工业园区
夏集民营工业园区现已吸纳152家企业落户经营。省级龙头企业安徽宏宇(米业)集夏集镇大米加工业方兴未艾,民营工业园区现已吸纳152家企业落户经营,省级龙头企业安徽宏宇(米业)集团独树一帜,固定资产已达10585万元,年实际加工大米48万吨,销售收入8.7亿元,利税6638万元。在区工委、管委正确领导和镇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业兴百业旺,夏集的贡品圆子、金丝馓子、绿豆丸子、腐皮千张等地方特产已由作坊式加工发展为工厂化生产,以它独特的风味,低廉的价格畅销全国。夏集镇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成为淮南市最大的农村商贸市场,休闲广场宽敞亮丽,欧式建筑新颖别致,社区配套布局全理,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夏集镇乡风文明政风清廉,先后被中宣部、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乡镇,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文明先进乡镇”,安徽省委组织部授予2004年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省首批“文明小城镇”,淮南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淮南市计生和综治先进乡镇。夏集镇人民将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为动力,愿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携手擎伟业,踔厉创辉煌!
城镇化进程加快
按照“做大规模,做好特色,文明开放、工业互动”的总体要求,采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强度投入的办法,集镇建设日新月异,集镇镇区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人。人均公用绿地40平方米。水、电、路、有线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齐全,拥有省级示范初中2所,示范幼儿园2所,省重点成校1所,年培养技工300余人。拥有一等甲级医院1所,伤骨科医院1所,民营医院1所,集镇整体功能已基本齐备。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全镇现有各类企业400余家,规模企业12家,亿元产品规模企业8家。产品门类众多,结构日趋合理。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打造投资载体、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等关键措施,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先后共有近百个项目落户夏集。初步形成了以纺织轧花、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服装鞋业、精细化工为主体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