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宅镇地图
曹宅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名人
郑刚中:郑刚中(1088—1154),字亨仲,号北山,金华曹宅人。南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出任温州判官。适遇自然灾害,采取以工代赈,缓解灾情,政绩显著,被秦桧赏识荐举。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宗正少卿、礼部侍郎。时秦桧用事,对金力主和议。刚中力陈和议之弊,不因秦桧荐举而附和。枢密院编修胡铨因上书请斩秦桧,祸在旦夕。刚中极力营救,由是得罪秦桧,出任川陕宣谕使,转任陕西分划地界使,与金使者谈判陕西地界划分。初,金使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力争不从。金使者又提出以大散关为界,取秦、商二州,刚中又坚决不允。升任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继任四川宣抚副使6年。任间行屯田,免杂征;严教训,重积聚;整军旅,强武备。金兵不敢犯。时有“宗泽猛虎在北,刚中伏熊在西”之称。蜀中富饶,秦桧令献金3万两并加派赋税,遭拒绝。秦桧怒其不听命,遂以赵不弃为四川总领官,代行其职,刚中拒不执行。秦桧恼羞成怒,加罪免官,流放桂阳军,再徙广东封州,卒。秦桧死,诏复资政殿大学士衔,谥忠愍。著有《周易窥余》、《北山集》、《西进道里记》、《经史专音》、《论语解》、《孟子解》、《春秋九六篇》。曹开泰:曹开泰,字佩弦,号珩圃,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学院李科试入县学第三名;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学院王岁试一等第一名,补廪嘉庆三年戊午科贡,就职训导,著有《宜弦堂诗钞》八卷,戴殿泗作序。翰林院编修,太子伴读。在曹开泰的倡导下,于乾隆六十年春建立北麓诗社,开始只有六人,后逐年增加。开泰在《豫立轩集》叙中写道:“乙卯春,予与方警斋、卲勿斋、暨及门方宋卿、张公颖(作楠的另一字),家立人(即曹位)辈,结‘北麓诗社’。”这六人中,方警斋是赤松石耕背村人,具体情况待考;邵勿斋,应为赤松中联一带人;方宋卿是曹氏门生;张公颖即张作楠,是曹的门生;曹位,为曹开泰从子和门生,于嘉庆四年病故。越二年加入诗社的陈仁言是洞源雅高村人,是曹开泰之门生。他是所有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在他加入诗社的嘉庆二年,才21岁,比张作楠小5岁,他的诗写得最显才气,是北麓诗社之翘楚,然而命短,于嘉庆五年病亡,时年只有25岁。这两个在诗歌创作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死,对这个刚组建不久的诗社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嘉庆七年,张作楠为同学陈仁言编诗集《豫立轩集》四卷,由恩师曹开泰作序。
张作楠:张作楠(1772—1850),字让之,号丹村,金华潘村乡(今曹宅镇)龙山村人。家贫,由嫂变卖首饰细软助其赴考,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由处州教授历任桃源、阳湖等县知县,太仓州知州,徐州知府,淮徐海通兵备道。任太仓知州时,有盗乘火灾行劫,侦知首恶,连夜逮捕,清早带回城里。百姓惊服破案神速。娄河淤塞,经疏浚排水,增加农田70余万亩。离任后,人汇集其事迹,刻成《娄东荒政》。后厌倦官场,辞职回乡,潜心研究天文。曾自行设计制作“浑天仪”。著有《新测恒星图表》、《新测中星图表》、《新测更漏中星表》、《金华晷影表》等。1912年商务印书馆编印的《新字典》中载:“星名但载二十八宿,其所列中星,皆依张作楠之中星表推算递加,其与民国纪元之中星不差分秒。”酷爱算术,与婺源齐彦槐、全椒江临泰为友,同研读西方数学。为官时,常须丈量土地,测算粮仓,因结合实用,著《量仓通法》5卷、《方田通法补例》7卷、《续编》3卷。其他尚有《八线类论》3卷、《八线对数类论》2卷、《弧三角举隅》3卷、《高弧细草》1卷。凡履任,必随带一批铜、木、石工人及雕版、制仪器、刻算书。居乡时,与曹开泰等组织北麓诗社。其他著作有《四书同异》、《乡党述注》、《翠微山房遗诗》、《梅簃随笔》、《书事存稿》等。有三子,皆令务农、工,说:“世俗读书为科名,及入仕,则心术坏。吾不欲其堕落也。”
黄人望:黄人望(1880—1948)又名国华,字伯殉,后改字为百新,生于清光绪6年(1880年),金华曹宅大黄村人。其父以上三代均为地方名医,常免费施医于贫民,倍受乡人称赞。黄人望自幼受优良家风熏陶,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年轻时经清政府岁科两试,成为金华府学廪生。清末受浙江同乡、民主革命先驱章炳麟、蔡元培、陶成章等人的影响,很快接受民主及维新思想,于1905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经济系。留日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自此,黄人望就投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学毕业,回国后,以清政府中书职务掩护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曾先后在北大、北京高等师范学堂、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讲师、教授。在北大,黄人望与著名教育家马叙伦志同道合,立志改革旧教育,成为挚友。“五四”运动期间,黄人望积极支持爱国学生运动,并因参加学生游行而被军警打伤而住医院治疗。黄人望对家人严格要求,对乡人却热心善良,他常出资接济穷人,众多乡亲得到他的资助;他支持公益事业,曾捐白洋1000元在家乡办学;他还带头倡修金华曹宅大佛寺,至今受到乡人追怀。抗日战争时期,黄人望协助吕公望办理浙江难民救济事宜难民工厂副总经理,中央赈济委员会浙江办事处主任等职,两人惨淡经营,以工代赈,解决了很多难民的温饱问题。任浙江时民政厅长的阮毅成.在20世纪90年代仞曾在台湾报纸上著文缅怀吕、黄2人。晚年,黄人望对国民党的腐败感到痛心和失望,1945年抗战结束后,他着手整理修改自已在北大用过的教材和讲义,准备离开政界重上教坛,台湾大学闻讯后于1946年秋发来聘书,然而黄人望却因突发脑溢血病而偏瘫,无法应聘,两年后病情恶化而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