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镇乡地图
车镇乡相关地区地图:
企业风采
滨州亚泰油棉有限公司:滨州亚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油棉加工和饲料生产及肉牛养殖为主导的民营企业,以收购加工棉花生产棉短绒、棉籽油、棉、棉皮以及饲料等产品,集技术开发、生产和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型股份制民营企业。1995年1月,由董事长蔡清禄发起2名自然人成立了滨州亚泰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800万元。现有员工23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人。公司总资产7030万元,固定资产2967万元,净资产3093万元。拥有及轧花、剥绒、榨油、浸出、精炼于一体的成套生产加工设备及全套饲料加工设备。现有轧花生产车间2处,剥绒车间2处,榨油车间一处,浸出车间一处,饲料生产车间一处,肉牛养殖场一处。现有90型轧花机2台,98型轧花机2台,6MR-141A型剥绒机37台,160型打包机2台,日处理原料200吨植物油浸出生产线一条。年可加工皮棉1.1万吨,毛棉籽6万吨,产棉短绒5760吨,棉籽油8100吨、棉31200吨,棉皮13200吨,生产优质蛋白饲料2万吨,出栏肉牛500多头。无棣鸿丰棉浆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由德州乐陵市鸿通棉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长祥先生注资3456万元组建的。该项目占地300亩,项目区由棉花收购区、棉花加工生产线、棉浆生产线、产品储存区、科研办公及辅助区6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达36000平方米,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棉花加工生产设备,形成全方位、多级别皮棉加工能力,生产工艺采用在对棉花深加工后,再将棉籽短绒剥光加工成棉浆,以生产棉仁蛋白,将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预计2006年9月份竣工投产。目前,棉花生产车间已基本竣工,正在设备安装阶段。办公楼、科研楼、宿舍楼以及棉花收购平台正在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皮棉2.5万吨、处理棉籽5.5万吨、纯正色拉油3万吨、棉仁蛋白3万吨、棉浆5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创利税6180万元。
综合治理
7、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民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抓好信访工作,每月3日做好“信访日”活动,热情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良好,乡村安全网络健全,落实重点区域、重点村责任人制度,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年内全乡无重大刑事案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乡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8、少数民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解除回族五保老人的后顾之忧,在五营村建设了全市第一所回民敬老院;加快新农村建设,2007年,五营伊安住宅小区全面启动。同时,发挥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的优势,引导他们抓好畜牧养殖业和屠宰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以全县第一个党支部革命业绩陈列馆为依托,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五营村与武警边防支队于2007年缔结了“双拥”共建单位。9、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认真抓好文明单位及文明村的创建和巩固提高,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诚信、友善、守法、奉献”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治理农村“脏乱差”,彻底整治“三大堆”,并落实了长效机制。村级办公场所及文化活动室建设上水平、上档次,年内共完成村级办公、文化场所建设19处;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全乡公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五营张家从立国“老百姓”事迹被省市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白鹤观村翟洪兰被评为“全市十大孝星”之一。蒋桥村连续第3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07年我乡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小张邢王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旅游文化
革命业绩陈列馆:在中共无棣县第一个支部建立72周年之际,中共无棣县委统战部为加强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和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经研究决定在革命先驱冯景恩同志的诞生地,即中共无棣县第一个支部旧址车镇乡五营村建立中共无棣县第一个支部革命业绩陈列馆,作为无棣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全县人民隆重推出,该馆的隆重推出,以期展示“七十二载党旗指引革命路,五营六村回汉同心奔小康”的壮丽画卷,并鼓舞各族人民在新的革命征程中团结进步再创辉煌!该陈列馆展出的第一部分是“烽火篇”。“烽火篇”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集中介绍中共无棣县第一个支部——五营村党支部建立的历史背景、组织概况,以及党支部书记冯景恩的年表。“烽火篇”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冯景恩同志的光辉业绩。李佐车墓:李佐车墓俗名“保全庙”,位于县城北17公里的车镇乡车镇村北0.5公里处。民国《无棣县志》载,“汉广武君李佐车墓,城北三十里。”1955年立案。1964年,经省批准,对该墓进行挖掘。该墓为一长方形砖券墓室,墓室入口曾遭破坏,在墓门内发现背铁链人骨架一具,墓室四壁彩绘尚存,墓主及随葬品全无,现已平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