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滨州市地图 > 无棣县地图 >
柳堡乡地图
柳堡乡相关地区地图:

文教卫生

乡内有初级中学2处,定点小学4处。乡级卫生院1处,村级医疗合作点21处。科技服务网络畅通,技术引进和开发有较大突破。为整合教育资源,投资200万元,能容纳24个教学班的综合教学楼正在建设,初级中学实现寄宿制。

行政区划

1946年为柳堡区,1958年设立柳堡公社、常家公社,1984年改柳堡乡、常家乡。1996年,柳堡乡面积85.4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柳堡街、冯王、郭义、赵王、阎家、杜柳、刘柳、大王柳、胡柳、李柳、汪家庙、周柳、南家庄、黎敬东、黎敬北、黎敬西、大苟家、宋家、四教房19个行政村;常家乡面积170.1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常南、常北、常西、王干家、杨庄子、辛庄子、杨姑娘、邢家瞿阝、孙家瞿阝、小苟家、谭庄子、傅瞿阝段家、傅瞿阝张家、傅瞿阝王家、傅瞿阝苏家、西岳里、东岳里、箭里、崔庄子19个行政村。1997年,撤销常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柳堡乡。2010年8月31日无棣县政府正式批复柳堡撤乡设镇。11月27日,柳堡乡正式撤乡设镇,全镇面积256平方千米,辖38个行政村,人口3.3万人。

民营经济发展

以渔粉饲料、鲨鱼刺加工、苇帘加工、不锈钢制造、翻砂铸造、机械加工等产业为主,2004年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5280万元,民营经济营业收入突破3.5亿元。

企业发展

柳堡乡通过以商招商、以诚招商、以惠招商等措施,大作招商文章。2005年上半年全乡在建、投产项目11个,在谈项目8个,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招商引资实现突破性进展,全年招商有望突破2亿元大关。

特色农业

枣业:牢固树立“祖宗产业”意识,现拥有小枣树80万株,其中结果树35万株;冬枣25万株,其中结果树6000株。实施“枣标准化生产”,品质优良,以个大、皮薄、味正、含糖量高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曾三次荣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棉花:不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把棉花生产作为旱作农业的强项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2005年全乡共植棉7.8万亩,棉花已成为柳堡乡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带动了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
畜牧业:畜牧养殖业迅猛发展,全乡肉鸡存栏量达286万只,拥有草场16万亩,牛存栏量12600头,羊存栏15800只,有杂交波尔山羊3000只,引进养殖新品种樱桃谷鸭,越来越多的农民靠畜牧养殖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特有资源:芦苇湿地:丰富的荒碱低洼地,独有的生态治污技术,非常适合造纸、印染、皮革等工业项目发展。

经济发展

柳堡乡结合自身土地资源丰富这一实际,积极引导群众立棉为业、科技植棉奔小康。在棉花生产中推出“五个一”举措,不断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即“统一供种、统一供化肥农药、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采取多种措施恳荒造地,2006年全乡净增耕地一万多亩,人均植棉超过4亩,植棉面积迅速突破12万亩大关,占全县有棉面积的四分之一。随着规模化植棉框架的形成,各种形式的小“农场主”应运而生,他们在种植自家责任田的基础上,有开发村里荒地植棉的,有到邻村、邻乡承包土地植棉的,有引来外商植棉的,还有以上方式兼而有之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人均、户均植棉面积和劳动强度、密度大大增加,这对植棉的机械化、现代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聪明的柳堡群众没被种棉所累,而是做到了足不出户照样植棉挣大钱,他们在整个棉花生长季节都雇佣“劳务大军”来给他们从事棉花的种植、管理、摘拾、运输,他们足不出户照样能料理好棉花,植棉大户当上了“大老板”。由于措施得力,2006年全乡棉花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涌现出了杨家、谭家、崔家等10多个植棉专业村和杨宝训、杨树亭、徐海强等百名植棉大户。在这里规模化植棉凸显其综合经济效益,仅植棉一项今年全乡人均增收三千元,该乡杨家村植棉面积达1.3万亩,户均植棉超过50亩,人均增收超万元,全村植棉可创产值1200万元,成为靠农业年创产值超千万的“龙头老大”。

区位优势

柳堡乡既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又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滨博高速、威乌高速、黄大铁路穿境而过。省道新海路横穿境内17.5公里,与张东路、水柳路、蔡古路、东滨路等省、县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实现了村村通等级柏油路。盛产枣、棉、粮、畜等。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是胜利油田的主采区之一。河流、水库星罗棋布,22万伏变电站1座、11万伏2座,通讯、宽带网网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