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宜春市地图 > 万载县地图 >
赤兴乡地图
赤兴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电力和瓷土是该乡的两大资源优势。两个电站的装机1265千瓦,年发电量600万千瓦小时,与赣西电网并网,电力资源十分充足,能满足耗电量较大的企业生产。瓷土资源品位好,质量高(铝含量大于22%,铁含量低于0.4%,储量大、便于开采。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乡政府驻地,距湘赣公路8公里,离浙赣铁路70公里,320国道29公里。通讯发达,程控电话覆盖率在80%以上,移动电话,BP机已开通,信息、传递便捷。1998年实现财政收入12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75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815万元,农业产值1936万元,粮食产量6300吨,农民人均收入1650元,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逐步迈进。赤兴乡企业私营生产为主体,个私经济从无到有,涉及电力、花炮、造纸、轧钢、建材、食品、塑料制品、木竹加工、矿产开发等各个领域,个私企业总数达28家。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完善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全乡拥有皂下、书堂、白杨树、岩前水口四座水力发电站,年发电量8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收入160万元以上,实现了电力自给有余;投资320多万元对全乡4条村级公路进行全面拓宽改造,铺设水泥路面,开通了光缆有线电视,解决了山区农民看电视难;基本普及程控电话,总量突破500余部,密切了赤兴与外界的联系,加快了信息流通。

历史沿革

1986年全乡有13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137人。1992年17个行政村,127个村发小组。1996年合并为11个行政村,书堂、黄家坊并为书堂村,楼山、盘山并为楼山村,花桥、南源、下洞、中山、上洞并为花桥村。2003年合并为7个行政村,书堂、排上、太源、岩前、杨山合并为书堂村。2005年7个村,设一个街道居委会,下设131个村民小组。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乡有12293人。2005年总人口有11997人(均为汉族),人口出生主为12‰。

旅游资源

在赤兴乡花桥村,还保留着铸造过湘鄂赣银元的工厂。据有关资料,1928年7月,彭德怀、黄公略等领导了平江起义。1930年5月,在湖南浏阳、湖北道城、江西修水、万载一带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9月,根据地逐步发展,各县成立了工农民主政府,随之筹建各县工农银行。1930年11月成立“平江县工农银行”,1931年元月成立了“万载县工农兵银行”和“浏阳工农兵银行”,1931年7月成立“宜春工农兵银行”,发行了光洋票、银洋票和银币等。1931年11月,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为集中财权,统一发行票币,在江西修水县成立了“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新币,面值有一角、二角、三角、五角、一元、一百文、二百文等。红军长征之后,根据地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这些红军时期的纸币等,成了国民党白军的重点查抄对象,谁收藏这些纸币,就要被抓去杀头。因此,当时的革命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些纸币等藏在墙缝树洞等处,才躲过白军的搜查,保留至今,殊为不易,是非常珍贵的革命文物。

自然条件

赤兴乡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日夜温差较大,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1月份平均气温4℃,7月份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800毫米,全年无霜期约246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赤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山区乡,有1/4的山地是沉积岩。最高点心杨桐岭,海拔860米,最低处是官坑。山中各溪流江入双桥河中,土壤以红壤为主。

地方特产

长石:有钾长石、钠长石及钾纳长石。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形成高岭土,深部则为长石,多为细晶岩脉侵入形成,也有部分为伟晶岩脉型。长石呈脉状产出,脉幅宽一般为1~5米,长几十至几百米。主要分布于赤兴乡淅桥、皂下村、仙源新市村、茭湖乡槽头村,储量估算约为100万吨左右。长石用途多为化工原料,如用做陶瓷坯体配料、釉料玻璃熔剂、搪瓷原料等。钾、钠长石开采始于2001年,以赤兴乡为先,继而仙源、白水、茭湖逐步开发。至2001年底开采量达4万吨。矿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浙江等地。2005年开采量达5万吨。

基础建设

希望工程建设:赤兴乡新建卫生院门诊楼1栋,1995年完工使用;新建住院部1栋,1999年完工使用,总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2005年有教职工17人。乡村医疗保健所7所,医生23人,做到上病不出村。
集镇公路建设:2000年对赤兴街道1公里进行路面水泥硬化。2003年投资120万元将新华公路5公里进行路面水泥硬化;2004年投资11公里进行路面水泥硬化。同时延长赤兴街道1公里水泥公路硬化,街道两侧的旧房旧店拆旧建新,基本建成商贸一条街。
政府办公楼改造:2002年投资120万元对乡政府机关办公楼进行拆旧建新,新建办公楼两栋,计生服务楼1栋。新办公楼宽敞明亮,院内环境优美。2005年投资18万元对社会敬老院进行全面改造,院内环境赫然一新。2004年书堂村投资15万元新建村部办公楼;浙桥村投资13万元新建村部办公楼;新华村投资16万元新建村部办公楼;2005年花桥村投资6万元对村部办公楼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