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宜春市地图 > 万载县地图 >
仙源乡地图
仙源乡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仙源境内,各种资源极为丰富,不仅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和砼矿石资源,其毛竹资源是这里的一大优势,旧时,这里的农民利用毛竹来生产传统的表芯,制作油扇,蜚声商阜,直到90年代初期,全乡仍有手工纸槽120多个,年产表芯5万多担,到90年代以后,乡建起了机械造纸厂和竹器工艺厂,于是许多农民由原来的传统加工,转为出卖原材料了。绿色食品豆腐是仙源的一大特色,久负盛名,仙源豆腐好吃的主要原因:一是用来制作豆腐的原材料黄豆都是产自各个农家,全部使用的都是农家肥,没有化肥、农药的残余,安全、卫生、营养丰富;二是用来制作豆腐的水是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含铁质以及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三是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从选料、浸泡、磨桨、冲水、烧煮(加温)、过滤、放天然石膏直到最后兑水,总共八九道工序;四是空气清新,不存在任何工业污染,据仙源《王氏族谱》记载:清乾隆年间,朝廷一钦差大臣巡游到此,在一家“王记饭庄”品尝了仙源的豆腐后,其赞美曰:“得天地之灵气,白如霜,嫩如髓,清香可口,实乃美哉、妙哉”,由此可见,古时,仙源的豆腐就名不虚传。

历史

仙源,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古色古香的祠堂、庙宇、古桥等许多民间古式建筑随处可见,有些虽然遭到文革时期的破坏,但外貌仍保存完好。民间曲艺,唢呐、灯彩等许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其民舞《十盏花灯》,1986年编入《江西民舞集成》一书,大革命时期,这里的老百姓为了配合红军剿匪,涌现出了许多媳妇送丈夫上前线,父亲送儿子去当红军的许多动人故事,由此而产生《十送郎》、《送儿当红军》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山歌,流传至今。

基础建设

1986年,仙源乡的集镇十分落后,整个仙源街还不足20栋房子,街道破烂不堪,路面高低不平。1996—2005年间,通过政府统一规划,仙源的街道建设焕然一新:街道两旁高楼叠起,其中商品房已达400多户,街道总长1公里,占地500亩,总面积50万平方米,并已实现“四化”即街道楼房化,路面水泥化,两旁路灯化,街前街后绿化,1999年开始,每月逢3恢复了墟日,日销售额10万元以上。2005年乡政府机关大楼进行了彻底改造,场地已全部铺上了水泥,四周种上了各种苗木花草,乡政府大院已成为一个春有百花争艳,夏有清风凉爽,秋有桂花飘香,冬有瑞雪寻梅,一年四季景致各异的办公场所。境内共有水库水陂(坝)75座,总蓄水量为8万立方米。2003—2005年,由国家立项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在新市、仙源两个村全面实施,共改造了中低产田3500亩,修复了仙源、新市水堤总长1300米,修建水渠全长1.6万米,大小桥梁13座,总投资320万元。1988年,仙源乡修通了由界岭村到湖南富溪的边界公路,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2005年10月,双桥至仙源公路(简称双仙公路)硬化改造工程全面动工,全长23公里,总投资128万元,其中地方配套资金3万元/公里,双仙公路完工后,不但缩短了2.5公里路程,还为仙源老区的红色旅游,绿色观光创造了条件。仙源乡的有线电视从1997年就已开通,但用户只能收到11套节目,2000年由县广电局直接输送电视信号,用户能接收28套节目,安装用户达210户。移动通讯,联通通讯也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全面开通。2005年10月,新市村移动塔建成,基本上能覆盖全乡,电话普及率达75%,全乡装有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共1200部(含各机关单位)。仙源乡的社会敬老院始建于1986年,1988年使用,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房间42间。2005年原主体楼被拆除,进行重新设计,2005年6月动工新建。主体楼面积648平方米,总投资20万元,其中,上级民政部门拨款15万元,乡财政拨款5万余元,11月份已全部装修完工。楼内设有老年健身房、电视室、医疗室、娱乐室等多功能的老年活动场所,现有老年人75人。

革命传统

仙源是革命老区,历史上曾为军事要地,大革命时期留下的革命旧址有36处之多,这些旧址先后被列入省、市、县分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2004年11月入选江西十大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仙源乡政府大院驻设在原苏维埃政府旧址旁(即王家老屋),占地面积11734平方米。2005年乡党委书记王国勇、乡长尤松树。

文化教育

仙源有初中一所,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5227平方米,运动场地5000平方米,总面积达5181.88平方米(含学生宿舍),总投资175.22万元。从1992年到2002年共建有宿舍楼,教学楼等12栋,2005年有教学班9个,学生总人数500人,教职员工31人,其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23人,获中学一级教师职称的有16人,中学二级教师职称有8人。2002—2005年,仙源初中的教学质量是万载县农村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1996年—2005年,仙源初中先后被地区(市)评为“优秀学校”,“总分排名第一”等等。1999年官元山撤销后,原官元山初中和官元山林场完小,划归仙源乡管辖,集中了资金,优化了办学条件。2003年,仙源有小学13所(含3所小学分校),由于并村,先后撤销了青山小学和山枣小学。2005年界岭村并株木村,又撤销了界岭小学(为方便学生入学,仍保留了教学点)。至2005年末,全乡共有小学9所,教职工75人,其中大专学历专科学历6人,中师学历69人,获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29人,小学一级教师职称有39人,全乡小学有学生1072人。香港邵逸夫先生于2002年投资18万港币在仙源乡新市小学建成“逸失教学楼”,上海洞天镇于2003年投资20万元建成“海欣希望小学(仙源中心小学)”。

卫生

50年代,仙源乡只有1个中心卫生院和一个联合诊所,10个村级医疗诊所。中心卫生院只有两间病房,8个床位,全院医务人员仅9人,1995年新建了面积为2520平方米的卫生门诊大楼,共有6间病房24个床位,至2005年,卫生院又扩建了医疗室等,整个卫生院占地5亩,建筑面积1892平方米,内设13个科室,医务人员21人,其中取得中级职称的有5人,初级职称的有16人,村级医疗诊所8个。卫生院年接待各种病人达7204人,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