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木营乡地图
椿木营乡相关地区地图:
党政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打响了艰苦奋斗,解决温饱的扶贫攻坚战。1986年,掀起了以地膜技术为显著特征的第一场“白色革命”,狠抓地膜苞谷两段栽培和高产洋芋栽培,基本解决了一万多高山人们的吃饭问题。进入90年代,为解决用钱难问题,高山人们掀起第二场“白色革命”,广泛开展地膜烤烟“三先两高”的新技术推广,一举使人们收入大幅度增长,并打破了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上地区不能种烤烟的神话。此后,高山人民响亮提出“生在山,长在山,出路在山”的奋斗口号,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入手,走出了一条“稳粮、抓烟、壮畜、活商、兴林、采矿、种莱、栽药”农村发展新路子。如今已形成“烟、畜、药、林、莱”五大支柱产业齐驱并进的良好势头。药材面积达5000亩,人平种植烤烟1.06亩,面积每年稳定在13000亩,反季节蔬菜5000亩,人均拥有一亩经济林,日本落叶松覆盖面积6万余亩,年畜产值在500万元以上。2003年,全乡财政收入230万元,人均创税居全县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1920元。同时,基础环境明显改善,椿木营至宣恩、恩施、鹤峰的三条土公路黑色化工程已全线启动,基本完工;通村油路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电力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装机1万千瓦的罗鼓圈水电站建设工程正在施工;移动通讯建设已初显成效,全面开通,现正在发挥作用;集镇亮化、净化工程共争取资金40万元,路灯亮了,排污畅了,群众乐了。为此,乡党委、乡政府被省、州、县评为“五好乡镇党委”和“模范公务员集体”。
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是宣恩的第一高山、属武陵山脉,位于椿木营乡的南部、长潭河侗族乡后河村之北缘。分大小七姊妹山,总面积26000亩,核心区7394亩。最高峰火烧堡2014.5米,最低处巴山坪1230米,相对海拔734.5米。因有七个山峰依次排列故名。七姊妹山群峰峥嵘,瀑布高悬,动植物资源富有。水量充沛,山体、孤峰、怪石造型奇特,大小瀑布多姿多彩,是原始森林观光探险旅游的胜地。挺拔俊秀的大七姊妹山,凌空腾起的剪刀夹峰,婀娜多姿的石柱峰,千姿百态,大小景观点数以百计,将整个七姊妹山系绘成了一幅多彩壮丽的画面。七姊妹山,属原始森林。山中有野生动物146种,其中兽类45种,鸟类64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18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大鲵(娃娃鱼)、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獐、林麝、苏门羚等。珍贵植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一种,二级保护的6种,三级保护的10种,湖北特有植物3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珙桐,分布面积达一万余亩。七姊妹山,药用植物分布面积较广。较为突出的有天麻、黄连、芍药、党参、竹节人参、扣子七、算盘七、黄精、绞股蓝等。七姊妹山,曾得到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专家进行协助考察的技术鉴定,证实她是鄂西南动植物资源的一个基因库,是值得开发的一块旅游胜地。七姊妹山景区内有宜人的森林风光,茫茫林海,峡谷幽深,溪流湍急,群峰耸峙,是人们探险寻胜和避暑消闲的胜地。
重要景点
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酉水之源
酉水之源
酉水之源在哪里?曾有三个说法:一是在贵州铜仁,二是在重庆秀山,三是在湖北鄂西。其实它在海拔1800多米的宣恩椿木营。云遮雾罩的七姊妹山上,在被称为古代植物活化石--中国鸽子花的珙桐群落里,是酉水的第一线清泉!,和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一样,酉水的源头也是一些泉眼。隐于密林中的内口溪,一眼喷泉四季长流;一片沼泽中的冷浸田,密布的泉眼汩汩不断;四周群山高耸,山谷乱石嶙峋,一块巨石酷似石棺,棺材溪从原始森林中不屈不挠穿过。三个源头,带着七姊妹山——七位仙女的乳汁,带着天风神露,奔腾前行汇于棺材沟。酉水就在这里形成一条河,流经罗锅川,流经白水河,一路接纳众水,成为一条四季长流的河!
历史文化
椿木营被称为“恩施屋脊”、“宣恩之巅”是一片古老神奇而又充满希望的热土。当年,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这片土地上几进几出,建立苏维埃政府,给贫困的人们带来党的温暖和希望的火种。这里属革命老苏区。过去,椿木营是一个水、电、路三不通的地方,自然条件极为艰苦,“山下开桃花,山上飘雪花”、“清明不断雪,谷雨不断霜”、“壳叶当被,清水当油,竹棍当灯,辣椒当盐,蕨米当饭,和渣过年”是对其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