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镇地图
大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大河在清代以前名“青林嘴”,清肃亲王率官军追剿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至此改名为大河口沿用至今,1913年(民国二年)设立大河乡。1936年实行联保制,大河联保共辖八个保,1940年改联保为乡,乡公所设在老街文昌宫。解放后,1949年冬成立了大河乡解放委员会。1952年春,土地改革完成后建立乡人民政府,辖十一个大队,1958年9月废乡建立人民公社,1983年撤人民公社,恢复乡名。1990年撤乡建镇,大河乡更名为大河镇。2005年4月乡镇机构改革将白院乡与大河镇合并命名为大河镇,辖20个行政村、三个社区。现任中共大河镇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为:书记张元明、副书记:岳福荣、王均涛。现任大河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魏传信。现任大河镇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镇长:岳福荣,副镇长:陈国文、张丽。镇内设四大办公室: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维稳办。社会事业
大河镇现有中学一所,镇完小二所,村小学二十所,民办私立小学十二所,十余所幼儿园,初高中在校学生2160人,小学在校学生3380人,中小学有教职工268人(含私校教师),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1%,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达标,中学及完小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教学环境明显改善,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有大河中心卫生院,大河镇卫生院,大河镇白院卫生院三家镇属医院,大河中心卫生院属乙级甲等卫生院,现有业务用房1800m2、床位41个,医疗机械齐备,有卫生技术人员42人(其中有中级职称16人)。2004年投资200多万元动工新建的中心卫生院医技楼即将竣工,将极大地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同时20个行政村均建有村卫生站(室),社区有个体医疗服务点8个,药品超市及私营药店5个,83%以上农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群众就医方便,看病不再难。镇计划生育服务站1997年度评定为乙级计生服务站,医疗设备齐全,能开展“五大”计划生育手术服务。乡镇企业
大河镇属河谷槽区,山脉主要为南北走向,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锑、铜等,在磨盘落田村还有储量较大的金矿,已探明煤储量为11亿吨,占全县煤储量的7.8%。2004年原煤产量101.2万吨,占全年计划96万吨的105%,比去年同期增长53.8%,生产洗精煤13.2万吨,占年计划13万吨的101%,比去年同期增长26.9%,生产焦炭37.2万吨,占年计划28万吨的132.8%,比上年同期增长44.7%。完成煤炭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完成贴息贷款项目建设6个,总投资3293.1万元。实现乡镇企业产值2.98亿元,比上年增18%。畜牧:2004年全镇饲养能繁母猪9450头(其中大河乌猪母猪4405头);生猪存栏5.34万头,出栏7.02万头;猪肉产量7840吨;大牲畜存栏1.03万头(匹),出栏肉牛1000头;山绵羊存栏8240只,出栏3165只;家禽出栏6.13万羽。实现畜牧业产值7678万元,畜牧业收入6407万元,畜牧业产值和收入分别占农业产值和农业收入的50%以上。
林业:完成工程造林750亩,占计划100%,对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补植补造3400亩,占计划93.6%,义务植树完成32.1万株,占计划107%,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完成沼气池150口,节能炉灶200眼,占计划100%。森林消防工作创造了连续14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水利:该镇水资源总量9904万立方米,地表水年流量8500万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200万立方米,有水域面积3367亩,河流面积2377亩,库塘水面990亩;有两座(小一型)、两座(小二型)水库和一个自来水厂,总容量共804万立方米。水利化程度34.76%。县内最大的块泽河流经该镇11个村委会,还有者竹小河,铜厂小河,白马小河流经15个村委会,流域面积2.38万亩,2004年投资74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580万元,群众自筹105万元,共完成水利工程260件,治理水土流失2.6平方公里,新增排灌面积150亩,及时修复响水大沟、白马大沟、者竹大沟险段,完成白马、红石岩水库除险加固灌浆工程。精神文明:全镇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三会”精神,扎实地开展了掀起学习“三个代表”新高潮、“双为”教育活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团员青年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科技知识学习,大力开展了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集镇创建活动,在集镇区和各村委会普遍开展了整治脏、乱、差活动。2004年全镇创建十字路“六村十好”生态文明小康建设示范村,上麻格县级文明村,大河煤炭分局、磨盘小学两个县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