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坎镇地图
松坎镇相关地区地图:
党政
松坎镇多形式庆祝建党86周年:2007年,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松坎镇开展了一系列纪念和庆祝活动。如:组织各支部党员召开座谈会,学习党章、党史,畅谈党和祖国的光荣历史和奋斗历程;组织300多人的游行集会,并到松坎镇红军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纪念活动;组织全镇党员召开“七一”表彰大会。通过一系列庆祝活动,使全镇广大党员深受一次党史和党的知识的教育,广大党员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和良好的工作绩为党增辉添彩。
松坎镇启动农村底保金集中发放仪式: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惠农惠民政策,积极推进政务公开,2007年8月26日,松坎镇启动农村底保金集中发放仪式,本次集中发放低保金82245元,惠及困难群众412户890人。通过集中发放的形式,让真正困难的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共享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低金发放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不断增强民政工作的透明度,实现救急和救贫的目的。
松坎镇“流动远教”进村寨:2008年,桐梓县松坎镇远教办将播放设备背到群众相对集中的地方,利用群众晚上休息的时间开展流动远程教学,组织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农村土地政策法规、经果林栽培管护、速生蔬菜栽培、生猪养殖技术等远程教学课件。截至12月08日,已组织开展教学10次、培训人员500多人次。
下辖村
王家坪村上坝村茅坎村茶店村花园村岩椅村水柴村柏山村楠木村罗里坎村许家坪村清水村三元村罗万村乐坪村三坝村水通村
自然风景
镇境内名胜有护国军官冢、马鞍山昭忠祠、沙湾土司衙门、朱山子普陀寺、元代松坎堰等。镇境名胜有护国军官冢、马鞍山昭忠祠、沙湾土司衙门、朱山子普陀寺、元代松坎堰等。松是黔北大门的门坎,川黔公路穿镇而过,街后正是那条通船的来时的水路。古名夜郎溪,后叫松坎河,属长江上游的一小支流,水清鱼肥是这里的特色,小镇人以它为荣,洗菜。洗衣等。全成了生活用水,正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后来人口巨增,由于生活上的疏忽,河水受到污染,尤其是近几年来,河水已在快速的减少。松坎河的两岸是高山,东有白马山,西有尧龙山,松坎有新,老街之分,中间以垮山为界,界北老街,又呌五星街,有卫生院、农具社、松坎中心小学就座落在街的中部,统管全区小学。场坝也设在这里。界南新街,又呌沙湾,是区政府、银行、供销社、邮政、粮食仓库、汽车站等所在地,垮山是条长约150米的公路,这里地处尧龙山脚下,当年植被少,每当大雨倾盆时常发生山体滑坡,人们便呼它垮山,这段傍山险路既无人居,又无路灯,天黑以后便少有人行,加之1952年初,曾悬挂过被剿匪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毙的十分顽固的土匪头子张XX的人头,一个“鬼”字让人望路止步。小镇是条长约三公里的独街,现人口已将近2万。
资源
松坎镇煤炭可开采储量2亿吨,且资源赋存条件好品位高,现有煤矿7对,年设计生产能力近100万吨。深圳东阳光公司还兴建了年产30万吨的茅坝沟煤矿和60万吨的水柴煤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十里桃花”沿河争艳,春色醉人;“雷子溶洞”怪石嶙峋,凉风怡人;“水柴水库”碧波荡漾,风光迷人;“小河峡谷”猴群嬉戏,山水依人。镇内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可观,现有小水电4座,装机1400千瓦。有110KVA变电站1座。
红军长征
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入湖南同红2、6军团会合,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1月中旬,薛岳兵团2个纵队8个师尾追红军进入贵州,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等地,先头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以2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3个师分向湄潭及遵义以南的刀靶水,懒板凳进攻;川军14个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个旅已进至松坎以北的川黔边境;湘军4个师位于湘川黔边境的酉阳至铜仁一线构筑碉堡,防堵红军东进;滇军3个旅正由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2个师已进至贵州独山、都匀一线。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四川。如渡江不成,则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并伺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1月19日起,红1、3、5、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8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等地推进。24日,红1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28日,红3、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红1军团一部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2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此时,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演出了一幕军事史上著名战例——四渡赤水。
经济
镇驻地松坎场,工商业集中。清代迄民国中期,綦岸川盐经松坎河航运入黔,是航运重要码头,成为川黔两省数县商品集散地。集镇沿210国道延伸,纵长约2000米。文化教育设施有初中1所,完小2所,医院1间,电视差转台1个,自来水1间,还有运输、农具制造、制鞋、印染、缝纫、食品油料、棕竹、藤、木加工等行业。松坎编织的黄藤椅,享誉中外。集镇市场活跃,逢农历一、六赶场,每场入市2万余人,2006年,松坎镇财政总收入实现565万元,企业总产值达1.80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501元。“十一五”期间,松坎镇党委、政府突出“工业发展、基础设施、结构调整、集镇建设”四大重点,按照“工业强镇,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在工业方面,重抓煤炭、冶金、建材行业,力争工业产值突破2亿元,税收突破1千万元;在农业方面,重点打造“十里河谷示范带”,走“果、蔬、畜、沼”之路,努力发展经果林1万亩,商品蔬菜5000亩,沼气池2000口,生猪2万头,农业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的目标,倾力打造“农业特色乡镇,工业经济大镇,商贸繁荣重镇,黔北明星集镇”。特色农产品有:蜜桃,李子,木瓜,油桐,棕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