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盐城市地图 > 大丰市地图 >
大桥镇地图
大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大桥镇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1个居委会,110个社,总人口1800余人,耕地面积1400亩。集镇人口5600人,其中非农户口3600人,个体工商户1200户,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5600万元,乡镇企业生产总值2800万元,实现利税60万元,财政税收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
(一)常规农业稳步推进。该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常规农业生产是该镇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产小麦950吨,水稻1900吨,玉米1200吨,油菜850吨,花生400吨;年出栏生猪1.4万头,小家禽2.2万只。
(二)产业结构调整稳中求快。近年来该镇按照“保大枣、兴蚕桑,重点打造核桃品牌”的思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00年该镇沿大升公路线栽植大枣2500亩,形成8公里大枣长廊,目前已顺利投产,可年产大枣750吨,大桥大枣以脆、香、甜、水分充足等优点,享誉市内外。2007年新建一步成园3000亩,目前桑树长势良好,可望今冬嫁接明春投产,可实现年发蚕种5000张,产茧17.5万公斤。省林科院在该镇10、15村实施“林业厅长”工程,建起了优质核桃实验基地500亩,核桃高稼实验成功,今年已初步投产,可望成为川东北核桃穗条供应基地。
(三)基础设施完善。投资5万元维修改造老观斗渠,和马槽沟农渠(新建和维修山平塘和蓄水池35口),确保该镇水稻满栽满插,投资250万元,建人畜饮水卫生井310口,蓄水池35口,集中供水站10座。配套设施齐全,保证了人人吃上自来水,告别了过去挑水、背水、拉水的历史。充分把握“村通道路”工程有利契机。该镇10个村投资1500万元,建起46公里水泥路,改变了该镇人民“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落后面貌。为了丰富人民文化,丰富和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该镇投资55万元,村村安通广播和电视信号。
(四)乡镇企业成效显著。胡氏豆瓣享誉省“”内外,2003年注册了“福记酱园”商标,在全市优质农产品展销会上,荣获“建市十周年商品展销会最畅销产品”奖,2004年县销委授予“十佳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2007年胡氏豆瓣参加了“西博会”展销,很受广消费者的欢迎。胡氏豆瓣,以胡氏家族胡云柏为龙头,年产豆瓣80吨。
(五)发展中的省级试点小集镇。2000年该镇顺利通过了省级试点小集镇的申报、验收工作。近年来,相继整治桂花街、文庙街、禹王街、沿河街、新井街和金鱼街6条街道,总长4000余米,硬化面积4万平方米。扩展新区2平方公里,建漱玉街、三元街、龙泉街、龙王街新街4条,总长2500米,硬化面积6万平方米。新老街道绿化、亮化基本达标。共建路灯250盏,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建起了“状元”休闲娱乐广场,为集镇居、休闲娱乐提供场所。投资300万元建起了“西河饮水工程”,供水量达3000吨/日,可供5万人生活和工矿企业用水。2003年招商引资10万元建起了桂花街农贸市场,结束了多年以来以街代市的历史。天燃气、电信、有线电视网络(医疗卫生、中国人寿、财保、农行、信用社)等企业积极入驻该镇,为集镇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

社会经济

几年来,龙山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截止2007年底,全街道内共有企业160家,其中工业企业142家,解决劳动力就业1.27万人。2007年实现企业营业收入99亿元;企业总产值79.9亿元;工业总产值71.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60亿元;企业增加值21亿元;工业增加值20亿元;工商税收3.04亿元。区划调整后,街道办事处在做好为开发区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加快自身建设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发放失地农民养老补贴5709人,575万元,城市低保应保尽保,1066人享受,发放低保金183.2万元,新型合作医疗投保率99.4%。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社区建设、市容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稳定。2008年是开发区“二次创业,扩区升位”的攻坚年,龙山街道党委、办事处将紧紧围绕开发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积极投身到“二次创业”中去,为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8125男4390女3735家庭户户数2288家庭户总人口(总)8118家庭户男4386家庭户女37320-14岁(总)19270-14岁男9700-14岁女95715-64岁(总)562415-64岁男313315-64岁女249165岁及以上(总)57465岁及以上男28765岁及以上女28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744

行政区划

大桥镇辖14个行政村、3个社区。

产业经济

大桥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巩固建材企业在该市的骨干地位的基础上,依托资源优势,扩大建材产品覆盖面,积极发展竹木深加工和绿色(无公害)食品加工业。2005年实现镇内生产总值242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5196万元,第二产业13864万元,第三产业5140万元。体制内税收收入3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76元。2005年度,白菇产量1500吨,产值450万元,生猪出栏2.9万头,产值1656万元,苗木产量617亩,产值374万元。

行政区划

[2008年代码]360722103:~001大桥矿区居委会~002新圩居委会~200竹村~201新塘村~202中塅村~203青光村~204大桥村~205八角村

乡镇建设

该镇结合新农村建设目标,制定了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并以镇政府文件下发至各村、社区。该镇按照村庄整洁、绿化美化和水清、岸绿、坡平、路洁、田美的要求,制定了村庄保洁、河道管护、公路养护、林业绿化等四个方面的标准。如在村庄保洁标准中主要规定,农民房屋整洁,无乱搭乱建,四周无垃圾,杂物堆放整齐,村主干道、地域交界处、村企业、学校和村部周围等可视范围内无暴露性垃圾。在河道管护标准中,该镇对镇级河道和村、组级河道分别作了规定。对于镇级河道,主要规定河面清洁,无水生植物,无网簖,无任何阻水障碍物,且做到水体干净,无工业有害有毒物质、畜禽粪便排入河内;对于村、组级河道主要规定,水体流动,河面无漂浮物,无水生植物,水体干净,河坡平整,种树植绿,两侧无垃圾,河道配套物完善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