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镇地图
大营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镇政府驻大营,人口2.40万人,面积120.00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土门、孙屯、八家、王沟、四门、孙德胜、新房、碑上、四家、李屯、红丰、苗家、大营。
行政区划
辖大营、张金、王营、陈高、金翟、金高、潘家、北园、南园、北陈、朱王、陆杨、张官、邓家、东营、殷唐、孙庄、崔庄、三张、董庄、殷顾、智陈、南陈、北东、陈王、葛姚、沈庄、卞杨、联合、南束、戴王、施童、水产33个村委会。
镇情概况
大营镇(DayingZhen)位于县城北12千米。面积60.3平方千米,人口3.64万人(2002年)。辖3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营村。津保(定)、昝(岗)白(沟)公路过境。
自然环境
大营镇北部为丘陵地带,中部为平川,北部为黄河滩涂。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南北流向的五里河、金水河、淄阳河。
经济发展
大营镇历史上是粮棉之乡,1985年,粮经作物比例为2.3:7.7。后来果树面积增加,粮食面积大幅度减少,1990年,粮经作物比例为1.4:8.6。1993年后,蔬菜面积迅速扩大,粮经作物比例为1:9。2000年,全镇种小麦29100亩,单产323公斤,播种玉米17595亩,平均单产达到了413公斤。种大豆9780亩,平均单产达到了202公斤以上。棉花1985年种植2480亩,平均单产33.6公斤。2000年种植1900亩,平均单产皮棉36公斤。大营镇丘陵区是优质苹果生产基地。1985年,寺古洼、兀家洼、峪里及五原村发展苹果3680亩,建立了寺古洼、兀家洼千亩优质富士和千亩优质花冠生产基地。全镇果树面积达到10117亩,果品总产量达121.5万斤。1996年,大营镇寺古洼优质富士苹果曾出口新西兰,销往英国超级市场,开创了全镇苹果出口创汇的的先例。镇组建了果品总公司和苹果生产协会,组织镇村干部外出考察市场,先后在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建立直销门店10余个,发展销售大户100户,经纪人300余人。2000年全镇苹果面积已达到1.56万亩,品种以红富士、花冠等为主,拥有大型机械冷库5个,库容量500万公斤。窑洞简易贮藏库500个,储量2000万公斤。在国内远销五省三十多个地区。蔬菜是大营镇的支柱产业,在八十年代以前面积仅2000余亩,种植以露地菜为主。八十年代种植在4000亩左右。九十年代以来发展反季节菜,1995年全镇蔬菜面积已达到9600亩。从1996起,全镇开始了高效日光温室大棚建设。1998年全镇建成寿光式高效日光温室大棚1875座,面积达1100亩,蔬菜总产量达3000万公斤,产值达2400万元。2000年全镇蔬菜面积已发展到14450亩,其中保护地面积1493亩,建高效日光温室2425座,蔬菜总产量达5767万公斤,产值达5852万元。畜牧业是又一个支柱产业。1986年,畜牧业改变零星养殖,向专业户规模养殖方向发展。镇政府积极实施“百、千、万”工程。即当年发展百头猪场10个,千只鸡场32个,万只鸡场2个,养殖专业村876个。1998年引进小尾寒羊及波尔山羊优良品种。2000年,全镇百头养猪场20个,千只养鸡场122个,万只鸡场3个。蛋鸡存栏118300只,猪存栏6346头,山绵羊饲养达4725只,养奶牛50多头,兔840只。狐狸、鸵鸟、蝎子、蛇、七彩山鸡等珍惜动物均有养殖。以养殖、苹果、蔬菜、食用菌生产为龙头的企业有:城村肉牛育肥场,每年出口活牛500余头,销到香港、东南亚一带,利润达17.5万元;黄河种鸡场,饲养父母代种鸡10000套,年供种雏鸡80万羽,销售网点覆盖三省十一个市县;三门峡红日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菌种10万瓶,培植香菇10万袋,是“三门峡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强”之一。乡镇企业在大营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1986年,大营镇实行了镇、村、组、户四级办企业。乡镇企业深入到工业、农业、建筑建材、交通运输、饮食服务业。全镇乡镇企业总数970个,其中集体企业21个,个体企业899个。进入九十年代,大营镇积极创建209、310国道经济走廊和大营、温塘工贸小区,建厂办店,发展第三产业;围绕三门峡火电厂和陕县电厂发展运输业;围绕新县城发展建筑、建材服务业。随着市场需要,新上一批具有规模、科技含量高的骨干企业。如:温塘华源钡盐厂、温塘化工厂、华源乳品厂、三门峡飞龙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2000年,全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总数达到1130个,工业企业22个,企业总产值39563万元,利润934万元,上缴税金228万元。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评为“乡镇企业先进乡镇”。1997年大营镇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评为“综合经济实力十八强(乡)镇”、“乡镇企业先进乡镇”。
各种资源
大营域内蕴积了古老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位于四家村的千山余脉歇马山,相传是唐代名将薛礼带兵征战在此扎营而得名。歇马山脉连绵起伏20多公里,有锯齿牙、花房尖、黑石砬、大靴王、小靴王、老古城、火神帽、老雕窝等九处山峰,其中主峰大靴王最高,海拔为704米。有靴子沟、迟沟、太阳沟、头道沟、二道沟、大弯沟、小弯沟、西岔沟、大洼沟共九条纵向幽深的沟谷,基中大弯沟最长,长约13公里。整个歇马山脉重峦迭嶂,奇峰竞秀,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更有无数条泉水从沟沟岔岔中喷涌而出,一路跌落而下,峰回路转,几成深潭,构成歇马山一大独特的景观。山里拥有油松、柞树、山里红、山核桃、榛子、猕猴桃、野生葡萄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和人参、天麻等三十余种名贵药材。特别是野生食用菌品种繁多,堪称一绝。主要有黄花菌、针蘑、鸡腿蘑、猴头菇等名贵菌类,山里的“人石”、“摞石”、“棒棰石”、“卧马石”、“仙人石”、“神仙锅”、“盆底湾”等神龙活现的象形景物任凭您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古庙、老古城等留下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位于四门孙村青龙山上的双泉寺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1~1953年寺庙主持和尚喜禅因擅长画竹而使双泉寺声名远扬,喜禅当年的墨宝至今保存完好。2005年,双泉寺进行重新翻建,新建一座大雄宝殿和两座配殿,双泉寺庙焕然一新。大营镇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雨量适中,日照充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薯类及花生等;水果主要有苹果、桃、梨等;野生植物资源有油松、柞树、山里红、核桃、棒子等;野生动物主要有狍子、狐狸、雕枭等;矿产资源花岗岩石及鹅卵石储量十分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