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宿州市地图 > 埇桥区地图 >
夹沟镇地图
夹沟镇相关地区地图:

党建工作

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重庆市渝北区逐步探索出一条按需施教的农村党员电教“点、配、送”培训方式。全区已组织开展农村党员电教培训23期,培训党员群众3960余人次,230余名农村党员获得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其中190余名农村党员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一是农民“点”,自主学。由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定期制作并下发理论、法制和农业技术光盘,保证每个播放点片库存量达到50张以上,各基层站点列出光盘菜单,张贴在党务公开栏里,党员群众根据需要,到村电教播放室随点随播。同时,在渝北电视台开办以党的建设、农业科技、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视频节目,增强农村党员电教培训的针对性。二是专家“配”,集中学。根据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的需要,邀请区内外相关专家配出培训“菜单”,让农村党员按照所配“菜单”进行点“菜”,每个支部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党员固定学习日”,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现代农业知识学习、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分批分类分班开展集中学习,使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产生有效互动,增强农村党员电教培训的科学性。三是上门“送”,指导学。区委组织部围绕该区农业主导产业,根据“点菜”情况,组织农业、科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科技服务队”,定期深入基层,现场讲解科技光盘中的农业技术知识,解答有关专业术语和技术要点。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带头致富能手的作用,通过他们的现场示范、现场讲解拉近指导者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增强农村党员电教培训的实效性。

名村之窗

夹沟镇夏刘寨村:夏刘寨村是墉桥区夹沟镇东南部最边远的一个村,全村600多口人,12名党员,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100余亩,山坡山荒面积近万亩。在村支部书记王化东同志的带领下,本着“一抓种、二抓养、创造条件办工厂(公司)”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经营,200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一、集约经营,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1999年创办宿州市第一家农民企业——星原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即将全村土地从农民手集中起来,实行反租倒包,农户只留一部分口粮田,剩余土地租给公司,农民可以在公司里打工,年终分红。积极挂靠市烟草公司、市农科所、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创办了宿北优质烟科技示范园、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实行农场式经营。截止目前,有1200亩耕地成为良繁田,亩效益为常规生产的2至3倍,公司年利润在25万元左右。先后投资50万元新打深井三眼,兴建引水上山工程一处。仅种植业一项,全村年可增收百万元。二、调整结构,创建万亩干杂果基地。夏刘寨村有近万亩的荒山荒坡,2003年春季就从山东调入甜杏、板栗、石榴、李子、木瓜、大枣、侧柏等苗木70余万棵,栽植面积近万亩,今年已初见成效。三年后,每亩收入可达千元以上,总收入可达1000万元,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三、筑巢引凤,创办种羊繁育基地。同市、区科技局及区扶贫办联姻,引进南非马头羊、波尔山羊,对当地山羊进行改良。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将受孕母羊交给农户喂养,羔羊长大后再回收受孕,如此反复,农户领养一只母羊,一年可获纯利近千元。该项目已辐射到萧县、砀山等地。目前全村养羊达2000余只,年出栏近万只,全村养殖业年收入约200万元。四、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组建筑公司,创建星原食品加工厂和星原轧花厂。全村350名整半劳力人人有事干、个个有工资,平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公司也可从中得到年均20万元的收益。五、顾本思源,大力兴办公益事业。目前星原集团拥有固定资产360万元,员工300余人,红旗桥车一辆,年利润50万元。正在对村庄进行科学规划,创办农民新区,新建集贸市场。公司每年拿出8万元左右的现金,用来发展公益事业,筑路、挖沟、修桥、建校、照顾孤寡老人。正在投资兴办自来水和路灯等基础设施。六、解放思想,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夏刘寨村“两委”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注意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2003年发展有致富本领的新党员3名。注意发挥党员队伍、村组干部队伍和村民代表队伍的作用,通过互帮互助,带领全村农民勤劳致富,共同致富。王化东先后被评为市、区科技致富带头人、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选为市、区人大代表、党代表,2003年被评为全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所在村及党支部也被评为市级小康示范村、红旗党支部及“三个代表”先进集体等。不久的将来,一个花园式的新农村,一个种类齐全的农科集团公司将呈现在人们眼前。

水利建设

夹沟东临高邮湖,民国年间曾被大水淹没。出行以舟船为主,居民则以木桶为舟,往来街衢,购货送物。建国以后,金湖县建立,东设夹沟公社。以塔集、闵桥等乡为主,开始兴修水利。所有金湖县内的河道大规模开挖和改造。延河设水闸控水,汛期泄洪,旱季节水灌溉。约从60年代开始,招募年轻劳力开挖河渠,下发土石方到户,按劳力摊派,直至河道改造结束。临湖的夹沟公社/乡保留冬季兴修水利的任务,每年冬季都需兴修水利,约于12月到春节前,称为农闲时节,男女劳力需住在工地,直至土石方完成,才能回家。期间修理高邮湖西岸的小圩、东大圩等。先以防洪为主,后发展到围湖造地,种植粮食,养殖鱼蟹等。直至1980年为止。历年洪涝季节,各乡村均突击派劳力砍伐灌木,梆扎成捆,运往湖边做维护大堤。塔集、夹沟沿线河渠水流不畅,河道淤积,水质大大下降,加之村镇污染加重,人民健康屡有下降,危不自知。

夹沟乡的合并

夹沟乡早期称夹沟公社,属金湖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撤公社建乡,夹沟公社更名为夹沟乡。下属大队、生产队分别更名为村、组。2000年后,朱容(金旁)基总理临察淮阴市后,开始减员并乡,夹沟乡约于2003年归并入塔集乡,夹沟乡降为夹沟村。

风景名胜

五柳风景名胜区位于墉桥区夹沟镇境内,因主景区龙泉湖座落在五柳村而得名。夹沟镇位于宿州市北30公里处,历史悠久,地处淮海经济圈中心,南接宿州、蚌埠,北靠徐州、济南,西临淮北、商丘,东靠连云港,距连霍、合徐高速公路一步之遥,京沪铁路、206国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镇现辖41个行政村,81个自然庄,271个村民组,社会人口7万余人,可耕地面积9万亩,镇域总面积170平方公里。夹沟镇三面环山,东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素有“皖北小天府”之称。

行政辖村

冯吉村引西南村东北村梁庄村大刘村唐山村小五柳村五柳村湖町村前邓村镇头村黄疃村草厂村西山头村东山头村辛丰村前乡村中厂村周坡村武小庄村王村村位寨村秦湾村前王村赵集村于顾村杈园村土山村徐王村武李村青山村李营村唐张村来庄村金山村高庄村孙寨村张庄村夏刘寨村七里村力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