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茂名市地图 >
电白县地图
电白县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据《今县释名》:因“移县治神电卫”而得名。—说此地多雷电而得名。电白县的原县城在电城镇,电城镇在明朝洪武23年为了预防海盗而建城,因当地的雷电多而叫神电卫城,电白县和神电卫城因当地的雷电多得名,而不是电白县因神电卫城而得名!电白地区人杰地灵,《汉书·叙传下》:“上天下泽,春靁奋作。”电白也是南中国春节过后第一声春雷响起的地方。电白县历史悠久。据历代县志,电白唐虞时代属南交地,三代时是杨州之南裔。秦朝设南海郡,电白属其西境。春秋战国时代为百越地。秦末,赵佗盘踞越地,自称南越王,电白为其辖境。三国时,地属吴国。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国把交州的南海、苍梧、高凉、郁林四郡分出来,设置广州。电白隶广州高凉郡高凉县地。南北朝时从高凉郡析置海昌郡。海昌郡辖地在今电白电城镇北部树仔镇。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合并电白、海昌二郡置电白县,电白自此以县称。从唐到清,电白基本隶属高州。县治所在今高州的长坡,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因受山贼骚扰,县治迁往神电卫(今电城),卫、县同治。民国属广东南路行政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为避日机轰炸,县治迁往霞洞镇。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迁回电城。1949年以后,隶属湛江地区。1950年12月县治迁往水东。1983年湛江地区撤销,电白县属茂名市。,2000年,电白县辖25个镇:水东镇、马踏镇、岭门镇、爵山镇、电城镇、树仔镇、麻岗镇、博贺镇、龙山镇、旦场镇、南海镇、沙院镇、小良镇、七迳镇、坡心镇、羊角镇、林头镇、大衙镇、霞洞镇、观珠镇、沙琅镇、黄岭镇、望夫镇、罗坑镇、那霍镇。当时全县总人口1459219人,各镇人口如下:马踏镇57595、岭门镇58561、爵山镇47227、电城镇81297、树仔镇46855、龙山镇34908、麻岗镇54245、旦场镇59769、沙院镇42058、小良镇48560、七径镇66687、坡心镇70737、羊角镇116266、林头镇78029、大衙镇29304、霞洞镇80518、观珠镇73862、沙琅镇57298、黄岭镇31930、望夫镇26067、罗坑镇24287、那霍镇41572、博贺镇26142、水东镇89284、南海镇62965、陈村虚拟镇42634、曙光农场虚拟镇7716、水丰农场虚拟镇2063、电白盐场虚拟镇783。(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2001年1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1号)设立茂名市茂港区。茂港区辖从电白县划出的羊角、坡心、七迳、小良、沙院和南海6个镇。2002年,电白县辖19个镇(水东、林头、霞洞、黄岭、那霍、沙琅、罗坑、大衙、观珠、望夫、马踏、岭门、麻岗、旦场、树仔、电城、爵山、博贺、龙山)。2003年12月,(1)撤销龙山镇、博贺镇,合并设立新的博贺镇。调整后,博贺镇共有5个居委会、5个渔委会和10个村委会,总面积49.5平方千米,总人口63293人。博贺镇政府驻原博贺镇政府驻地;(2)撤销爵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电城镇。调整后,电城镇共有5个居委会和28个村委会,总面积109平方千米,总人口135708人,电城镇政府驻原电城镇政府驻地;(3)撤销大衙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林头镇。调整后,林头镇共有2个居委会和33个村委会,总面积146平方千米,总人口125695人,林头镇政府驻原林头镇政府驻地。截至2005年12月31日,电白县辖17个镇(水东、林头、霞洞、黄岭、那霍、沙琅、罗坑、观珠、望夫、马踏、岭门、麻岗、旦场、陈村、树仔、电城、博贺)。

行政区划

电白县辖17个镇(水东、林头、霞洞、黄岭、那霍、沙琅、罗坑、观珠、望夫、马踏、岭门、麻岗、旦场、树仔、陈村、电城、博贺)。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气候特征

电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少霜无雪,四季如春。全县年均日照时数2161小时,日照率40-49%。7月、10月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月份、2月、3月最短。全县多年平均气温是23℃,年际变动一般在22.4℃-23.7℃之间,平常年最热的是7月,月平均气温28.5℃,最冷的是1月,月平均气温15.68℃。日最高气温37.2℃,发生在1968年7月27日;日最低气温3℃,发生在1975年12月17日。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990.9毫米,年际变化较大,降水最多的1985年,达315918毫米;降水最少的1961年,仅有1438.78毫米。年内每月的降水量分配不均,4-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5%;最少的是11月至第二年1月,仅占5%。因而常常出现春冬多旱灾、夏秋多涝灾。年降水量的多少也因地域的差异而不同。北部、中部雨量较多,罗坑、那霍等镇是暴雨中心地带;南部沿海雨量较少,岭门、旦场等镇是降水量最少的镇。电白县境内盛吹东风和东南偏东风。一年中风向多变,一般随季节转换。4月至8月以东、东南风为主;9月至第二年3月以北风和东北风为多。县内历年平均风速为3.15米/秒,1、3、4月风速最大,平均3米/秒,其余月份在2.1-2.8米/秒之间。

乡土特产

1、荔枝,荔枝是茂名市的特产,其中又以高州市和电白县、茂港区所产质量为最优。如常见的妃子笑、白腊、黑叶、三月红、蜂糖鞥(eng)等著名品种,2、粽子,虽说天下粽子品种多达200余种,但在电白人的心目中,还是电白人自己包的“九头粽”最为无双。以绿豆、熟花生、半肥瘦猪肉、鸡蛋等入馅的糯米粽子,咬落粘牙,吞之滑溜,入肚暖胃,实是电白一绝。3、水东鸭粥,水东鸭粥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广州、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就有电白人开设的水东鸭粥店面。其正宗鸭粥用本地骡鸭经过白切处理,其汤汁加小米煮成鲜甜可口的鸭粥,白切鸭加鸭粥成为绝配,为电白第一特色名菜。4、猪杂汤,去到电白就不能不试试最具特色的猪杂汤。以刚杀的猪中取出的新鲜猪杂(猪肺、猪肝、生肠等)加水东芥菜生煮,熟则蘸土酿酱油和原榨花生油混成的酱料,味道独步天下。5、水东芥菜,只产于电白陈村镇数亩红泥地,菜质嫩而无渣,鲜香无比,在当地每斤价格为3元左右,外地则有价无货,或被炒到20元一斤。现在禄段管区丰唐村海涛农场也大量种植,虽然质量与正宗陈村所产尚有少许差别,但也供不应求。6、沙琅豆油,生长在电白的人都知道,沙琅豆油工艺独特,历史悠久。入口甜香,回味无穷,是电白人家居常用的佐料之一。7、沙琅芥菜包,凡是去电白沙琅的人,如果不尝下沙琅芥菜包,那他还没有去过沙琅。沙琅芥菜包材料用精糯米,馅为蔬菜加肉粒,外包新鲜芥菜或者其他青菜,入口香滑,怎么吃也不腻。8、霞洞豆饼,霞洞豆饼纯手工制作,拥有悠久的历史,在电白,凡去霞洞之人,一定要尝下霞洞豆饼。在街边小吃店,一晚白粥一盘豆饼角,就是不错的餐肴。

地理概况

电白县地势背山面海,山地、平原、沿海面积各占1/3。电白县海岸线长220多公里,海域辽阔,放鸡岛、竹洲岛、南士岛、青洲岛、大洲岛、三洲岛、岭仔屿等七大岛屿有如天然屏障。全县可开发利用的滩涂面积1047平方公里;有水东、陈村和博贺港等多个天然港湾多个天然港湾。电白县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年无霜期362.2天,年均降水量为1942.3毫米,是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视频宣传片

《美丽电白》(16′14″)2009年5月,《美丽电白2》HD高清版(13′48″)2010年5月,《电白旅游风光》(放鸡岛、茂名浪漫海岸、茂名御水古温泉的15′59″宣传片)2011年8月

自然资源

渔业资源:其中广东省最大渔港--博贺渔港年捕捞量达15万吨以上。沿海盛产龙虾、对虾、膏蟹、鱿鱼、石斑鱼、金丝鱼、海参、鱼翅、鲍鱼、贝类等。
水利资源:主要河流有沙琅江、龙记河、龙湾河等14条。其中沙琅江是电白最大河流,年径流总量为11.9亿立方米,干流全长112公里,汇鉴江入海。
水利资源:电白县植被覆盖率达80%,森林覆盖率为48.4%。全县山地、丘陵地带基本种上水果与南药。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有7类40多个品种,其中高岭土、钾长石、独居石、锆英石、玻璃砂等储量颇多。
农产品资源:荔枝、龙眼、花生、海鲜等产品久负盛名,是全国最大的连片早熟优质荔枝生产基地和广东省花生主产区。
旅游资源:旅游胜地众多,放鸡岛是中国潜水旅游胜地,冼太夫人故里、热水温泉、龙头山、浮山岭、庄山等都别具特色。以及龙盘绿海、荔林石柱藏古迷、庄山碧嶂、锦盖磻坑、浮山传说越千年等旅游景区,以“山--海--岛”为轴线的现代农业观光和滨海旅游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