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茂名市地图 > 电白县地图 >
博贺镇地图
博贺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博贺港口岸有码头岸线长800米,建有500吨级泊位一个,渡口五个。电白县政府在博贺港设立了口岸管理办事处和口岸联检办公室,设立的查验机构有海关办事处、检验检疫办事处、海事局办事处等。此外电白县在港区设立了台湾同胞接待站和对台贸易服务公司。80年代初,博贺口岸出口的主要货物有:荔枝、鲜活海产品、花生仁、三鸟、盐和矿石等,平均年吞吐量为15万吨左右。由于新开辟的水东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因此博贺港进出口货物受到了影响,据统计,97年博贺港进出口船舶130多艘次,进出口货物3000多吨,98年进出口货物6000多吨,为远洋渔船联检400多艘次,避免了博贺船舶要绕道到湛江联检的迂回麻烦,为电白的远洋渔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码头地下排水、排污工程已完成,1500米供水供油管道已铺设好,口岸联检大楼将完工,闸口、堆场仓库也在建设中,14公里的进港公路通过反复的勘察测量定位,拟于近日动工清除路障。以上几项口岸配套设施及进港公路将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经有关部门联合检查验收后投入使用。

博贺中心渔港

博贺渔港位于茂名市电白县博贺镇,是广东省著名渔港之一,原属国家一级群众渔港。该镇有人口6.3万多人,其中渔业人口3.2万多人,渔业劳力1.37万人,有15个村委(渔委)会,56条自然村,拥有渔船量近1200艘,12万千瓦,海捕年产量超过10万吨。博贺渔港面向广阔的南海,港外为著名的放鸡岛渔场,稍远是珠江口粤西中浅海渔场,无论近海或远洋捕捞,博贺港均占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具有很大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价值。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博贺渔港的建设,省市县各级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考察,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测绘,逐步完善了博贺渔港及渔港所在镇的总体规划,制订了博贺渔港章程,并经过逐年扩建、改造和维护,现已建成护岸堤1721米、渔业码头890米、泊位27个,一次可供27艘渔船同时装卸补给,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具有建设国家级中心渔港的良好基础。博贺建设国家级中心渔港将可充分发挥博贺渔港具有的海洋与渔业天然条件,有利于博贺发展成为融海洋与渔业生产、加工、补给、避风、养殖、旅游、商贸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渔港,为博贺镇与全省一道率先实现渔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生产条件。项目工程拟投资5000万元,重点建设内容包括避风塘、防波堤、港池航道疏浚等。

历史

电白县博贺港早在南朝就开辟了海上航路,与广州和海外来往通商。公元714年,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即海关)管辖对外贸易,1518年广州“市舶司”迁至电白县博贺港。当时,博贺港一度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对外贸易口岸。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把发展博贺港的规划写进了建国方略。共和国成立后,博贺口岸有了较大的发展,1980年经省政府批准博贺港为对港澳货物起运点,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博贺口岸升格,由起运点改为装卸点。从此,博贺港口岸成为集商贸、渔业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和省指定的对台贸易点。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6142男13814女12328家庭户户数5795家庭户总人口(总)25717家庭户男13555家庭户女121620-14岁(总)74150-14岁男41790-14岁女323615-64岁(总)1720715-64岁男894815-64岁女825965岁及以上(总)152065岁及以上男68765岁及以上女83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3628

经济发展

2003年,全镇有渔船976艘,机械总功率15.2万千瓦,海洋养殖业发展迅猛,现有网箱优质鱼养殖面积3.7万平方米,鲍鱼、海胆等海珍品护养面积1300亩,文蛤等贝类养殖面积2200亩,对虾养殖面积8000亩,全镇海水养殖年产值9151万元。博贺海产品加工业较发达,年加工总量3.8万吨,产值3.47亿元,产品主要有鱼酱、鱼柳、鱼丸、虾饼等。博贺港位于茂名市南部临海,迂回的海岸线长220公里,拥有水东、博贺等多个天然良港。博贺港-广东省三大渔港之一,盛产龙虾、对虾、海参、鲈鱼、膏蟹等,全市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国最大的海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南风螺生产基地。其中龙头山、放鸡岛海水清澈透明,能见度8米多深,游客可与渔民一道打渔,享受做渔民的乐趣,可品尝到亲自网来的各式海鲜。博贺港位于电白县博贺镇,濒临南海,呈狭长形,南北纵长2.5公里,东西宽约0.72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是天然避风良港之一。港区可容1500艘中型船舶停泊,如经整治疏通可容2800艘大中型船停泊、避风、加油加水补给。码头水深9米以上,年吞吐量30万吨,该港区距港澳180海里,距325国道14公里,水陆交通便利。博贺港是在电白县博贺港盐业专用码头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拥有1200平方米的联检大楼,1400平方米的仓库,3000平方米的码头和堆场、供水设施、装卸机械设备及其他服务设施。该港口水域宽、水位深,适合多种类型的船只进出。口岸开始运作后,不仅将促进茂名市和阳江市、湛江市等粤西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而且还将大大降低电白盐场原盐调运和原盐出口的成本,激活盐业相关的运输、仓储、包装等产业。目前,该口岸已开办国家二类口岸的港务管理、海关国内及港澳进出口货物、三来一补原材料和产品的仓储等业务,预计今年原盐调运的吨位将占口岸进出口物资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