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坎乡地图
迪坎乡相关地区地图:
双语学习
简介:为了认真扎实有效地做好今冬明春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平安迪坎创建工作,切实提高全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双语”水平,以尽快满足迪坎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的需求,解决本地农民务工因语言障碍而不能被录用的实际困难。鄯善县迪坎乡党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结合全乡中青年富余劳动力冬闲想学习一技之长的愿望,以及选冶基地企业开春开工后急需大量工人的实际情况,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全乡各村开展以强化“双语”学习和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活动,把这些富余劳动力由无事可做变成有事可做,以此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转变他们的就业择业观念,支持和鼓励他们进厂务工,并结合本乡实际制定出台了《迪坎乡富余劳动力“双语”培训计划》。活动内容:作为乡科级领导干部包村、干部驻村工作和村委会工作实绩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以“四个起来”为主的建设活动:
夜校办起来:为了做好迪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尽快使本乡富余劳动力具备进入企业务工的基本条件,迪坎乡党委决定在各村支部重新开办已停办多年的农村夜校。从1月14日开始全乡六个村支部的“双语”培训夜校班在村委会办公室准时办起来,村干部群众尤其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有的从很远的小组赶到村委会参加学习。六个村委会的夜校“双语”班,少则20多人,多则达50余人,参加摩托车修理、电焊等培训的人员有100余人,村干部群众学习认真,遵守纪律,积极性很高,突破预想效果。
村委会灯亮起来:长期以来,村委会白天见不到村干部,晚上见不到灯亮,村委会就像一座空城,死气沉沉,没有生机,使村级阵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村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也明显弱化。迪坎乡党委结合今冬明春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在村委会举办夜校,使在夜间漆黑多年的村委会灯光重新亮了起来,通过举办夜校这种形式,在组织群众学习双语的同时,又向广大群众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及法规,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向村民积极灌输县委政府的决策决议,统一大家的思想,从而重新团结在村党支部的周围,为更好提升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找到了新途径和形式。
读书声响起来:为了使村党支部“双语”夜校学习班办的既有系统内容讲授,又突出日常口语对话,迪坎乡党委自行编写了《迪坎乡百句“双语”学习会话》,购买了“双语”两千句专业书籍做为夜校授课主要教材,并从乡下派驻村干部中选定双语水平高的机关干部担任“双语”授课老师,进行每晚讲课,每课讲授三句汉语,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高涨,尤其是没有丝毫汉语基础的维吾尔老同志,学习异常认真,发音标准,朗朗读书声飘向村委会窗外。四是远程教育设备用起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好几年,各村都配备标准远程教育设备,但是普遍都没有发挥远程教育设备多媒体的应有作用,只在平时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学习观看,除此之外,只是一个摆设,或者是当做电视来看。迪坎乡党委结合今冬明春基层组织建设活动,积极探索,发挥远程教育设备的多媒体教学作用,在村支部举办的夜校培训班上,将每晚学习的“双语”内容制作成课件,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互动式教学,把现代高科技运用在农村夜校培训上,使我们偏远村落的农民群众也学习和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成果。迪坎乡党委计划通过开展全民“双语”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加快该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步伐,不断丰富基层组织建设活动的内涵和形式,通过以创建村支部“双语”培训夜校班为载体,积极探索和建立迪坎乡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为迪坎乡今后完成整体转移、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