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镇地图
东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沿革
1958年建东城公社,1984年改乡,1986年设东城镇。1997年,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东城、水峪口、果园、千家营、鳌鱼口、辛旺庄、卡窑、五马坊、舍人庄、鱼湾、石板梁、东六马坊、东水地、七马坊、西水地、五里沟16个行政村。四、农业生产水平
东城镇2007年末粮食单产145.1公斤,其中小麦平均单产每亩159.1公斤,玉米单产647公斤,豆类单产77.3公斤,大麦单产295.4公斤,油料单产150公斤。有可利用草场面积97.3万亩(其中牧区77.49万亩),主要分布在南山、戈壁、红柳井、东山等地。2007末拥有阿魏菇、蔬菜大棚131座。牲畜存栏54930头(只),其中大畜6730头(匹)(其中牛3300头),小畜48200头(只)(其中羊45200只),饲养量达到10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1984吨,羊毛102吨,奶类950吨,禽蛋80吨。养殖大户124户,2007年引进黑白花高产奶牛27头,建立了麦趣尔鲜奶收购站维维鲜奶收购站,建立肉羊改良点1个。地理位置
东城镇呈半丘陵区半垸区(苏蓼垸)分布,年平均气温16.9℃,气候宜人,是八百里洞庭的边缘区。湘江环绕苏蓼垸14.82公里,镇内拥有美丽的铁炉湖和历史悠久的黄龙河,另外还有近万亩的水面,水产品丰富。全镇耕地面积近4万亩,盛产稻谷,是典型的“鱼米之乡”。镇内自然风景优美,蓝天白云,水清如镜,鱼虾嬉戏,荷叶芬芳,稻穗飘香;丘陵区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彩蝶纷飞,飞鸟云集,野物频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东城镇水质优良,水量中等,低山丘陵常年有俗称“山浸”的地下水外流,水质清澈透明,年平均气温16.9℃,全年变化呈单峰型,年总降水为165天,水量为1370mm,年平均日照为1610.5小时,土壤呈土母质第四纪红色粘土。经济
2010年,东城工农业总产值达42.8亿元,同比增长23.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63.3万元,同比增长44%,连续五年获县实绩考核“特别优秀奖”。(一)地方财政收入情况。: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0年全镇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165.94万元,比2009年实绩增长18%,具体安排情况是:1、国税收入1309.8万元,比2009年实绩增长18%。2、地税收入1856.14万元,比2009年实绩增长18%。2009年,全镇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68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0.82%,比上年同期实绩2858万元减收175万元,减少6.1%,按征收部门税种具体划分:1、增值税收入1036.95万元,比上年同期实绩1221万元,减收184.05万元,减少15.07%。2、共享“四税”收入1087.99万元,比上年同期实绩1184万元减收96.01万元,减少8.82%。3、地方固定收入558.05万元,比上年同期实绩453万元,增收105.05万元,增长23.19%。
阳东县东城镇被评为广东省五金刀剪专业行业示范镇,阳东县隆重举行2011年重点项目竣工、开工和签约庆典,总投资达430多亿元的138个重点项目集体亮相。“中国刀剪之都”阳江刀剪焕然一新。作为刀剪重镇,五金刀剪是广东阳江重要的传统产业,目前的刀剪企业达一千三百多家,是中国主要的刀剪生产基地,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四和百分之八十五。东城是阳东县的工业重镇。欧家意介绍,“十二五”期间,东城将继续抓住工业之一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招大商引优资,壮大经济堆头,充实幸福物质基础。去年,该镇充分利用“省五金刀剪专业镇”这一品牌,成功向世行贷款近50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今年东城将加大力度完善五金刀具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盘活土地资源,致力打造精品园区,带动企业加快转型动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五金刀具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同时,东城还将加大发展环境的宣传攻势,致力引进超亿元规模企业落户,带动劳动力转移。“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镇工业总产值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一番,达到80亿元,财政收入要打造粤西地区亿元镇。”欧家意信心满怀地说。
东城镇:金村新村喜获“省卫生村”荣誉称号
下面是阳东十一五规划关于东城镇的建设:
(一)能源项目:4、22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线路及变电站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选址阳东县各镇
(二)交通、基础设施:1、阳东县城南新区。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总投资6亿元。项目选址阳东县东城镇英村、丹载、报头、报平一带至南边江台公路。阳江粤西物流交易中心。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设商铺、会展大厅、酒店。项目总投资3亿元,选址阳东县东城镇金村。1、阳东县城南新区。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总投资6亿元。项目选址阳东县东城镇英村、丹载、报头、报平一带至南边江台公路。9、阳东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总规模6万吨/日,总投资7296万元。首期工程占地19121平方米,日处理生活污水1万吨,投资1660万元,项目选址阳东县东城镇报头村花墩。
(三)工业:2、阳东县喜之郎高新技术工业园。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首期开发5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亿元,选址阳东县北惯镇与东城镇交界,7、阳东县长崎科技园。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亿元,选址阳东县北惯镇与东城镇交界,(五)旅游、文化及其他项目,1、燕山湖文化公园综合开发。规划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建设五星级酒店、文化广场、购物中心、商住小区等,建设集人口与教育、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公园。总投资15亿元,选址阳东县东城镇湖滨路。3、阳东金桂花园小区。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7亿元,选址东城环山路。4、龙塘商住小区。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3亿元,选址阳东县城。8、阳东广雅中学。占地面积191680平方米,96个教学班。主要建设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及附属设施,首期建60个教学班,建筑面积562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1亿元,选址阳东县新华路。9、阳东县第二高级中学。占地面积450亩,规划75个教学班,学生4200人。项目总投资1.1亿元,选址阳东县东城镇阳东花园东南边象山一带。2005年东城镇工农业总产值13.76亿元,增长26.9%,其中工业13.01亿元,同比增长26%;农业0.66亿元,同比增长3.5%;地方财政收入1586万元,同比增长26.9%;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同比增长16.8%,人均收入5452元,同比增长6%。作为粤西新兴的工业城镇,东城镇交通发达,是阳江地区的东大门。325国道贯通全境,内有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和开阳高速公路的大出口,是粤西南地区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同时,镇内有那龙河、尖山河汇流入南海,有集客运、货运于一体的阳东车站,可通往省内各大城市。镇内道路建设己基本形成网络化、硬底化、标准化,融入了大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