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镇地图
东石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东石镇内工业企业发达,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众多,主要为铁矿、石灰石、耐火石、铸造、水泥、家私等行业。200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5761万元。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全镇非公有制经济纳税总额达750.8万元,占全镇税收总额的72.7%。2007年末,有8263户,33311人。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837万元,比增11%;工农业总产值44627万元,比增16%,其中工业总产值31646万元,比增20%;农业总产值12981万元,比增6.5%;农村人均纯收入5070元,比增8.1%,居民储蓄款达1.33亿元,比增16%。,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镇粮经比例达6:4。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末,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989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3486元。资源优势:全镇常年耕地有2.2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57万亩,水洗地面积7.26万亩。25度以上坡地耕地面积7.39万亩。耕地面积广阔、地力优良,适宜种植南方各种果作、林材。全年经作与粮作比例协调。粮经比例达到6:4格局,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富了农民的袋子。常年经济作物面积平均达1.8万亩。其中以花生尤为突出,全年种植7500多亩,总产达1500吨。全镇果茶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至2003年末,全镇果茶面积达8600亩,果茶总产达7000吨。其中碰柑、锅笃茶、三华李更是出名,常年碰柑1000多亩,可产430吨产量;锅笃茶面积1500多亩,年产绿茶40吨,锅笃茶是梅州“八大名茶”之一;李类种植1800多亩,总产达1350吨。
概况
东石镇地处平远县中部,位于东经115°54′,北纬24°25′,东邻广东省蕉岭县、本县泗水镇,西接河头镇,南与坝头镇、热柘镇接壤,北靠仁居镇和上举镇,距县城14公里。2003年9月,平远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原茅坪镇并入东石镇。全镇界域面积163.1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委员会223个村民小组和1个社区居委会。有耕地23209亩。政策优惠
广东省平远县石正镇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为鼓励外商(指非石正镇本地,包括港澳台地区及外国公司及经济组织和个人)在我镇投资,扩大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规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规定。一、提供优质高效服务,1、实行“一个中心”服务投资者。设立石正镇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商引资办公室,抽调精干、得力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和全面协调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问题,为投资者的创业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2、实行专人负责协助办理项目审批。凡是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指定专人负责,协助准备有关材料,并到各级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3、实行“一条龙”受理投诉。成立石正镇投资中心,设立投诉电话,公布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电话,为投资者提供全程、全方位“保姆式”个性化服务。4、实行“一个口子”收取行政规费。需缴交的行政事业性规费及经营服务性收费,由有关单位和部门开具财政收据,镇财政所统一收取,经镇政府批准后再由财政所分流给有关单位和部门。任何单位和部门未经批准不得向投资者直接收费。二、实行地价和土地、厂房租价优惠。5、在大东坪农场设立工业园区,镇政府出资解决好“三通一平”。在工业园区兴办生产性项目投资额人民币100万元以上的建设用地,镇政府无偿划拨或以每平方米1元出让所需已“三通一平”的工业用地(原则上每100万投资给予1000平方米用地)。工业园区以外的生产性项目建设用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出让。6、投资者按规定完善用地手续取得的土地,一般不能改变用途。连续生产经营10年以上(含10年)的土地使用权可以继承转让,免收土地出让金。7、按优惠政策取得的土地,在签订合同后原则上半年内动工建设,2年内仍未建设使用的,由镇政府收回,3年内实际投资额未达合同投资额的,按投资比例收回优惠地价的差价。8、租用土地实行低价收费。兴办生产性项目租用土地建厂房的,每年每平方米收取0.12元。9、租赁厂房实行最高限价。兴办生产性项目赁闲置厂房,月租金每平方米3元以下。三、实行税收优惠,10、镇政府负责出面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将国家制定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给企业。11、投资生产性项目,按国家税法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纳税仍有困难的,镇政府协助向税务部门申请继续减免。12、投资生产性项目,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其缴纳的增值税属地方留成部分,按县返还总额的50%奖励给企业。13、投资农业开发项目,自有收益时起3年内,按其缴交的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附加额,按县返还给予同等数额的奖金给企业,第四年至第六年,按50%的比例给予奖励。四、实行减免规费。14、对兴办生产性项目的企业,原则实行“只收税不收费”、“只服务不干扰”的政策,即是按国家税法规定收税,原则上不收取其他行政事业性规费。(具体按市、县规定执行)15、工业项目使用自来水,日用水量达300立方米以上,每立方米0.80元,经批准,允许用水量较大的企业使用自取水。16、工业用电每千时0.59元(与县优惠价相同),经批准,允许企业从电厂直接购电、用电。五、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17、对企业实行保护牌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除向县申请保护牌外,镇政府统一发给合法权益保护牌。实行“四不准”保护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持牌企业未经批准不准无故擅自进行检查、参观及从事其他有碍企业正常生产的活动;不准无故随意断水、断电、封帐;不准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不准索、拿、卡、要。凡有违反上述规定的,一经查实,从严处理。六、提供生活方便。18、镇引进办负责为企业代办往来港澳地区通行证、小汽车行驶证、机动车驾驶证等证照。19、投资者的子女在本县、本镇公办学校读书的,一律免收择校费。七、本规定所指的投资者包括镇内一切企业和个人。规定中的有关优惠政策适合本规定正式执行后的新增投资生产性项目。八、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九、本规定的解释权在石正镇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中国伞都.晋江东石
东石镇是福建省11个现代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与金门隔海相望,面积65平方公里,海岸线28公里,自古海运发达,纺织业昌盛,素有‘海滨邹鲁、仁和之乡’之誉。辖34个行政村(居),人口9.8万人,海外‘三胞’20余万人,是闽南重点侨乡和历史古镇。交通便捷,位置优越,距泉州市区33公里,厦门市90公里,到晋江机场24公里,境内有石东、安金等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与毗邻的国道324线、省道306线相衔接;配套设施齐全,东石港被批准为闽南金三角对外贸易的起点及台轮停泊点,已列国家二类口岸,年吞吐量180万吨以上。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网点配套齐全。发展战略
镇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积极打造经济强镇,着力建设文明城镇,全面落实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社会安定稳定,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新平台上的腾飞。自然资源
东石镇拥有丰富的铁矿、瓷土、耐火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尖山铁矿储量大、品位高、有害元素含量低,深受钢铁行业的青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有利于发展种养业。农产品资源丰富,主要出产金柚、三华李、优质禾刀、花生、碰柑、茶叶、淡水鱼等。东石花生、锅笃茶、碰柑远近有名。年产花生1400吨,锅笃茶46吨,碰柑30吨。人文地理
丰泰堂建造于1803年.位于平远县东石镇凉庭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筑,她历经20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完好地屹立在广袤的田野之中。丰泰堂里外三层,结构严谨,气势恢弘,成为最具有特色客家围龙建筑之一。丰泰堂为林姓祖屋。据东石林氏族谱记载:三千多年前,商纣王暴虐无道,叔父比干屡次劝谏,反遭其害。周武王表彰比干,赐其子为林姓。战国时林姓分西河堂、济南堂二系,后来济南堂的一支在福建上杭落户,九世祖彦英公迁往东石,建造丰泰堂的为十六世特秀公。据族人介绍及族谱记载,特秀公之父逢源公早年在江西开伙店,为人老实忠厚,曾一伙匪帮携金银住店,为官兵所剿,得大笔意外财。予银两长子特秀在家造屋;并为次子德秀捐官,从此四川世代繁衍。特秀公乐善好施、为乡邑称颂,清嘉庆七年(1803年)建造丰泰堂。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丰泰堂”袭承客家相传的建筑艺术,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占地近三、四十亩,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线,主大门进去有四个厅三个天井,左右横屋各有四厢,后有三条围龙与横屋合拢,大门前为一块禾坪,半月形的池塘,沿池塘外围是一圈旱地,其外型轮廓与屋的外围遥相呼应,形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1994年在梅州召开的世界客属联谊会中,该“丰泰堂”以其独特的古朴风韵、雄浑气魄被输入联谊会资料,以封面的形式展现于世界。该航拍图高视角,面貌全,该族人感叹说: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都不能看见全貌,真是遗憾。丰泰堂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雕龙画凤,且就地取材砌土砖而成,体现了平远人讲究实惠的风格。占地面积广阔、中轴线上的主厅宽大而高,又显现了建造者的大气。除主门外,另有8道大门在横屋之间朝南一字排开;值得称道的是,东西各有两横屋与主屋左右对峙而立,为猪舍、柴草房杂房,体现了客家人爱清洁的特点。丰泰堂的文化气息也颇为浓厚。正大门对联为:平山标秀色,曲水绕祥光。上厅楹联为今年春节时族人所书,上联为“欢呼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幸福家家富裕”,下联为“虔诚纪念十六世特公庇佑后裔步步高显”,内容涵盖了200年时空。在前厅的两边厢房,每个石刻窗中镂空一字,构成了对联一副“富贵奕世,发奋荣昌”。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原丰泰堂居住的族人在附近盖房而居,丰泰堂成为族人拜祭祖先的场所、追根溯原的地方。因此,族人倍加爱护丰泰堂一砖一瓦,保持干净,定期修缮保护。毓秀书院:【毓秀书院】在东石镇的灵水村,石北水库旁。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是平远县革命的摇篮和指挥部。1928年,中共平远县委成立,县委会议地址就设在毓秀书院。1929年,在毓秀书院成立平远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石北乡苏维埃政府。去年,平远县政府对书院进行维修,现基本完善。毓秀书院建于清光绪年间,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书院是客家民居式土木平房建筑,四合院式。修缮后,毓秀书院内将设立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史迹展览厅和灵水村文化活动室,对全县革命史料、图片、实物进行陈列,使毓秀书院成为红色文物旅游景点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