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地图
东兴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东兴区的矿产资源大多为非金属矿,现已探明并加以利用的有页岩、砂石、条石、天然气,砂金等。区内现有采矿企业36个,其中:砖厂26个;采石船、抽砂船9艘,采石场1个。砖厂主要分布在田家镇、高桥镇、高梁镇、木镇、南乡、白合镇、石子镇、同福乡、胜利镇等乡镇。采石船、抽砂船主要在沱江河东兴区河段内开采,天然气的开采只有新店乡一口井。全区林业用地总面积17201.9公顷,占幅员面积的14.57%,其中有林地11397.4公顷,疏林地144.5公顷,灌木林地28.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00.1公顷,苗圃地3.1公顷,无林地3428.8公顷,四旁树占地面积10558.8公顷,森林覆盖率18.62%。现有活立木总蓄积645652立方米,四旁树蓄积345747立方米。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带,原生植被遭人为破坏严重,现有林分多为人工次生林,植被组合单纯,下木稀少。植被种类中乔木树种主要有柏木、马尾松、水杉、银杏等。经济树种有柑桔、桃李、梨、桑树等。东兴区属长江流域,区内干流总长69.5Km,流域面积1932Km2。全区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876处。其中:中型水库两座,小(一)型水库17座,小(二)型水库48座,山平塘4965口,石河堰478节,江河固定提灌站176处,机电井190眼。区内旅游资源有东汉以来的文物景点900余处,其中列入《中国文物地图集》的景点332处,藏珍品500余件。著名的人文景观有南宋建成的佛教圣地西林寺。寺内环境优雅清新,柳绿桃红,众鸟争鸣。山前边有一亭“太白楼”,传说是古人为纪念李白在此作诗送友人而建。古寺每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有世界著名的画家张大千纪念馆,馆内有镌刻张大千先生及胞兄张善子先生书画作品的艺术墙,自1992年开馆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30多万人;有唐代石刻摩岩神像的般若寺;有碑林完整的城山寺;自然景观有风景如画、松涛阵阵的省级公园长江森林公园,公园占地300公顷,其中林地132.5公顷,水域30.7公顷,拥有游览观光、度假、娱乐、野营、田园、园务管理和陵园六大功能区,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有内江“小三峡”之称的清流河。近年来,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坚持“城乡一体、以城兴区”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足发展。1999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4元。东兴区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地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制定更加开明的独特的东兴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上,按照超前、配套、多功能、高起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使投资环境更具吸引力;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上,调整结构,加快产业化进程,走优质高产高效特色农业之路;在工业发展上,走规模经营外引内联之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重点企业为支柱产业化经营的地方工业格局。历史沿革
东汉置汉安县,北周设中江县,隋改内江县。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内江县建立东兴区。1997年,东兴区面积1181.5平方千米,人口81.5万,辖2个街道、12个镇、15个乡:东兴街道、西林街道、胜利镇、椑木镇、小河口镇、郭北镇、顺河镇、石子镇、杨家镇、白鹤镇、高梁镇、田家镇、高桥镇、双才镇、国光乡、椑南乡、中山乡、永东乡、平坦乡、苏家乡、永福乡、新店乡、大治乡、双桥乡、太安乡、柳桥乡、同福乡、三烈乡、富溪乡。2000年,东兴区辖3个街道、12个镇、1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847271人,其中:东兴街道36851、西林街道40188、新江街道26976、田家镇30366、郭北镇48135、高梁镇30104、白合镇37482、顺河镇45109、胜利镇33807、高桥镇30107、双才镇41833、小河口镇33188、杨家镇28033、棹木镇29453、石子镇26378、太安乡16975、苏家乡24606、富溪乡26615、同福乡17544、椑南乡33675、永东乡38327、永福乡24350、新店乡21438、双桥乡22272、平坦乡27605、中山乡20642、大治乡13667、柳桥乡26051、三烈乡15494。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东兴区辖3个街道(东兴、西林、新江)、12个镇(田家、高梁、顺河、郭北、白合、杨家、石子、椑木、胜利、高桥、双才、小河口)、14个乡(太安、苏家、富溪、同福、椑南、大治、柳桥、三烈、永东、永福、新店、双桥、平坦、中山)经济开发园区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一九九六年四月,内江市东兴区被批准为省级“四川省内江市东兴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经内江市人民政府同意,于一九九八年二月在内江市新城区建立了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的“工贸示范区”。试验区基本形成了与高速公路连网,成渝公路、成渝铁路贯通,区、乡骨干道路畅通的交通运输骨架;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开通;有各类变电站十余座;在城区,城市骨干道路网络已经形成,水、电、气、通讯、排污及市场、车站等设施配套,绿化、路灯等市政设施基本完善,成为了试验区中的“特区”。一九九九年,试验区个体工商户达到13100户,从业人员24500人,实现营业收入77540万元,私营企业达到300个,从业人员6795人,实现产值46400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2580万元。文化艺术
1、永东火龙:永东火龙代代相传,已有百余年历史。龙头1.8米,龙身24米,造型别致,身为园柱,10节,节节有灯。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晚间活动。12人舞龙,舞龙时四架红炉烧铁水打水花或烧干花,五光十色,异常壮观。1996年命名为“火龙之乡”。2、大型文化活动:从1983年至今,每年春节前组织一次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先后举办的有民间艺术演展、三灯奇彩、迎春集会、玉兔杯、金鸡杯、迎春篝火晚会、海椒艺术节等。由县区级单位和乡镇组织文体队伍参演参赛,评比夺魁。每次活动数万人,各级领导与民同乐。每年也有1-2次大型舞台演出和送文化下乡活动。
3、村级文化室:全区431个村,70%的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三分之一的乡镇村村有文化室。文化室有组织领导,有专人管理,有阵地,开展图书借阅、录像放映、茶园棋牌活动,一般有报刊杂志十种以上,藏书500册以上。部份装有电话,设有村级广播室,个别的有闭路电视播放室。离城近的村,有的把文化室办成“农家乐”,供城乡游览娱乐休闲。
4、文物古迹:东兴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文化之乡”、“书画之乡”美誉。历史上有范金卿(唐状元)、赵贞吉(明宰相)、刘望之(明大理寺卿)、丈雪禅师(清高僧、书法家)、王果(清进士)、范长江(现代新闻巨子)等文化名人,有余燮阳、张善子、公孙长子、张大千、陈步鸾、梅鹤年、叶青、刘采臣、梅英等近现代著名书画家。东兴区文物古迹丰富,书法石刻众多。鹭澜洞:位于西林寺、大千纪念馆山脚。汉代崖墓碑6座,有汉代石棺两具,雕刻精美,洞内外刻唐代以来颜真卿、米芾、黄庭坚、文天祥、刘承佑、胡薇元、黄云鹄、张船山等书画家诗文、对联、榜颜30余幅,正草隶篆俱备。挂榜山及大佛寺:位于东兴街道城区沱江河边。寺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现已改建。内有高浮雕大佛一尊,高近10米。山崖刻王果、余燮阳、僧满融、能见和尚、梅鹤年等书画10余幅,气势恢宏。般若寺:距内江城东10公里的高桥镇松柏寨上。始建于唐,明清以来,香火鼎盛。寨建于清康熙年间,寨墙十里三分,雄居于四周诸峰之上,被誉为“中州胜景”。寨四周现存摩岩造像4处,唐宋明清造像2000余尊,高近10米的2尊。各类石刻题记、碑刻20处。寺寨上下,奇石林立,“八景七堰”闻名久远。太白楼:西林寺前鹭澜洞下游500米处,建于清道光年间,知县李旬为纪念李白与内江范金卿(唐状元)同游此地时作别友诗而募资修建。“太白楼”题系黄云鹤(成都知府)书题。此处两洲交流,群峰竞秀,为内江“八景”之一。高峰寺及高寺塔:位于挂榜山下游7公里的高寺山上。寺建于唐代,明清毁,清乾隆年间,现存摩崖造像百余尊,石窟2个,所塑梅山五弟兄,荷枪实弹,极有特色。塔居山顶,清代举人苏鸣鹤主持筹建。共8层,高约30米,每层分别圆雕元始天尊、臣光天后、文昌夫子等圣像。登高远眺,心旷神怡,为历代名人畅怀游驻,题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