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口镇地图
小河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进入山阳,1935年2月在袁家沟口成立袁家沟口区苏维埃政府,1935年3月在关帝庙、瓦沟、小河口、李家湾、关上成立苏维埃政权,同年4月在袁家沟口成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建国后,1949年10月成立村委会。1950年2月建立小河口乡人民政府,录属二区(小河口区)。1955年4月改乡人民政府为人民委员会。1958年11月,改为小河口生产管理区,录属上游(小河口)人民公社。1961年8月建立小河口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录属小河区公所。1968年4月成立小河口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录属小河口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改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录属小河区公所。1984年9月,建立小河口镇人民政府。1997年4月,乡镇机构改革,撤区并乡建镇中将原马家山、袁家沟乡并入小河口镇。
革命老区
小河口镇是湖北省红色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等革命前辈曾在该镇境内的毕家铺等地开会研究和指挥过革命斗争,著名的小河口伏击战就在此发生。红军还依托该镇的有利地理位置,创办了鄂西红军医院、鄂西兵工厂、制币厂、服装厂等后勤保障基地。解放战争中,杨震东曾率部在小河口群众支援下,打过长江,解放石首、华容全境。
名胜古迹
境内名胜古迹小有名气,吃水沟石窟寺、大仙洞。马家山青龙寺、李家院关帝庙、宁家沟红福庵四大古建筑今古传奇,令人在观赏大山美景时,同时了解小河自古以来的风土人情。
基本概况
小河口镇位于山阳县西北部,镇政府驻地小河口街道村,距县城32公里。东南和二峪河乡、色河铺镇相邻,西北与柞水县张家坪乡、商州市砚池河乡接壤。镇域面积165.6平方公里,耕地16515亩,辖黑沟、黑沟口、史家坪、二峪河口、小河街道、瓦沟口、袁家沟口、庙东沟、六窝蜂、宁家沟、铁匠沟、瓦屋场、马家山13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全镇3502户,13759人,平均每平方公里83人。
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碑
红二十五军在袁家沟成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是鄂陕地区最高苏维埃政权组织,以袁家沟口为中心,辐射山阳、鄂西、镇安、柞水、旬阳等县,时辖鄂陕地区两县七区四十七个乡,四百零四个村,领导鄂陕地区劳苦大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建立了红色政权,组建地方赤卫队,筹集粮秣、参战前线、养护伤员,为创建和发展鄂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红军北上,根据地斗争转入低潮中,鄂陕边区干部群众为保卫红色政权做出了巨大牺牲,有千人光荣捐躯。1996年县委、县政府在此建立纪念碑。(具体地方:山阳县小河镇袁口村街道组与阴坡坪交界处,1996年出在此组建鄂陕苏维埃人民政府纪念碑。在赵金波的家门前,有一座凤凰山,在该山的半山腰处,坐落着红二十五军《烈士陵园》。赵博、赵欢、赵晶、拜朋、王小西、拜乐、曹力、何鹏、徐丁、张根等等,这些小朋友经常去烈士陵园扫墓,自动担任起保卫的责任!
基础设施
交通已形成县乡镇公路网,县乡公路于2003年实现油路化,通村公路16条(段),100%村委会通公路,通组公路33条(段)达到65%,总长110公里。2004年在沿公路两岸建起便民桥32座,彻底解决了沿河两岸群众有史以来的隔河堵水问题。1998年起全镇户户通电,2000年新建35千伏高压变电所一座,1996年拉通色(河)小(河)通讯光缆,安装程控电话交换机装机容量1000门,镇内13个村实现村村通电话,2003年—2004年先后建起移动、联通基站,大部分地方群众用上手机。九十年代起,小河街道集市建设迅速发展,街区所建楼房30余幢,硬化街道路面4200平方米,分布商业饮食30多家,范围涉及周边6个乡镇,集日人数日均千余人,年物资交易200多万元,集市贸易繁荣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