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连云港市地图 > 灌南县地图 >
堆沟港镇地图
堆沟港镇相关地区地图:

宣传报道

2005年,堆沟港镇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新闻宣传工作中,突出半岛经济圈的大融入和灌河口开发的资源优势作宣传,有效提高了堆沟港镇的知名度。全年在国家省市各级报刊杂志用稿95篇。其中《突出招商引资,强化优质服务,堆沟港镇工业经济强镇富民》在《连云港日报》一版重要位置刊出;《乘风破浪立潮头》在市委主办的《连云港通讯》上发表。

城镇建设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和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协助县规划部门,开展了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增强了小城镇的积聚效应。积极呼应省政府苏北发展战略和市政府“一体两翼”战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灌河口半岛经济圈”发展规划的前期工作。通过县、镇两级政府出资、向上级争取资金、引进外资和借助民资等方法,破解了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突出重点,塑造特色,提高了小城镇建设质量。2005年,堆沟港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5年度经济增长领先乡镇”、“2005年乡镇经济增长二十优乡镇”;荣获灌南县2005年度全年目标综合考核第一名;被市人民政府、市警备区表彰为“2005年度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青年工作被团省委授予“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被市委农工办评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事业

2005年,堆沟港镇党委政府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完成了思进路拓宽、中心路修复及延伸、九队闸河2座桥梁建设等路、桥工程,使镇区道路环环相扣,路路相通;完成了镇区绿化、亮化、电信、供电光缆入地等项工程,美化了镇容镇貌;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6.7%;完成草危房改造和灾民建房170户,发放救济资金40余万元;年发放五保经费35.2万元,确定低保503户,累计发放低保金42万元;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灾减款物发放兑现率100%,农村改水新增受益人口1万人,覆盖率98%,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投入86万元新建中小学餐厅和中学宿舍楼,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顺利通过了省“六有”验收;依法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复垦土地145公顷,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筑行为,严格规范建筑市场,公共卫生管理不断加强,畜禽五号病、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顺利完成兵役登记和征兵工作,人民武装工作的年度考核位居全县前列;加大宣传力度,发展群众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多种宣传方式,展示港镇风貌;电信、邮政、宗教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业绩。全镇计划生育率94.2%,放环率98%,绝育率91.8%,行政执法规范率95%。

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2005年,堆沟港镇按照“高目标激励、大项目支撑、抢机遇奋进”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镇情,积极应对宏观形势,自加压力,克难攻坚,全力实现了“项目引进30个、利用外资大突破、服务园区全方位、各项工作齐创优、财政收入大翻番、年度考核争第一”的目标任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01万元,完成农业总产值22020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177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4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的4.7%,农民人均纯收入4353元。已连续四年被市政府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六年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被市政府评为“文明乡镇”;2004年6月被江苏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2月被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授予2004年度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乡镇。获得2005年度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授予的“2005年度经济增长领先乡镇”、“2005年乡镇经济增长二十优乡镇”;荣获灌南县2005年度全年目标综合考核第一名。
农业发展:种植棉花面积20000亩,水稻19000亩,全力推进新沂河经济带堆沟港镇农业开发园建设,建成沂河淌蔬菜基地5000亩。全镇棉套马铃薯5000亩、棉中熟毛豆4000亩。堆沟港镇生产的“河伯”牌大米、面粉和“小甜嘴”牌沂河淌西瓜、丰水梨都是名牌产品。堆沟港镇党委政府积极帮助扶持有专长、有事业心的大户搞农调,按照无公害技术规程,以其过硬的质量,重点提升品牌产业优势,在自身得实惠的前提下,促进堆沟港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尽快走上规模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之路。堆沟港镇派专人外出洽谈包地业务,使得在家安守田园以及外出包地“淘金”的农户逐个转变成了大户,管理也由以前的粗放式变成了集约式。全年堆沟港镇在外包地的农户达1200多户,种植棉花50000余亩,相当于2.5个堆沟港镇的棉花面积。在种植模式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抗虫棉南抗3号、GK22、科棉3号套种早熟毛豆——日本毛豆王和优质高产马铃薯津引8号,提高复种指数,使有限土地同样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完成河堤林、省级沿海防护林工程3000亩,完成成片林2000亩,植树50万株。开挖沟渠15公里、疏浚河道15公里、积土40万立方米,修建涵闸5座。
工业发展:堆沟港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工业项目推进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强力抓手,积极调整招商思路,落实超常举措,克难攻坚,坚定工业强镇信念,高举工业富镇大旗,瞄准工业立镇目标,以化工园区为招商承载平台,全年共引进进区企业16家,实际到位资金4.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8个,对引来的项目实行比“一条龙”更优质高效的保姆式服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商引商,亲商安商,使大公司、大集团主动寻求与港镇的挂靠联合,形成引进一家、建好一家,带来一批的滚动效应。全镇在全力以赴快速度、高标准,推进已引进项目的工程建设、全力突破重大项目的同时,找准差距,自加压力,时刻绷紧完成新进外资任务这根弦,做到主动出击,超前安排,外资已到位300万美元。
劳务输出:采取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由劳力型向技术型转换,拓宽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渠道,实行本地就业与劳务输出相结合的方法,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强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劳务输出13500人,镇内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达60%,连续5年被市、县评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先进乡镇”,农民经济人超过1000人,营销大户达300户,分别是2000年的3倍。组织劳务输出另一重要途径就是组织群众到外地去包地。农民外出劳务,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是港镇农村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2005年实现农业的变价总产值1.7亿元,比2004年2.24亿元,年降低24%。农民人均纯收入4350元,比2004年的3807元增长14%。“四级联动”富民工程取得实效,帮扶对象年增收480万元。
财税收入:2005年,堆沟港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01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514万元,占当年任务的210.25%,完成农业总产值12001万元,工业总产值1075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86.75万元,占GDP比重的4.7%,农民人均纯收入4353元,增长20%,工业用电量1570万千瓦时,比上一年增长354%,增幅居灌南县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