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赣州市地图 > 南康市地图 >
浮石乡地图
浮石乡相关地区地图:

产业发展

浮石乡现有山地面积86640亩,耕地面积13616.8亩,水田12700亩,旱地1570亩,有农业人口20129人,劳动力11745人。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甜玉米、蔬菜、花生、脐橙、甜,柚为主,兼种大豆、红薯、中花材等;养殖业以养鸭、养猪、养牛、养鱼为主,兼有养家鸡、养珍珠鸡、养鸽等。浮石乡有农业龙头企业1个,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8户,年养鸭1万羽以上的养鸭大户7户,甜玉米基地有莲洲、青云、窝坑、窝窖4个;养蜂基地有窝坑、窝窖、赣桥3个;在江口村、浮石村、幸福村开发连片有果荒山7000多亩,一期规划种植甜柚5000亩,年初已开发种植甜柚150亩,并建有生猪栏舍1600平方米,到2006年底,已完成2100亩新开发果园清山整地工作。浮石乡生猪、果业、养鸭为主的农业生产在乡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浮石乡现有果业生产基地2个,生猪生产中心1个,养鸭中心1个,在江口、浮石、幸福村开发连片荒山7000亩,规划种植甜柚5000亩,在浮石村樟屋坝、兰屋建成千亩甜柚生产基地1个,预计可增加农户人均收入200余元。目前,浮石乡正着力培植果业、生猪、养鸭成为浮石乡的支柱产业,结合新农村建设,使三大产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商品化、优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旅游资源

大山脑旅游区地处南康市浮石乡境内.内外林区占地3.864万亩,其中原始森林5000亩,有原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人工用材林,有华南虎、猴面鹰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寺庙和民间传说。林区山峦重叠,幽谷深邃,溪流清澈,风光秀丽,是避暑、观光、疗养、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

经济发展

2006年,浮石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136万元,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2008万元,同比增长11.6%;完成农业总产值3128万元,同比增长9.8%;实现财政总收,入23万元,同比增长6.1%;农民人均收入净增260元,同比增长7.8%。到2006年底,浮石乡私营企业达114家,个体工商户达156家。2006年,完成财政收入23万元,其中国税3万元、地税20万元。浮石乡有583人享受农村低保,每年支付保障金18万元;有49人享受城市低保,支付保障金5万元,有103人享受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四五”普法全面完成,社会治安形势良好,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浮石乡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初中升高中率达35%,幼儿教育规范发展,各中小学校园环境不断优化。卫生院条件明显改善,疾病控制,医疗救助和卫生监督体系得到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新的提高,文化、档案、民兵、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老年人、残疾人、扶贫、水保、环保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为浮石乡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圩镇创建

浮石乡2006年有浮石村兰屋、罗坳村桥边、罗坳三个省扶试点自然村,有赣,桥、高洲、窝窖、青云、贤女、浮石、罗坳七个市定示范村。浮石乡新农村建设工作以罗坳、浮石为重点,以赣桥、高洲、窝窖、青云、贤女为主线,以点扩面,带动浮石乡12个行政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实践,浮石、罗坳示范点已完成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了村庄管理长效机制,其它各村以“三清六改”为突破口,通过政府牵头,理事会运作,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村容村貌得到改观。1、组建环卫清扫队伍,专人清运圩镇垃圾,保持圩镇整洁、卫生。2、开展圩镇环境整治,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3、聘请市场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市场规行划市,市场秩序井然。

历史沿革

章江畔有一石山,状如覆钟,水环其外,犹如浮石,因此得名。解放初属浮石区浮石乡。合作化时属龙回区,含浮石、江口、幸福、高车、贤女、青云、赣桥、窝窖8个高级社。1958年属跃进公社,1959年改名浮石公社,1961年分出窝窖公社,1962窝窖公社并入,1965年并入大山脑垦殖场,1970年从大山脑垦殖场分出复设浮石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高车、罗坳、江口、贤女、圳肃、浮石、青云、幸福、高州、莲州、窝窖、和坑、赣桥、窝坑、石墩、梅源1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贤女埠。

人文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全面推进。浮石乡在抓好了浮石、罗坳、窝窖三个示范文明村建设的同时,在浮石乡范围内进行了以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为内容的文明村庄评比活动,热烈开展文明信用户创评活动,评出“文明信用户”44户,开展“,农村致富能手竞赛”和“查赌禁赌”活动,共查处赌博案件3起。协同共青团与中小学校,请老干部在中小学校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工教育,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提升。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进一步深化丰富创优“三民”活动。围绕新农村建设主线,开展了“保先创星”活动,健全和完善了干部形象和联系公开、首问责任制、便民服务中心等制度,进一步转变了职能,改进了工作作风,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新形象;二是以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创建村级“五好班子”,积极开展“三培两带”工程,基本实现30%的农村党员和60%的村干部成为“三培两带”标兵。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各村在狠抓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同时,逐渐把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有关议事程序等形成制度,并把各种制度与村务、村财务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浮石、罗坳新村点由群众出资聘请了长效卫生保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