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娄底市地图 > 双峰县地图 >
甘棠镇地图
甘棠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建设

1996年,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2005年,全镇辖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21所,其中私立小学3所。有在校中学生1992人,小学生4310人,教职工257人。文化设施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个,有线(含光纤)电视用户5058户,广播电视覆盖面达95%的村社。有老年此余文艺表演队3个、民间乐队4个、体育队6个。分别任"五四"青午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和元旦、春节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卫生设施有镇卫生院2所、中心卫生院1所,妇幼保健中心1个,村级卫生站17个,镇计生服务指导站1个,个体诊所6个。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古迹"旗表处十雷代朝之妻胡氏节孝坊"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氏宗伺"。豆笋、绿豆皮、板鸭等土特产品远近闻名,成为甘棠镇名优产品畅销境内外。

古镇新城

甘棠古镇新城,人文荟萃,社会繁荣。70年代涌现出全国林业劳模方咸松(当选过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省人大常委)。境内有区属一中、二中、旅游职业学校、小学一所、自办初级中学一所,小学11所,实现了两基达标,培养了大批专业和实用人才。镇境有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各一所,并建有乡镇医院一所,引进了六都名医开设了骨伤科门诊。建成了省级五星级广播电视站和全省百佳计划生育服务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民自治成为模范乡镇和无毒示范乡镇,基层组织建设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甘棠镇已确立了坚持“稳农强工,兴旅活商,打造全市发展最快,城镇最美,生态最佳”的名牌乡镇的发展战略;以民营经济为核心,以结构调整、工业建设、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实现由农业大镇向工业重镇、民营强镇、经济富镇、生态名镇的跨越。

行政辖村[4]

甘棠村立新村凤凰村弦瑞村玉河村马家村大桥村民主村刘村村庄里村兴村村乌羊村十字畈村张家埂村

地方特色

1、甘棠镇是宾阳县三大古镇之一,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属典型的少数民族乡镇。美丽的斑江贯穿甘棠,她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作为水路交通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许多商品、货物由斑江运抵甘棠,再分散邻近的各县、镇乡,造就了甘棠的繁荣,也养育了甘棠人纯朴、善良、热情、开朗的性格。优秀的抗日故事片《十天》就是在斑江拍摄的。2、甘棠民族文化艺术节5月17日(1993年以前叫蓬圩节)是甘棠壮乡群众的盛大节日,从解放前一直流传至今。在节日那天,众从四面八方云集到集镇里舞龙舞狮,载歌载舞,对唱山歌,尽情的展现民族风情,歌唱幸福的生活。3、甘棠的扣肉、粉利已是驰名县内外,到甘棠不吃扣肉等于没到过甘棠,甘棠的扣肉从选肉、加工、到配汁都十分讲究,使人吃起来感觉肥而不腻,松而可口,再加上香芋一起焖,更为香纯可口,让人乐不思蜀,赛似神仙。每逢节假日,南宁、邕宁等地都有人专门驱车来购买甘棠的扣肉,有亲戚、朋友在甘棠工作的也忘不了叫他们帮忙捎上三五斤,过上一把瘾。再说一说甘棠的粉利,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选用优质大米,加工而成,由于韧性好、耐煮、耐炒,吃起来爽滑可口,而大受欢迎,每年春节期间,甘棠粉利都供不应求,产品销往南宁和邻近各县份。

乡镇概况

甘棠镇,位于湖南省双峰县最西端,原为甘棠乡,1994年撤乡建镇。西与邵东交界,北与涟源接壤,东南与本县的三塘铺、印塘相邻。全镇土地面积132.87平方公里,辖83个村、2个居委会、7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万人。该镇交通发达,物产丰富。青甘、太甘公路横贯南北,与320国道和双娄、双涟相联,在建的潭邵高速公路、洛湛铁路亦自东向西穿过;镇村公路蛛网密布、联通各个村组。金家的煤炭储量丰富;甘棠铺西瓜独具风味、全省闻名;山斗药材独领风骚,享有"药都"之美称。山斗华天洞,自东向西绵延数十公里,洞中有厅、洞厅相连、"幽、险、奇、壮"而著称,最具旅游开发价值!

旅游及特产

甘棠镇内物产殷实,资源丰富。拥有林地9.9万余亩,活立木蓄积量17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306万株,森林覆盖率56.7%;茶园面积953亩,年产干茶27吨,民主彩虹云尖是黄山毛峰系列品牌;全镇耕地1.5万亩,盛产水稻,蔬菜,瓜果,甘蔗为主,养殖业遍布全镇,拥有千头猪场,万只鸡场及肉鸽、蛇、鳖、羊、奶牛、七彩山鸡等特种养殖基地;浦溪河流经境内,小2型水库4座,养殖水面305亩,肖黄山牧龙山泉矿泉水、花岗岩等天然资源已开发利用。名胜古迹众多,尤以现存的明清时期的六角楼、兴村古祠堂、钟山庵为著名,肖黄山雾山,孟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黄荆岛、彩虹谷、十里山自然保护区及文化公园、蒋家山遗址,巽峰塔等景区景点正在引资开发;中心城区建有20多家高中档宾馆和部省属休(疗)养院、培训中心,“吃、住、行、游、购、娱”功能齐全,被誉为黄山脚下“培训城”,是很好的休闲、度假、旅游、疗养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