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铺镇地图
三塘铺镇相关地区地图:
城镇建设
基础设施:三塘铺镇是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50个小城镇重点建设镇之一。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8万人,“A”字型城镇已具规模,城区内6条主干道10公里道路已全部硬化;区内拥有2个3.5万伏变电站,11万伏变电站距城区仅2公里之遥;拥有2个日供水3000吨的自来水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建有装机容量5000门的邮电大楼和移动电话通讯楼;建成有线电视台和电视差转台各一座;建成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拥有112个门面,116个摊位的综合农贸市场,并有畜牧、水产二个专业市场;建成上宅下店商业门店有728巷,建筑面积达17.9万平方米,区内商业繁荣,市场成交额近亿元。城区内配套设施齐备。主干道两侧安装下水道管道5.18公里,铺设人行道板近10000平方米,安装路灯98盏,道路两旁全部绿化,并建有400平方米的圆型花坛。国税所、地税分局、派出所、法庭、中心医院、学区等33个镇属机关部门单位都在城区建起了新的办公大楼,全市规模最大的农村初级中学——三塘铺中学坐落在城区中心。城中路、进站路被评为市集文明路。工业小区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该小区1994年被确定为全省12个乡镇工业小区之一,小区各类设施配套,已实现“四通”目标,区内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00余家,2002年创工业产值4.8亿元,区内策优惠,是我市第一个无费工业园区。随着安徽海螺集团的落户,三塘铺镇城区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城区面积将扩大到4.5平方公里,三塘铺镇将成为双峰西部地区小城镇带的中心,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将崛起在湘中大地。交通便利:为让工程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防止将富民路、民心路建成“伤心路”,该镇将道路质量作为决定工程成败的“高压线”,谁也不能碰,谁也不敢碰,不合格的工程一寸也不要,实行严格的施工准入制度。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成立由公路站、镇村干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的五人质量监管队伍,努力将民心工程做稳做实。农村公路的不断延伸,使三塘铺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活力尽显。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该镇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融入了市场,明显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经营理念,使大批农民从此走上了致富路。今年,市龙头企业湖南年发样样红有限公司与该镇东升等村成功联姻,共同开发软籽石榴、保健茶、保健蜂蜜、保健饮料、保健酒等高科技农业产品,有力地带动了该镇农民致富图强,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名胜古迹
主要景点:柏荫堂:位于东合村。由中国茶业一代名商戴海鲲(班名丹楹,生于1890年9月18日,卒于1965年5月)修建于1934年,戴海鲲三岁丧父,由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成人,为歌颂母德“柏舟节操”,不忘母恩“庇荫成长”,故将此屋名柏荫堂。体仁堂:位于枫树山村。清光绪十六年,由刘校承、刘良承兄弟为首承建。芒担石:位于芒担石村,距县城32公里,在猪婆山主峰插花岭南麓小溪旁。有两巨石夹溪对峙,各宽100米、高170多米,相传是仙人用芒竿担来的,夜晚常有仙人吹笙其间。清乾隆年间(1736—1799),鸿胪寺正卿邓文泮曾往游,并作《芒担石记》。名人轶事:王龙文:派名代仁(1864——1923),字泽寰,号补荃。世居甘棠赛田,后迁入朝阳守经堂(今属岩泉村)。其父王作孚,清浩封“奉政大夫”,一生好施济贫。王龙文自幼既受父教,又在私塾攻读多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应科试经古取第一名,补邑痒生,光绪十六年应科试词章取第三名,充增广生,光绪十八年应岁试词章为第八名,充生,肄业于岳麓书院,翌年庄省恩科乡试中第五名举人,光绪二十一年会试中贡士,再往殿试得科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旋充国史馆协修。邓志锋:淘沙村人,1995年由朝阳中学考入长沙一中理科实验班,1998年参加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竞赛,荣获金牌,后被北京大学免试录取,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物理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