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乡地图
高庙乡相关地区地图:
2、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高庙乡
高庙乡位于博爱县城南,总面积24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辖15个行政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迅速发展的乡镇。2003年被河南省授予“基层党校建设先进乡(镇)”,被焦作市委、市政府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被焦作市授予“农业税费改革工作先进乡(镇)”,被博爱县委、县政府授予“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等多种称号。2003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63.8万元、项目投入2580万元、农业增加值2837万元。乡域内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发达,通讯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正在修建的新济高速公路和焦温高速公路在该乡交汇,并留下博爱唯一的出口。出口附近,温博路东正在建设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将成为豫北最大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个体私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全乡100万元以上规模的个体企业达到20多家。扶持培育了一批像好友公司、富源公司、化翔公司、民用锅厂等骨干企业。好友公司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生产粒状白碳黑的富源公司,在我省同行业中属较大的厂家之一。化翔公司生产的轧辊,在博爱县私营企业中较早地获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民用锅厂生产的搪瓷不沾锅等产品,不仅在全国各地销售,而且还出口日本等国。个体私营经济成了该乡经济发展的主体。项目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去年以来,新上和技改项目20多个,其中,计划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6个,上亿元的项目1个,500万元以下的项目15个;列入市重点项目2个,县重点项目3个。这些项目除一部分已经建成外,计划投资500万元的县重点项目金利豆漂染项目近日已经建成试产。计划投资2.97亿元的30万套子午胎项目,前期投入已完成。与澳大利亚海外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签约,合资公司已工商注册,第一笔款项10万美元已到位,厂区规划由青岛化工设计院设计,准备奠基。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在种植业上调优品种,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发展到1.3万亩;蔬菜种植6000亩,温室大棚达到200座;建成苗木基地500亩;发展药材黄姜种植1200亩;种植凯特杏、梨枣等小杂果500亩。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屠宰业,全乡千头牛场1个,百头以上的养猪场70个;肉牛屠宰量年2万头以上。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全乡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高庙乡社会安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村村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中小学合理布局工作逐步实施。乡卫生院改造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3、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
高庙乡位于湖滨区东北,其东部、南部与陕县王家后乡和张茅乡接壤,西部与会兴镇、磁钟乡相邻,北部与山西省平陆县隔河相望,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三(门峡)大(坝)专用铁路和公路与城区相连,设有大安、史家滩、七里沟、老鸦沟4个火车站,黄河上架有钢桥一座,通往山西省平陆县。乡政府所在地大安村距城区30公里。该乡为1958年合并大安、黄底、院科3个乡而建,1961年改为高庙人民公社,1984年易社为乡。2000年辖大安、小安、穴子仓、羊虎山、王家岭、位家沟、黄底、侯村、李家坡等9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77个村民组,全乡3308户,12515口人。高庙乡是高寒浅山区,地势从南向北倾斜,山岭起伏,沟壑纵横,村庄分散,土地瘠薄,有“七山十沟”之称,平均海拔高度566.5米,位于东部的樱桃山海拔923.5米,土壤有坡黄土、红黄土、灰石土、褐土性土。最高气温(7月)38℃,最低气温(1月)-11.2℃,年平均气温13.9℃,年平均降水量544毫米。全乡总耕地面积21640.3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红薯、花生、烟叶等。2000年粮食总产量545.6万公斤,油料总产量19万公斤,烟叶种植面积达1178亩,总产量21.8万公斤。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大安桑兰犬养殖场、羊虎山药蚁养殖场、黄底鸸鹋养殖场等规模养殖场3个,发展李家坡、位家沟2个养羊专业村和王家岭养牛专业村。2000年,全乡肉牛存栏2078头,生猪存栏2790头,羊存栏3903只,鸡存栏3.78万只,兔存栏1500只,肉类产量246.8吨,禽蛋产量120吨,羊毛产量0.3吨。加快植树造林步伐,10年累计完成荒山造林1.2万亩,通道绿化28.7公里,封山育林6000亩,四旁义务植树40余万棵。全乡果园面积1275亩,2000年果品产量达50.7万公斤,其中苹果36.7万公斤、枣1.5万公斤、柿子10.9万公斤、桃1.4万公斤。10年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每年改造坡耕地700余亩,改造坡耕地累计达9000亩。全乡拥有拖拉机202台,农用汽车296辆,联合收割机1台,机动脱粒机375台,农产品加工机械48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199千瓦。高庙乡为湖滨区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处,有煤、青石膏、铝矾土、硫铁、耐火粘土、化工炭岩、硅石等矿产资源20余种。
一、狠抓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上台阶
近些年来,该乡紧紧围绕农村产业做文章,依靠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依靠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一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全乡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乡粮食产量达7374吨,比上一年增加了405吨,增长5.8%;二是全乡以广柑、核桃、梨子为主发展水果业,产量达10万公斤;三是积极发展家庭养殖。以生猪、牛、羊、和鸡、鸭、鹅为主,培育壮大养殖产业。2005年全乡生猪出栏1.2万头,家禽4万余只;四是以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为平台,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转工作,全年共输出劳务3574人,实现劳务收入2379万元。
三、狠抓社会事务管理,促进和谐发展
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今年计划生育继续坚持“三不变”,“三为主”,“三结合”的工作方针,采取各种形式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坚决按照政策办事,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和事进行了执法清理。学校教育进一步巩固。全面完成了学校D级危房改造,在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争取资金,偿还了部分“普九”欠债,对学校硬件建设作了适当补充和完善,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庙小学在全县乡类学校比较中取得了较好名次。同时,狠抓学校安全教育,学校安全管理基本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来,乡村医疗卫生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加强,基本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投资80余万元兴建的自来水厂,并正式投入使用,基本解决了场镇居民饮水难问题。高庙乡特色农产品:核桃,梨子,水果,生猪,家禽,海拔385米。[1],高庙乡下辖村:大桥坝村文桐村白虎村柏林村贾家桥村高庙村兔伏村山合村松柏村马家沟村,高庙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1846男6102女5744家庭户户数3479家庭户总人口(总)11841家庭户男6097家庭户女57440-14岁(总)32400-14岁男18100-14岁女143015-64岁(总)773315-64岁男388015-64岁女385365岁及以上(总)87365岁及以上男41265岁及以上女46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845
二、夯实基础建设,确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针对高庙乡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差,群众靠天吃饭和买卖难的问题,根据县上的问题,根据县上的安排,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专用资金对全乡的部分病险山坪塘进行了整治,二是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一批蓄水池和山坪塘,改善了生产条件。三是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全乡升钟水渠进行了维修整治,并利用潆新公路修建的大好时机,组织白虎村、柏林村、兔伏村、松柏村等村村民新建公路7条约12公里,基本解决了运输难、行路难的问题。四是利用扶贫村建设项目,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高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