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店镇地图
葛店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指标
城建化水平:46.8%;财政收入:2080万元;GDP:114000万元;工业总产值:216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1086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额:600万元;镇区人均收入:4320元;农民人均收入:3182元;主要农产品:水稻、油料、蔬菜、棉花等;主要工业:制药、电子、化工、铸造、建材、服装等。
设施建设
近年来铺设给水管网12公里,服务半径达3公里,使镇区供水普及率达90%以上;全面硬化、美化316国道、商业街路、市场路、水厂路、白浒镇路、姚湖等路面,使规划控制区公路硬化路面达15.8公里,人均道路面积4.9平方米/人。全镇公路硬化里程达35公里,道路硬化率达96%以上。在西部生活、文教、行政区主.次干道及周边地区预埋下水管道组成西部武四湖排水网系;中部、东部的污水排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污水系统,实现葛店镇分区排水网系,使排水管网覆盖率达92%。该镇共投入资金2800万元,修建日供水能力10000吨水厂一座,铺设供水管网达13.9公里。硬化道路22公里,人均道路面积4.9m2,二纵二横“井”字路格局已然成形。“关葛”快速通道已完成通车,届时大大缩短武汉与葛店联系,城镇面貌有了很大改善。
重点工程
1994年在葛店镇兴建的鄂州电厂一期工程2×300MW机组已于2006年完成,二期工程2×600MW装机正在紧张施工,并即将迎来×1000MW装机的三期工程。
镇区建设
葛店的镇区形成了“一轴三区”的组团格局。“一轴”指葛店镇过境交通316国道,它既是葛店镇镇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主轴线,也是镇区景观的主轴线。“三区”以旧镇区为中心发展的居住、商业、行政办公、文教等组成的居住区;以服务鄂州电厂为目的所形成的生活、商业组成的商业区;以葛店规划工业园区.葛店开发区为中心所形成的工业区。
中国药谷
在武汉市和鄂州市之间,长江南岸,有一个小镇,地处鄂东丘陵区,地面较为平坦,海拔高程为25-34米,名叫“葛店镇”,镇中有一条大街,名为“葛洪路”。它们的得名,都与曾在这里采药炼丹的“葛仙人”葛洪有关。葛洪字稚川,道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今江苏省句容县),是东晋著名的道士、炼丹术士。葛洪曾两次来鄂州,足迹踏遍纵横百里的山山水水。他发现这里不仅风景绝佳,而且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还富藏许多稀有矿物,于是先后多年旅居这里,采药炼丹。葛洪又是个著名的医药学家,有着非常丰富的药物知识以及医学临床实践经验。他传给后世的《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著作,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流寓鄂州的几年里,他经常还为穷苦百姓治病,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在鄂州,葛洪遗留的丰厚的中医药文化遗产,在后世得到传承。自葛洪得道成仙之后1600余年,又一个传奇人物从这个小镇走出来,成为中国近代武术教育家,并赢得“武林奇”、“民间神医”、“伤科圣手”的美名。他就是万籁声。他的名字像葛洪一样令人敬仰。万籁声博采众家之长,深谙医术,在当地留下了许多救死扶伤的佳话,还留下了100多本行医手稿和秘方。就在葛洪、万籁声两位医药学大师生活过的葛店,如今竟神奇的有了一个“中国药谷”的大名声,它和“中国光谷”、“中国硅谷”一样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在葛店镇葛洪路上,空气里似乎弥漫着一股股药的香味,现代化的厂房和制药车间,历历在目。几十家生物医药企业,如安至药业、浩信药业、春天药业、人福科技、科益药业等,共同在支撑着“葛店٠中国药谷”的大厦。2001年12月,国家科技部批准这里为国家火炬计划葛店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并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中国药谷”商标。整个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建成区已达5.34平方公里。全区引进了以美国波尔公司等位居世界500强之列的跨国大公司、财团,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和以人福科技、春天药业等为代表的民营大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形成了以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为龙头,以新材料、电子与信息产业为两翼的三大高新技术产业格局。
区划变革
葛店镇村镇城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6.37万人,辖4个居委会、一个农场、26个村委会:东街、正街、牌楼、下街、彭湾、上街、张铁、三王、陈范、姚湖、庙湾、邓平、白浒镇、黄矶、熊湾、涂湾、岳陂、田岭、罗庄、秋千、秀海、太武、东岭、大湾、曹岭、张袁、长咀、仕屋、陈镇、武城。新中国成立后葛店镇属鄂城县管辖,名为“葛店区”;1958年12月划入武汉市(下辖:4个乡、39个高级社),全称为“武汉市葛店郊区”;1962年12月划回鄂城县,名为“葛店区”;1986年左岭乡由葛店区划入武汉市;1983年由鄂城县葛店区改变为鄂州市华容区葛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