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长寿区地图 >
葛兰镇地图
葛兰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镇域内水资源丰富,桃花溪流经全境,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白云岩、钾矿等11种,其中石灰石储量达5000万吨,白云岩储量达4000万吨。

水利建设

整治鹅公堡、胥家沟、姚家岩、双望、新民、平桥病险水库6座,完成山坪塘整治等其他水利工程21处;完成了冯庄村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了枯井、黄家坝、塘坝、湾丘村的人饮工程建设,解决了70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组织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程36个;硬化乡村公路65公里,人行便道25公里;整治维修村道90公里;完成葛兰村农村卫生改厕1000户;整治维修提灌站65台,技改3台;购买农业机械112台,其中耕作机械106台,插秧机6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34.08%;完成罗岩村的土地整治;完成金山、沙河村级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22个村居远程教育终端建设,配置电脑、电视等,达到了网络全覆盖。(本文转载于葛兰政府网作者:黄勇)

社会发展

1、教育:普通中学2所,在校学生2924人;小学11所,在校学生42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率98%,初中升高中率84%,高考录取率82%。长寿区关心下一代现场会在葛兰镇实验一小召开,市、区领导和兄弟街镇参观了葛兰村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室。2、文化体育:举办了长寿区第八届金盘山杯篮球友谊赛、“庆七一、迎奥运”负重接力比赛。3、医院:病床数56张、医生91人。4、开展计划生育专项执法清理。人口自然增长率3.5‰;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76.4%。5、城乡医疗救助80人10万余元。发放城乡低保、五保金23.85万元。全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加人数69308人,参保率达96.3%。发放救灾资金40万元;救助20名精神病人;场镇街道命名全部结束。6、档案室创重庆市二级档案室成功。7、城镇新增就业925人,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2680人。8、各村(居)全部配备了综治员。2008年接收回复区信访办回访38件,全部办结,共接访96件次,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特别是确保了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安全稳定。9、成立了葛兰镇义务消防队,配备了消防车一台,义务消防队员10人。同时成立了葛兰桥居、葛兰村、大坝村3个义务消防队,配备了消防队员23人。10、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广大干部群众自发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捐款50余万元,其中20余万元救灾物资直接送到灾区。

城镇商贸业

2008年完成了小城镇8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大水渠片区的规划;启动旧木材市场拆迁和新木材市场平场;启动葛兰卫生院、法庭的新建工程;启动榜上湾、白鹤、张家坝3个小区建设;全年新开工房屋面积50000平方米、竣工40000平方米,新增城镇建成面积0.2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6%。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改造临时垃圾堆放点6处,新安装垃圾箱41个,新安装中心、大坝街上路灯45盏,新增渝巫路100A控制箱一套,完成场镇3260平方米的人行道翻修,修补正街、西街、枣子街、老街3100平方米的破损道路,整治场镇河道200米。新增环卫设施垃圾站5个,供水管网1230米,新增供电线网2100米,增设变压器5台。初步启动了葛兰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培育和建设了综合农贸市场、粮油、木材、汽修3个专业市场以及家俱制造、服装百货、五金家电、特色餐饮4条专业街。有大中型超市4家、村级便民店9个,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2279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06万元,连锁经营销售额占零售额比重达40%,限额以上新增企业个数2个,限额以上占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8%。

新农村建设

高标准建设300万只笼养蛋鸡基地、万亩柑橘基地、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高标准优质粮油基地等四大现代农业基地。2008年年底笼养蛋鸡饲养量已达240万只,规模化养殖场(500只以上)已达700个;完成恒河果业改土建园4026亩,葛兰村500亩科技示范片,金山村刘家坝大棚蔬菜基地300余亩,能源甘薯示范片4500亩;全面完成农民种粮直补兑现485.7万元(其中水稻直补52.3万元,种粮农资综合直补402.1万元,豫薯王直补1.1万元,生猪、家禽养殖大户直补30.2万元);实现耕地流转12831亩;实现劳务收入7253万元;继续巩固13400亩退耕还林成果,完成6000亩森林工程建设任务,即3000亩经济林建设、2000亩速丰生产林建设、1000亩低效林改造工程。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0%;年出栏肥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户已达10户。

下辖村庄

全镇幅员面积11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05公顷,辖1个居委会,21个村,162个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