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镇地图
新市镇相关地区地图:
沿革
1966年设新市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新市、郭桥、郝邢、大刘、焦范、高庙、孙陈、走马、马庄、盐店、南程11个行政村。2002年,代码610115205,辖新市、南程、郭桥、郝邢、大刘、焦范、高庙、孙陈、走马、马庄、盐店11个行政村。2007年1月改设街道。基础设施
截止2003年底,该镇有林业用地3869亩,森林覆盖率达46%,有小(一)型水库两座,小(二)型水库13座,水利设施日趋完善。自来水厂日供水量达90000吨。地处汨罗江之南,境内有湄江河等河流,水系发达。自然气候
该镇地处亚热带,属典型的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345.4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光照时数为1714.9小时,无霜期263天左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古桥和古弄
新市古称仙潭,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又因水被分割成18块,再由架在河面上充满浓郁水乡情调的72座桥梁连成一片,36条各具特色的弄堂贯穿于街市之间,构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早在晋朝以前,新市就已形成市井,街道间有弄堂贯穿,市河上小桥横卧。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淫,逐渐形成了悠久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据记载,新市镇区最多时曾有36条弄72座桥。但因历史变迁,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桥11座。太平桥,为单孔石桥,横跨小西河。始建于宋朝,明清时期得到重建。两侧栏杆至今仍保留石狮数个,桥石基座上刻有楹联。当地流传这样的风俗:新婚男女从桥上经过,可期太平吉祥。状元桥,位于镇北乐安港西。因宋朝时新市人吴潜考中状元,后官至左丞相。故得此桥名,蕴含金榜题名之意。钟楼弄,长180米,宽约1.7米,位于觉海寺旁。优美典雅、古色古香,极富江南水乡情调。弄的一头是波光粼粼的市河和造型优雅的迎圣桥,古刹、小桥、流水、深巷四景合一,构成一幅古朴的图画。“胭脂弄,秦淮河”。连通北街与寺前弄胭脂弄,明朝时就已出名。这条长70余米,宽1.5米的小巷,当时多为娼妓所居,因弄内胭脂味扑鼻而得此名。新市名人
沈铨(1682—1760),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一作吴兴(今湖州)人)。少时家贫,随父学扎纸花。20岁左右,从事绘画,并以此为生。其画远师宋代黄家画派,近承明代吕纪,工写花卉翎毛,禽兽,设色妍丽,工致精丽、赋色浓艳,极尽构梁之巧。画人物得不传之秘。注重写实,画风谨严工细,造型准确生动。尝写《花蕊夫人宫词》为图,笔意殊极巧妙。雍正九年(1731)应日本天皇之聘,偕弟子郑培、高钧等东渡日本,历时3年,形成“南苹派”写生画,深受日人推崇,被称为“舶来画家第一”,从习画者颇多,日本江户时代长崎画派即在其影响下形成,尤以圆山应举最为著名。归得金帛散给友朋,橐仍萧然。黄行健有诗纪其事。卒年八十余。传世作品有《五伦图》、《柳阴惊禽》、《秋花狸奴图》、《盘桃双雉图》、《松鹤图》、《梅花绶带图》、《鹤群图》、《松鹿图》等。78岁高龄所作的《双鹤图》,构图饱满,笔力雄健,被誉为晚年精品。事迹收录于清朝《国朝画识》、《画友录》、《清画家诗史》、《清朝书画家笔录》。《练水画徵补录》记载,沈铨“字南屏,擅花鸟,侍御灼之后。吴潜(1196~1262)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原籍安徽宁国,先世自宣城迁溧水,潜则生于德清新市。吴潜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22岁中丁丑科状元。曾经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后来升为左丞相,先后被封为崇国公、庆国公、许国公。《辞海》中称吴潜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深感忧虑,主张加强备战以抗御元兵。吴潜一生两次为相,任职繁多,忠正睿智,政绩卓然。景定三年(1262),贾似道暗使武人刘宗申毒害吴潜于循州;“循人闻之,咨嗟悲恸”。当年五月,吴潜遭毒而卒。吴潜在遗表《谢世颂》写道:“生在湖州新市上,死在循州贡院中;一场杂剧也好笑,来时无物去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