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爱彝族乡地图
和爱彝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农村经济的比较优势
如前所述,和爱乡地处盐边县的东南角,由于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地形地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比较优势。1.交通相对方便:乡内有攀(攀枝花)——会(会理县)省干公路8Km,南北贯通。乡到各村社的简易公路(属机耕道)网络基本形成,利于物资集散,搞活流通。2.市场广阔:该乡近临攀枝花市和盐边新县城,相距只有50公里,城镇人口达50万之多,主要农产品——粮、菜、果,不愁销路。3,“碉堡乡”的独特地形地貌,导致了该乡太阳辐射强,有利于粮、经作物的干物质积累,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十分有利。4.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产品基地建设已有相当的规模,为全乡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爱乡经过近2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在水利、改土、道路等方面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不断提高了农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而且全乡初步创立了“种、养”并重结构模式。突出了优质梨基地的建设,在全县乡(镇)中是少有的。5.土地后备资源较多:根据县国土局1999年土地修编结果,全乡实有耕地为9408.7亩(其中:法定面积为3962亩),比上报耕地面积多5446.7亩,农村人平实有耕地2.2亩,为种植业的调整与布局提供了保证。经济
概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爱乡先后经过农业区划成果应用,攀西农业综合开发和安宁河流域农业资源开发,特别是扶贫开发以来,全乡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了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共同进步。养殖业以生猪为主,牛羊次之。林业: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一是停止了森林采伐,转向退耕还林还草;二是经济林中的核桃、板栗,年底产量分别为1250公斤和770公斤。
渔业:利用现有塘、池、水库60.7亩的水面饲养鲜鱼。年产1240公斤。经济作物在和爱乡的个别村社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主要品种有水果、烤烟和花椒。
水果:是和爱乡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
烤烟:利用水果地进行间套种植735亩,向攀枝花市烟草公司销售烟叶89吨。
花椒:全乡各村、社利用田边、地块、路旁零星种植有400亩(以200株折合一亩),年产干花椒2810公斤。纵观和爱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盐边县南部地区种养结构并重,多种经营比较发达的一个乡。全乡人民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正处于越过温饱向小康型转轨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