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乡地图
河口乡相关地区地图:
环卫建设
为彻底改变道真县河口乡农村环境卫生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状,努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河口乡就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提出十个具体整治要求:室外环境卫生:(1)建柴草棚或柴草堆放规范;(2)畜粪堆放规范,粪坑按要求盖好;(3)房前屋后清洁卫生,地面无垃圾、污水、污物;(4)房前屋后排水沟畅通;(5)畜禽全部实行圈养,房屋周围无畜禽粪便。室内环境卫生:(6)住房外观清洁,板墙无乱涂乱画;(7)房屋及畜圈内外无悬挂物,农具及日常生活用品摆放整齐;(8)室内无蜘蛛网、灰尘,墙上无悬挂物;(9)室内地面干净清洁,物品堆放整洁有序;(10)室内照明电线安装规范,基本无老化线路。
领导关怀
2007年5月,省党建扶贫工作队队长、省审计厅副厅长寇平率省直机关工委机关党办主任顾鲁黔、联通公司贵州分公司综合部经理杨贤等人组成的省党建扶贫工作队一行4人到锦屏县河口乡开展了党建扶贫帮扶工作。工作队分别深入河口乡中寨、里寨、中仰、文斗、裕河、培尾、培陇、韶霭等村开展扶贫调研。在调研工作中,省党建扶贫工作队采取“一听、二看、三访”的形式进行。一听,主要是召集村组干部座谈会,听取各村基本村情,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汇报;二看,主要是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深入到实地查看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教育教学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三访,主要是深入群众当中,与他们谈心交心,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通过调研活动,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对河口乡的基本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及时梳理出了存在的四个方面困难,一是行路难,全乡19个村中尚有10个村未通公路,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二是吃水、用水难,全乡仍有15个村未落实农村人饮安全建设工程,群众人饮消防用水极为困难;三是读书难,全乡有很多村级小学校舍十分简陋,教学设备欠缺,同时,三板溪湖面的形成给学生上学造成很大困难。四是村级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全乡80%的村没有活动室。针对存在的问题,省党建扶贫工作队提出了下步即将开展的帮扶设想,表示将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以整合山乡资源为手段,帮助乡、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将从教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帮扶,充分发挥和利用省党建扶贫工作队的资源优势,为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做出积极的和应有的贡献。
矿产
矿藏资源以煤炭、紫砂陶、石灰岩储量居多,煤炭储量高达2800万吨,发热量达6000大卡,其他矿产资源如铜、磷、铁等也有一定储量
人饮工作
2008年,西固区河口乡先后完成河口、青杨、岗镇、石圈、张家台、大滩六个村人饮工程建设,解决了全乡8000余人吃水难问题。河口乡投资172万元,建成河口乡安全人饮供水站,解决了河口、青杨、岗镇、石圈四个村饮用水困难,并成立了河口乡安全用水管理协会。青杨、石圈运行正常;岗镇、河口因村级自用管线严重老化,待管网更新后可立即投入使用。投资49万元,完成了大滩村安全人饮净化水入户工程;投资10万元,维修和更换人饮管道,保证了张家台村人饮用水。同时,为确保安全用水,投资1.8万余元,对各村蓄水池井盖进行了水泥加筑,加强了饮用水安全防范。
三农工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西固区河口乡积极响应,全力抓好“三农”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二是以成立专业合作社为形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依托基地建设,逐步构建“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重点在红枣、西甜瓜、胡萝卜、番茄、养殖业上狠下功夫,建立大滩村西甜瓜专业合作社;三是以关注民生为重点,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积极帮助农户修缮水渠、硬化乡村道路,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全乡农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产业结构
河口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乡政府狠抓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无公害精细蔬菜2000余亩,全乡养殖特别是养牛业发展形势良好,乡镇企业形成了集农业、工业、交通业、商饮服务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农村经济结构,成为河口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利用闲置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工程机械、客运车辆交易项目,投资720万元,建成甘肃易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达900万元,利税175万元,企业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