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寮镇地图
和寮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GDP)12815万元,发展速度为12.8%,农业总产值15738万元,发展速度为7.79%,工业总产值9474万元,发展速度为36%;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75万元,增长速度70.5%;农民人均纯收入1768元,同比增长6.5%。
地方特产
炸子鸡::和寮炸子鸡是选用自然饲料家庭喂养的鸡,采用纯正花生油精炸而成,其色泽金黄,清香四溢,入口脆滑,香味倶佳,是廉江十大名菜之一。
野生红蘑菇::野生红蘑菇是廉江市和寮镇的特产。它是一种生长于亚热带圆锥林地的菌类食品,属世界珍希食品。它只有在特殊的土壤,特殊的温度、湿度的气候环境下才能生成,人工无法培育。野生红蘑菇是一种珍希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它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形状为伞形,顶部鲜红色,其余部分为淡红色或浅白色,用于煲汤、煲粥、拌炒肉类,具有壮腰健肾、防癌、抗衰老之功效。
黄榄::黄榄又称橄榄、白榄、青榄,是中国南方的优稀水果,黄榄果实易保鲜、易加工和药用价值高,可作水果生吃亦可加工成菜,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榄树寿命长、效益倍增,35年开始结果。随着树龄的增长,其产量成倍增长,45年树龄平均最高株产20~35公斤,1015年125~250公斤,30年以上750~1250公斤,树龄长达百年。黄榄粗生,投入小,收益大,初产期(57年)250~450公斤/亩,盛产期2500~4000公斤/亩。
南德文牛::“南德文”优质肉牛是引进澳大利亚“南德文”纯种公牛,采用科学的人工授精方法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造的肉役兼用黄牛,具有肉质好,体型大,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得到农业部与畜牧界专家及养牛业的一致好评。全镇已有三个菜牛基地。
椎籽米:园椎籽产于和寮天然园椎树,每年夏天开花,秋季结籽,冬季成熟。园椎籽有防癌、抗癌、降压、减脂、美容、壮腰补肾、提神健脑等功效,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品,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1454男17059女14395家庭户户数8010家庭户总人口(总)31387家庭户男17016家庭户女143710-14岁(总)123050-14岁男74020-14岁女490315-64岁(总)1647415-64岁男823815-64岁女823665岁及以上(总)267565岁及以上男141965岁及以上女1256户口当地住在当地28606
文教卫生
2008年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17所,分校48所,幼儿园1所,教职工360多人;实现普九义务教育。和寮医院在全市乡镇级医院中首屈一指,其中骨伤科治疗效果远近闻名。镇卫生院有医生17人,护士10人,病床40张,救护车一辆。
领导机构
2009年和寮镇三套领导班子成员分工,黄锦让(镇委书记、人大主席):主管镇委、人大全面工作,钟宇政(镇委副书记、镇长):主管镇政府全面工作、直管教育工作,刘畅(镇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党政办、社会事务办,协管党务工作,吴兆信(副镇长):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体育工作,赖炳友(镇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日常事务、分管都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圩镇卫生、环保工作,莫奕伟(镇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纪委、机关、交工企、招商引资、安全生产、旅游、生猪工作,赖玉兰(镇委委员):分管宣传统战、妇青联、民族、宗教、文化、劳动保障、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工作,吴玉新(镇委委员、武装部长):分管武装、政法、农村农业、信访、维稳、老区、移民、扶贫、科技、清偿中心工作
交通通讯
廉和公路、和文公路(二级公路)从南到北贯穿全镇,形成和寮交通的主轴线,是廉江市通往桂东南、北上中原的出省交通通道,由此路往北到文地火车站12公里,往南到河唇火车站30公里,到湛江港95公里。东西两边各村的乡道与主线接通,其中乡道66公里。同时还有东西两主干道,往东接廉石二级公路,往西连接塘蓬通博白的省道,交通便利。全镇程控电话机站四个,电话用户3800多户,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镇,光纤宽带使信息畅通;圩镇开通光纤有线电视,丰富了山区的文化生活;日供水800立方米的和寮水厂改善了居民的用水难问题。